最近繼續養病中,也因為經濟問題暫時紓解了,所以心情突然整個放鬆,常常毫不節制的浪費著大把大把的時間,看電視、上網、帶咪逛大賣場,用「虛度光陰」來形容,真是一點也不為過!真是汗顏!
今晚轉著電視頻道,收看吳淡如和謝震武主持的「今晚誰當家」,這集是比較幾位男女明星誰的行為最宅;而其中有一個二十四歲的年輕女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女星應該算是個還不成氣侯的小明星,據說曾經有過每個月進帳不到二萬元的收入低潮期,窘迫到生活上還需要仰賴媽媽救濟。該女子沒工作時幾乎不出門,甚至連電腦也不太會用,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看電視和DVD上,最高紀錄能連續盯著螢幕看片長達十三個小時。
當時聽著她敘述自己的宅女行為,再看看她雖外表年輕卻已經二十四歲的事實,心頭很自然地閃過一個輕視的質疑,心想著:「有時間看電視,為什麼不利用時間去進修、多學點才藝以備不時之需?難怪妳不紅。」
然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便推翻了這個想法!回想起自己每次被別人套用一般社會模式去對待、被誤解的那種痛苦,慚愧地發現自己看待旁人的角度,原來也跟別人檢視我的沒什麼不同。
台灣的社會充滿著功利主義,強調人人要奮發向上、要賺大錢、要挣名聲,就算不是社會人士,也該要想著如何善用時間充實自己,以儲備更多面對未來的實力。若一個青壯期的成年人把閒暇時間用在睡覺、看電視、和朋友聊天上,我們便會認為這個人的將來可能沒有出息,只能死守著一份工作和薪水,職務上不會被升等,更不會有所成就。所有相關的想法都是負面的評論,好像習慣安逸平淡就是不應該!
記得看過一則小故事。
一個有錢的富翁好不容易百忙之餘有了空去渡假,他選擇去一個很美的小島,每天不是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就是去釣魚。有一天,他又去海上釣魚時,遇到一個也去釣魚的老伯,兩個人聊著天,不一會兒功夫老伯便釣上幾尾魚,於是開始歡喜的收拾釣竿、也告別富翁準備要離開,這時,富翁卻突然發問了:
「為什麼你不多釣一些再走呢?」
老伯:「釣那麼多做什麼?」
富翁:「釣那麼多可以多賣錢,收入會增多呀!」
老伯:「那...賺那麼多錢做什麼?」
富翁:「累積一筆錢後可以買船抓更多的魚,然後製成罐頭等行銷,銷售更多,最後就會成功。」
老伯:「成功了又怎麼樣呢?」
富翁:「成功了就有錢像我這樣可以出來渡假,看看海景、釣魚、享受海潮,多愜意呢!」
老伯:「我現在已經在做你成功後才做的事情了,那我為什麼還要那麼辛苦的工作呢?」
富翁:「........」(一時語塞)
我們多數的人都像富翁的想法,認為人生就該積極進取、為未來好好努力,但卻鮮少檢視過自己內心的想法。你真正在意什麼?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如果只是盲目地追隨別人的態度過生活,卻不明白那對自己的意義在哪?那麼終有一天等到回過頭來瀏覽人生,我們才會真正的感到後悔。
二十四歲的女星休假在家,怎麼安排時間是她的權利。
她當然可以積極進取的去學語言、學跳舞、學樂器表演、甚至努力培養第二專長!她也可以好好睡覺休息、看看電視看看DVD、純粹放鬆自己。
不管她做什麼,這些都無關對錯。積極是為了讓自己人生過的更好的條件,而看電視、睡覺也是為了讓自己放鬆心情、恢復活力、更勇敢去面對人生下一次的挫折。
不管是追求平淡安逸的生活,或者是勇於積極奮發的人生,那些都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沾染著我們個人濃厚的色彩,不是人人應當遵從的律法。我們也不應該用個人太過主觀的眼光去評論旁人態度行為的對錯與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生活上難以攤在陽光下的難處,能怎麼處理、該怎麼處理我們也幾乎都心知肚明,就算問題一直擱置著,我們心底多半也雪亮的知道為什麼沒處理。人生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困擾著,卻不一定要對外人道盡。如果我們向旁人坦誠了自己的難處,卻被質疑「不認真過生活」,那還不如上教堂向神父告解就好!至少神父還是個稱職的傾聽者。
這個文字和語言氾濫的世界,我們對周圍過度關愛的眼神總是投注的太多,不管是政治、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服裝,一直到家人、朋友等等,言語的關心最後往往變成批判,而沉默的體貼太少。
也或許這就是人性上的盲點,不管願不願意都很難去避免,只好學著含笑接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