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03/sledev/7/124676744224)
在頹垣敗瓦中找你
別去世俗數十里 呼吸新鮮的空氣
和山水說笑 在陰天渴求晨曦
靜聽鳥語歡樂明媚 樹梢枯枝間細察隱秘
在那黑暗轉角 遇見薔薇
讓愛意入滲地殼 可否消解那淒創
如一生已破落 可否上天國
但看世界最美日落 心裡寂寞無奈的寄托
世間溫暖與盼望 夜半那星光
*文明無法取代 天高遠景這一幅畫
煙花或千變萬化 卻不可以 如風一般瀟灑
浮華盛滿蒼白 萬象明日不過變做
頹垣敗瓦 只有漫天風沙
滄海亂逛 踏破山坳絕嶺
可會有一天 不再害怕
為了証實我幻覺 輕生思想可耽擱
曾經得到快樂 堪一世思索
玫瑰縱美也會絕望 當我話別回眸方發覺
妳隻身對抗宇宙 成全我飄泊
Repeat:*
明白妳現如炊煙消去
得我被遺下在那 了無生趣 美滿繁盛廢墟
如何尋遍天下 方可踫到一朵鮮花
棲身另一宇宙嗎 四根芒刺 寧跟世界對立
如何名滿天下 夜幕垂下一切變做
頹垣敗瓦 只有漫天風沙
深海絕嶺 歷遍千變萬化
天涯無覓處 只有牽掛
------------------------------------------------------------
照片裡的地方,是香港新界的南生圍。
也就是在看見這地方時,我的腦海便把《寵物》中副歌裡的「曾陪伴你~」轉為「頹垣敗瓦~」。去年十二月的南生圍一行除了新鮮空氣,我還帶走了靈感似的東西,再加上同行旅伴的一句:「你作首關於呢度既歌丫」,大概就是這樣掀起了歌詞的中心思想。
小說《在頹垣敗瓦中找你》花了如此多心機,想當然作為它結尾部分的改編歌詞更不能馬虎。
事實上,在構思小說本身時已計劃以歌詞作結;所以節錄在小說中的版本在每段的開首多了一個數字,以識別它所代表的小說章節。
我嘗試以二百多字的歌詞概括整個故事,並且以歌詞內容與小說相呼應---
以電影【如果愛】為例,其中有數首插曲如《如果愛》、《外面》和《命運曲》等,在電影中播放時都做到了「以歌述事」的作用,尤其是《命運曲》,以歌曲本身代替了劇情。
而我也想做到以歌詞說出小說中沒有明言交代的情節---當然成功與否就要你去告訴我了。
這大概是我人生裡最認真最用心的一次寫作了。每當想起自己也許再不能這樣純粹地寫作,就覺得歲月催人;愈發更想逃避去成為一個朝九晚七的打工仔。就如小說開首:
「……每當捱過了五個,有時六個的工作天,我就會很自然地,獨個兒拿起背包,到一個沒有人沒有繁囂的地方去……」
在寫的時候,即或是現在,我都真的覺得自己有一天會變成這樣。
「如何尋遍天下 方可踫到一朵鮮花」
妳在哪?我不想「天涯無覓處 只有牽掛」。
我們其實都活在看似太平,實則動盪的世界,在下一秒也許我們就此失去聯絡,或不再聯絡;因為我們都被時間推著走,我們被摧逼在人生的某個時期必須去做某些事,我們都會漸漸愈發變得身不由己……直至垂垂老矣,終於抵退休之齡,回頭望去,卻發現自己是刁然一身,才遺憾自己與某些連名字都記不清楚的人在不知道什麼情況下不相往來,然後才苦苦追溯從前,卻已無從入手。
退一步想,也許到頭來我仍「只有牽掛」,但我想在那之前,自己真的已踏破天涯無覓處,那麼也許,在生命盡頭我能夠確定:
「在麥田裡我拚命找尋最好最大的一束,但最終都沒有找到,但是我真的很拚命了。
真的很拚命了。」
那樣子的死,才是有說服力的死。
------------------------------------------------------------
原著
歌曲名稱:寵物
歌手名稱:小肥
作曲:Walter Wong
填詞:方杰
編曲:Walter Wong / 陳西敏 (On Your Mark )
監製:Walter Wong / 陳西敏 (On Your Mark )
夜了要是妳寒冷 新的攬枕攬不慣
仍不想見我 共相差距離無關
就背向我不用麻煩 是妳早拋低一千多晚
叫我忍痛放棄 實太困難
被妳抱住那時間 真的擔心有今晚
明知生厭以後 火花會沖淡
沒法與妳細說夢幻 只有靜靜遙望天慨嘆
最愛偷看妳發夢 除去妳孤單
*淪為行過寵物 貓狗了解我的淒慘
失寵後不往後退 妳挑選了誰跟妳一起玩
前來迎接災難 慾望無限福氣有限
曾陪伴妳 闖過人生險關
於畢業禮 共妳興奮合照
不過也始終 不夠時間*
是你已另有伴侶 不想天真對不對
和他溫暖午睡 躲於被窩裡
害怕變了你倆負累 不夠地位無奈早撤退
我最好永遠困在 垃圾廢紙堆
Repeat *
凝望已遺忘的一雙眼
可掛念從前渡過最寒冬季 我倆同席晚餐
淪為行過寵物 貓狗了解我的淒慘
失寵後不往吠叫 妳都可以和他到處浪漫
前來迎接災難 慾望無限福氣有限
男孩令妳 掙扎在不安間
天高地闊 受過苦洩盡氣
得我陪伴妳 不見不散
p.s. 「頹垣敗瓦~」一句就是看到這圖片浮出來的。趕緊按快門把它拍下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