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4 14:40:33|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信任—簡化管理的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任—簡化管理的藝術


因為可以節省成本

HCL(Hindustan Computers Ltd.)集團的執行長納達(Shiv Nadar)認為,官僚正代表某個組織缺乏互信與互相尊重。無時無刻地監視員工是行不通的,這樣無法創造出任何價值。換句話說,控制就是價值毀滅的開始,它會吸乾員工的創造力,降低員工的工作動機。

這個代價很難一次算清,有時候甚至難以估計。失去合作機會而損失的成本就很難以量化。我敢大膽斷定,如果企業的目的是成功售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那麼目前企業所做的行動,有一半以上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企業所投入的成本當中,有一半是因為沒有信任關係而白白浪費的。如果部門的行政成本成長得比營業額迅速,就是因為沒有互信關係而導致生產力低落的警訊。

不信任就是成本提高的主因。只有在信任的背景下,才能讓平常合作關係的例行公事合乎成本效益。如果有互信的基礎,我們就可以節省許多為了「可能的意外」所儲備的資源。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經常選擇或淘汰不合適的契約伙伴的成本:對於某些「知識密集」的產品來說,波動性太大將導致成本大量增加。因為這無法在事前先「嘗試」。例如,你無法事先「試用」一位律師,如果你不信任他,那麼就會不斷耗費成本。因為你必須一直進行徵選的面談、聽取其他人的意見,這些都需要時間和金錢。此外,假如你身為病患,不斷需要另一位醫生重新診斷,這也會浪費醫療資源與時間。

每次協商、擬定契約、與進行新的協定都會提高交易成本:我們都希望每次行動的效益能高於成本,但是在這個變動劇烈的市場條件中,不斷更新協商內容,只會使成本節節升高,效益卻不見得會跟著水漲船高。許多經理人都抱怨,如果他們想要訂出最公平的契約,就會被重複協商的文件淹沒。我們都忘了一件事──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嗎?現在怎麼反其道而行呢?

複雜的合約保障措施與監控行為都是昂貴的成本:為了監控高度專業的員工,特別是以腦力工作的人員,需要高額的成本。「觀點控制」(他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嗎?)、走動管理、中央式的控管系統、高科技工作控制系統,這些都是成本的腐蝕者。社會研究發現,監控系統的成本本身就會超過欺騙行為的成本。這也是美國健保體系長年虧損的原因,這些成本當然就得由病人來支付。有一位金融機構的主管告訴我,他們公司每年都必須花上百萬歐元防止卡片被盜用。

發展、實行與控管金錢式的誘因體系也是成本之一,並會帶來毀滅性的副作用:「如果我信任自己的員工,就不必另外花錢當成誘因,來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這些金錢式的誘因機制(賄賂、獎金、罰款)都是不信任的代價。這類機制根本無法培養值得信任的員工,它反而會誘發更多欺騙的行為,為了會得獎賞而編造不實的績效資料。

綜結上述原因,也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控管機制的意義,是否能夠藉由信任來取代,重新找回信任的價值,這樣才能節省經營成本。以英國汽車業的例子來看,六○年代之時,汽車工業一窩蜂的「裁員潮」,對勞資雙方的關係造成極大傷害,英國汽車的品質也直直落,結果得花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又重拾英國汽車的聲譽。今天,英國汽車業的規模已經只有當時的一半,世界上的知名汽車廠,沒有一家是英國的。

台長: marco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