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2-26 00:56:50| 人氣46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曬書 風行紋】目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剛剛與夢莊周兄在此間的聊天室話別,我花了點時間寫下這面這些感想,取題(目的):

目的
我們在此清談,談諸如此說……..

這次說到目的,講到目的,我會直覺聯想到階段與方法。階段相當於企管學的目標管理,而方法可以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ㄌ。那麼,不論接著要說此生的目的是什麼?談這麼多話的目的是什麼?總之,我們短短七十年生命在此間的目的是什麼?

回到階段論,有如股票技術分析中的箱型理論一般,在箱型整理中延伸區域技巧。生命沒有名詞是因為加入時間的關係,所以生命是動詞。因為是動態的所以用經驗法則會產生儒家的修齊治平的階梯,因為是記憶的所以會生成因材施教的輪廓。然而,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生命是動態的,則用靜態的生命處置方法去處理動態的實質生命適宜嗎?

於是這個問題變成經濟學的問題。選擇權。

那麼排除這些傳統的方法,什麼才是好方法?新方法不又正如我們前面所討論的今天的新方法,正是明天的舊方法。釋昭慧問人人皆入門受戒,人類豈不滅絕?生命能不滅絕嗎?我能不滅絕嗎?我的延續是生物性的還是靈魂性的?佛祖說法於人真正的目的是取求安和詳樂的人間淨土,即取求秩序社會。還是真如外星生命般要把傳統的人類生命改變型態?

於是重新要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你學哲學的目的是什麼?他學科技的目的是什麼?我學金融的目的是什麼?而學這些跟結婚有什麼關連?結婚與學這些又有什麼關連?那麼是結婚重要還是學問重要?

如果你是一位物理學家,你是否為西藏的喇嘛在圓寂時居然能夠化作一道虹光而驚訝?除非眼見真不能相信,即使眼見了能相信嗎?還是要將此道虹光化為你的科學知識範圍內你才能相信。老實說,為什麼要相信?動詞的世界中,沒有相信的,只有存在。

科學家有兩大牢不可破的戒律。第一,物質是實在的存在。第二,客觀可重複實驗是檢驗科學真理的決定性標準。

這兩條標準成了打倒“迷信”的理論根據。

可是愛因斯坦卻破了戒。他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物質其實是能量變過來的。我們的科學儀器只能看到物質最粗淺的表面形式或數據形式,卻無法理解它是怎麼變過來的。

這不是科學家不聰明,而是科學家無法理解科學自身的局限。科學的發明發現只是我們的物質感官所能觀察的時間空間範圍內的事物,是對物質世界規律的模擬和再現。

人生存於物質世界之中,無時無刻不在和物質世界進行能量與信息的交換,因而我們的感官日益習慣於物質的感受,就把感覺中的物質幻像相當作真實,並且由於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習以為常,就成了真理。

如果不是現代量子力學打破了人類對物質實在的幻覺。人們恐怕還要唯物得更徹底一點吧。有人認為凡是實驗不能重複檢驗的就不是科學就不客觀。其實,這種客觀也是一種主觀。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我們觀察的結果依賴於我們觀察的手段,更徹底地說依賴於我們所處的境界。

其實,所謂的客觀標準不就是科學家的師傅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研究宇宙的手段嗎?好比警察制定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方便而已。如果我們研究的對象變了,我們的規則也要變。於是因材施教的觀念將是廣義的。孔子說教學相長。

但是瞭解了以上的觀念,清楚了科學之外的非科學世界的存有就是發覺真理的道路嗎?於是目的、階段與方法 三個磁場之外,我們必須先求什麼?這個什麼就是生活的第一目的所在。試想想多虧了那幾位代表著生、老、病、死的人們,才能誕生佛祖。佛祖不就是想脫離生老病死嗎?上帝呢?如果君王不釘死耶穌,多少故事不曉得該如何發展ㄟ。上帝淹那次洪水不曉得目的是什麼?又改善了多少事情?那些生命真正是羔羊,恩,壞羔羊…..好羔羊如伽利略、法國農女貞德…..。生命一出生,每一步就是走向死亡。人類的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死亡的社會嗎?電玩game(太空戰士第十集,深刻的討論了這個死界與刑的事情,真佩服了作者的發想 ^^)可是這算是真理定律嗎?神到底是要我們接受這個定律真理?還是要我們努力挑戰這個定律真理呢?融入自然還是挑戰自然?還是先前我們說的層級不同,其實都是自然。奧修說:你如何形容喜悅?當舞者融入舞蹈,當舞者消失於舞蹈之中時,這就是神。那麼說真的,當佛教徒當基督徒有時候真是醜陋,能瞭解就不要相信,當生命型態是動詞時,別用名詞來強迫。

活在當下。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黎建球說認為哲學的目的是要解決人「命中的許多問題」,不少人卻「人自己當成了問題」。黎教授認為:「真正的哲學家關懷的應該是『人的生命、人的意義,人的價值』」。真正的科學家、真正的神、真正的藝術家呢?

玄奘大師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新的科學要有所突破的話,除非改變你的(感覺)(心量),你進入那裡,一切一目了然。在此之前,無論做多少實驗,做多少想當然的猜測,都很難取得實質的進展。

有人說:『人們對不同真理的佔有取決於他所處的不同境界。而不同境界的人要說服對方真比登天還難。除非你也進入對方那裡。』是這樣的嗎?進入與接納(那裡)有沒有途徑呢? 

經濟學最近流行一個(大金剛法則):高科技產業的特性在於不連續創新,這是指技術的突破啟動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例如第一個個人電腦、第一個關聯性資料庫系統等均屬之,它們在問世之時,都伴隨了引人注目的重大利益,但是在實現利益之前,相關的應用環節必須佈置就緒才行,也就是要達到消費者滿足的程度,其過程是須要時間推量的。等過程到達一個程度稱為(龍捲風暴)也就是臨界點,相當於池塘每日增生一倍的浮萍,到了池塘的1/2時,一夕之間的第二日池塘將長滿了浮萍。龍捲風暴是高科技市場的超級成長期,其形成的關鍵因素在於市場本身即需建立技術標準,加上實用主義者開始集體採用新技術,大量市場需求在一夕間形成,能建立產業標準的廠商,市場佔有率愈來愈高,終致成為該產業的「大金剛」,並從此擁有爭取到更多的顧客、保留著更多的顧客、導引成本下降並推動利潤提升等絕對競爭優勢。

大金剛法則的理論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薛爾德雷克假說感受其受,英國科學家薛爾德雷克在在1981年時發表:因具體磁場或區域所產生的具體共鳴,乃是延續過去所既存的形式,繼續傳承的主要力量。

生物的生存型態和行為模式,以及原子、分子意識或知覺,甚至於社會的構成原理也受到這種力量的影響,當這股力量增強到某一個程度,超越臨界值,整個系統或地區的某種行為或價值觀,就會改變。

這種社會行為和價值觀改變的臨界值,被稱為「第一百隻猴子」現象,也就是說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而這個認同會超越空間與時間限制。超越的方是就是集體心靈磁場的共鳴,此時我們不禁要想到心理學家容格的集體意識說。

薛氏假說的理論依據來自於日本的船井幸雄先生的實驗觀察:日本宮崎縣的一個小島上,有一群被京都大學研究人員觀察數十年猴子。在1950年時發現,有一隻一歲半母猴,在撿食蕃薯時,會先用河水沖洗才吃。四年後,廿隻猴子中有十五隻有此習慣,而十二歲以上的公猴則不受影響。後來島上河水枯乾了,猴群就改到海邊用海水沖洗蕃薯。
不可思議的是,相鄰的大分縣(直線距離約二百公里左右),也出現了會用水清洗蕃薯的猴子。這就是被學術界在1949年所承認的「百隻猿猴現象」。只要在小島上洗蕃薯的猴子數目,超過一個臨界值後(這個臨界值,學術界稱為『第一百隻猴子』),不僅會影響周邊的猴子數目,甚至會隔空傳到外地。( Life Tide )作者(Lyall Watson),在1980年著書批露此事。
另一個實驗例子是:在1920年英國某小鎮的山雀,會在早晨啄破送牛奶工人送來奶瓶上的鋁箔紙,把牛奶喝光。這種現象,竟然由一個小鎮擴及全國。令人不解的是,山雀的活動範圍很小,飛行能力亦十分有限。可是,這種現象在1947年出現在大海對面的荷蘭和瑞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牛奶缺乏,這種現象一度消失。可是在戰後,又再度發生。而這種傳播的現象,已經不僅是在距離上的橫向傳播,甚至是時間上縱向的隔代遺傳了。作者在此的解釋是:個體的改變會引起磁場改變,繼而引出更多的共鳴,於是整體就隨著改變。

說到這裡,知道為何傳銷一定要聚集空間,聚集人潮了喔! ^^

傳銷跟傳教有不一樣ㄇ?

上帝與撒旦爭的是信徒的人數。

我們能扮演什麼角色?台灣的立法院又身教給我們看了,我們都是那最關鍵的『第一百隻猴子』。

講了這麼多,發現什麼?也許還不清楚本文主題的(目的),但是希望即使在不知目的的狀態下,我們都能瞭解到自己的價值。

謬思說:『奮力擺脫今世的輪迴,在道中即不在劫』

(R:204.244.101.210)


-- 2002-02-25 09:41:47 --




台長: 無非
人氣(46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曬書‧風行紋 |
此分類下一篇:【曬書‧風行紋】意念需要大腦嗎?
此分類上一篇:【曬書 風行紋】邱強的頭腦ㄇ?

風行- 2002
2002-02-26 02:07:21

剛剛準一點半進來喔!突然找不到早上寫的那篇(目的),才想果然是漏漏長的下場遭遇。後來才看到被掛到門口ㄌ......

自己重看時發現好多錯誤,多數是鍵盤key in時留下ㄉ,這些常用鍵盤ㄉ朋友多能會意體諒,我想ㄉ ^^ ,所以應該自己讀猜得到我想說的意思就可以ㄟ。我想再說明的是在我的觀念中,以維護社會秩序(倫理)的立場上,我很推崇儒家,但在宏觀的生命命題上,想考慮的是無論是經驗法則或記憶都是靜態的過去,屬於名詞。誠如股市操作技術一樣,歷史永遠是抉擇未來的參考,然而未來不一定會是歷史。於是我們教小孩的教育,是不是就會產生一個盲點,稱為代溝。我也批評樂透,然後說樂透是投機,然而幾千年前的陰符經就是教人(盜機),即使是比爾蓋茲,他又那個投資前,不是(賭)。哪位老闆對於未來的方向不是(賭)呢?賭具不同而已。我們個人又何嘗不是用青春在賭明天。

宗教只是勸我們不要賭。使用了頭腦就不容易戒賭。然而面臨不同的宗教的選擇,是不是也有點兒賭的味道....選擇拜火教就是邪教ㄇ?

我在目的一文文中提到:『上帝與撒旦爭的是信徒的人數。我們能扮演什麼角色?台灣的立法院又身教給我們看了,我們都是那最關鍵的『第一百隻猴子』。』

我漏說了一點,我們也可以是洗滌食物的那第一隻猴子,這正是佛祖說,人人皆有佛性的關鍵。

再重複一次:.....但是希望即使在不知目的的狀態下,我們都能瞭解到自己的價值。

謬思說:『奮力擺脫今世的輪迴,在道中即不在劫』

風行紋 ^^
2007-02-20 01:16: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