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看見網路上宣傳1997年電影《Titanic》上映25週年的重映版,才驚覺這電影已是25年前的作品了!這下又勾起我許多回憶,忍不住想起當年那個為這部電影癡迷的自己。
《Titanic》是我目前為止唯一一部進電影院觀看三次的電影。想當年真的純粹是因為Leonardo DiCaprio的緣故﹝笑﹞。那時在系上電影欣賞活動中看過《Who's Eating Gilbert Grape》﹝戀戀情深﹞後,不僅被Johnny Depp的陰鬱帥樣迷倒,也因Leonardo DiCaprio年紀輕輕就能有此出色的演技,精采詮釋弱智的弟弟一角而對他印象深刻。因此當《Titanic》這樣驚世鉅作找他擔任男主角,我自然會想看看他在這部作品的表現。結果看了第一次就整個陷入他的魅力不可自拔﹝笑﹞,因為他飾演的Jack Dawson就是個註定會擄獲千萬少女心的角色:有才華的窮畫家愛上了上流社會名媛,癡心不悔的他最後還為了讓她活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金髮、吊帶褲、靈動的眼神、幽默的談吐、看似瀟灑不羈其實卻是個癡情種,這樣的迷人角色就讓我無怨無悔地一再進入戲院,對三個小時的觀影時間甘之如飴,就這樣觀看這艘船沉了三遍。當然還是第一次觀看時的感動最深,因為我記得後來第二次觀影時有小孩在附近哭鬧,也正因這樣才又去看了第三次,試圖把前次不好的印象蓋過,但即使如此,男女主角的邂逅、相戀、在危難中相互扶持到最終卻仍面臨死別所營造的淒美感傷,還是第一次觀影時最令人難忘。
我記得當年陷入《鐵達尼號》魅力的漩渦後,後續就出現了瘋狂的舉動。當年還是錄音帶盛行的時期,一卷才一百元左右,CD才剛出現,價格都很昂貴,動輒三百元,電影原聲帶尤其高價。《鐵達尼號》當時票房席捲全球,原聲帶熱賣,價格高達380元,比一張電影票還貴。這是當時年紀尚小、沒什麼零用錢的我難以想像的價格。我還記得那時看完電影第一次後去唱片行看到原聲帶的價格的震驚,盤算為了娛樂花這麼大一筆錢是否值得。之後在重看電影兩次後,一次在公車上思考再三,最後終於決定買下CD,那也是我人生買的第一張CD。買回家後不停回放,重溫電影畫面,《My Heart Will Go On》這首主題曲更是播它千遍也不厭倦,每每Celine Dion唱到慷慨激昂處我也跟著為Jack跟Rose的唯美愛情再次揪心不已。明明就是個很簡單的老掉牙情節,可是在那個純樸的年代,這樣的故事對年少無知、情竇初開的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笑﹞。不只是CD,我也上網搜尋了跟這部電影相關的所有資源。那時電腦與網路剛開始盛行,為了提供使用者許多驚奇的體驗,有人會熱心提供各種佈景主題、桌布、螢幕保護程式、音效供使用者下載套用,讓自己的電腦的版面或版面有客製化的感覺。那時《鐵達尼號》就有各式各樣的組件可供下載,我就每天在網路上瘋狂收集這些程式並且套用到自己的電腦。這樣開關機時、清空垃圾桶時、電腦待機時,都有男女主角的聲音或影像陪伴,我還記得有組螢幕保護程式是海洋之心漸漸沉入海底搭配鐵達尼號在海底的殘影,非常酷炫唯美,為了看見它還常常故意讓螢幕待機﹝笑﹞。此外,我還下載了電影的劇本,並且把它印出來,就為了重溫男女主角的對白;也去坊間買了不少劇照、甚至還買了大型海報張貼在房間牆上。Jack跟Rose在以鐵達尼的沈船為背景下的深情對視,那是1997-1998年這段時間最浪漫的記憶。那時也讀了男女主角的訪談,知道他們必須長時間泡在冰水裡拍攝,到最後有段時間都怕水了﹝笑﹞。那年電影在奧斯卡獎項中獲提名14項,最後贏了11座獎項,成為最大贏家,花了大筆預算完成的千萬鉅作,幸好票房沒沉入海底,反而名利雙收;男女主角Leonardo DiCaprio跟Kate Winslet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Leonardo DiCaprio更是成為全球萬人迷。即使Jack Dawson一角根本不會是他演藝生涯中一個有代表性的角色,但是他卻因此讓更多人願意關注他往後的作品,這也是好的收穫。
之後我也買了電影DVD珍藏,最近又把它翻出來再溫習了一遍。男女主角間幽默的對話、Jack教Rose如何將痰吐遠卻碰巧遇見Rose母親那爆笑的一幕、Jack為Rose畫裸體那令人臉紅心跳的場景,到後來兩人一起見證鐵達尼號撞冰山、當中Jack淚眼送別搭上救生艇的Rose、Rose卻在救生艇緩緩下降時看著身影漸漸模糊的Jack、因不願與他分別而選擇跳回船上、兩人一同經歷從船頭逃到船尾的驚險、看著船斷成兩截、最後再跟船尾一同沉入海中、Jack為了Rose犧牲自己、Rose也因為答應Jack會好好地活下去而最後努力求生,那一幕幕都讓我想起當時在戲院的感動。加上人上了年紀,感觸易多、淚點變低,再看船難的經過,更加可以想像當時的乘客會有多驚恐,也因為看見人的渺小脆弱與無助而傷心落淚。多年後再重看此片,還是會不勝唏噓。但仔細想想整部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不是其中Jack跟Rose的愛情故事,也不是乘客驚恐的逃難過程,而是留下來從容赴死的一群人以及Rose選擇留下來尋找Jack的橋段。面對死亡近在眼前,船上受雇的弦樂隊仍賣力演奏到最後一刻。與其說他們盡責,不如說他們有藝術家的灑脫,反正逃不了,不如在生命將逝之際,演奏自己最愛的音樂到最後一刻,這也是一種浪漫的結束。而Rose兩次選擇不登上救生船,而決定留在鐵達尼號上尋找Jack的舉動也令人感動。當在下層夾板的乘客或工作人員全部急著在水漸漸淹上來時往上層移動逃命,Rose卻勇敢地往下層前進,在電梯到最下層瞬間、水淹進來的那刻,她沒有選擇回頭,反而是毅然決然潛進冰水中。水位已高至胸口,但她卻勇敢前行,就為了找到Jack。看來是個弱女子的她,卻在關鍵時刻如此勇敢,在死亡與愛之間,她選擇對她在意的人不離不棄,哪怕最後仍舊一死,她寧可在死前一刻是與她愛的人一起。這樣的勇敢是令人動容的,比起那些貪生怕死的人,Rose為了愛克服自己的恐懼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因此是我很喜歡的部分。
最近整理衣櫃時,赫然發現電影海報在多年前收起放置在衣櫃中後,已因衣櫃潮濕而沾染濕氣因而發霉龜裂,不得已只能丟棄。雖說放了二十多年也算是夠本了,但是看著曾經心愛的海報就這樣毀壞,還是有一絲感傷。所幸我仍有照片,讓這份年少時的回憶,還有殘存的媒介可供追尋。25週年的重映版,雖然我未再回到電影院觀看,但能在家抽空重溫一次電影,也是屬於我個人致當年青春的一種方式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