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10 03:15:44| 人氣9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我們所在的─地球Earth─(中)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認識我們所在的─地球Earth()

 

自然資源

地殼中包含大量化石燃料沉積:煤、石油、天然氣、甲烷氣水包合物。這些沉積物被人類使用用來製造能源和作為其他化學物的給料。

 

在腐蝕和行星築造作用下,含鐵礦石組成了地殼。這些金屬礦石包含了多種金屬質和有用的化學元素。

 

地球生物圈能夠產生大量有用的生物產出,包括(但不限於)食物、木材、藥物、氧氣。生物圈還能回收大量有機垃圾、地面生態系統是依賴於上層土和新鮮水的,而海洋生態系統依賴於陸地上沖刷後融解的營養物。

 

人類開發地球的自然資源是很普遍的。

 

這些資源中的一些,比如化石燃料,是很難短時間內再重新產生的。這稱作不可再生能源。人類文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掠取已經成為現代環保主義運動的重要論爭之一。

 

陸地邊界

全球陸地邊界總共250,472千米(共用邊界只計算一次)。其中的兩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是交界國家最多的,各自和14個國家接壤。有43個國家和地區是內陸國家:阿富汗、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不丹、玻利維亞、博茨瓦納、伯基納法索、布隆迪、中非共和國、乍得、捷克、埃塞俄比亞、梵蒂岡(梵蒂岡城國)、匈牙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萊索托、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拉維、馬里、莫爾達瓦、蒙古、尼泊爾、尼日爾、巴拉圭、盧旺達、聖馬力諾、斯洛伐克、斯威士蘭、瑞士、塔吉克斯坦、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茲別克、約旦西岸、尚比亞、辛巴威;還有兩個國家是雙重內陸國─列支敦士登和烏茲別克斯坦。

 

97個國家和其他政治實體是沒有和其他國家接壤的島國,包括美屬薩摩亞群島、安堤瓜及巴爾布達、阿盧巴、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菲律賓、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貝可勒爾島、巴巴多斯、印度礁、百慕大群島、布威島、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京群島、佛得角、開曼群島、聖誕島、克裏普頓島、科科斯群島、科摩洛、科克群島、珊瑚島、古巴、賽普勒斯、多明尼加共和國、尤羅群島、福克蘭群島、法羅群島、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國南半球及南極屬地、格洛裏厄斯群島、格陵蘭、格林伍德、關島、格恩西島、賀得及麥唐納群島、豪蘭島、冰島、牙買加、央麥恩群島、日本、中華民國(臺灣)、賈維斯島、澤西島、約翰斯頓環礁,萬諾瓦島、金曼礁、吉爾巴斯、馬達加斯加、馬爾代夫、馬爾他、人島、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毛里求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中途島、蒙特色納、瑙魯、納弗沙島、新赫里多尼亞、新西蘭、紐鄂島、諾福克島、北馬利安納群島、帕勞、巴爾米拉環礁、西沙群島、皮特克恩島、波多黎各、法屬留尼汪、聖海倫娜、聖吉斯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皮耶和密克羅、聖文森和格林納丁斯、美屬薩摩亞、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島、塞錫爾群島、新加坡、索羅門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德韋奇島、南沙群島、斯里蘭卡、斯瓦爾巴、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羅姆林島、特克斯斯和開科斯群島、圖瓦盧、萬那度、維爾京群島、威克島和瓦利斯和富圖納。

 

海事宣言

有各種情況存在。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都遵守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索賠請求。

毗鄰區:大部分為24海裏(NM),但可以改變。

大陸架:大部分為200或探索深度,也有宣稱為200NM或到大陸邊緣邊際的。

專署捕魚區:大部分宣稱為200NM,但可以改變。

專屬經濟區:大部分為200NM,但可以改變。

領海:大部分為12NM,但可以改變(注:與鄰國的邊界狀況在一些情況下阻止了很多國家擴展他們的捕魚區和經濟區達到完全的200NM)43個國家和區域是完全內陸的

 

土地使用

可耕地:10.73%

永久農耕地:1%

其他:88.27% (2001)

 

灌溉土地

2,714,320 km21998年)

 

目前全球人口:6,993,379,47520122月,美國中央情報局World POPClock Projection

 

兩個人類目前居住在環繞地球的國際太空站軌道上。國際空間站成員每六個月輪換一次,所以在輪換期間會有更多的人類在空間站上,有時還會有其他的人類在大氣外短暫“旅行”一番。

 

總體說來,截至2007年,大約有超過400名人類離開過地球(到太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稱對地球重新獲得理解並且瞭解到其對維繫人類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同時他們也都對地球在太空中的美麗而驚訝不已。這些是他們(人類)在地表生活時所無法感受到的。

 

地球上最北的人類定居點是加拿大埃斯米島的阿勒特 (Alert)

最南端的人類定居點是南極洲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

這個美國南極站幾乎就在南極點上。

 

年齡結構

0-14: 27.8% (男性919,726,623;女性870,468,158)

15-64: 64.9% (男性2,117,230,183;女性2,066,864,970)

65歲以上: 7.3% (男性207,903,775;女性263,627,270)

由於部分國家未定期更新或維護有關年齡結構的資訊、因而在總世界人口和全球年齡結構共計之間存在輕微的誤差(2005)

 

年齡中位數

總計:27.6歲─男性:27歲;女性:28.2歲(2005年)。

人口增長率:1.14%2006年);7500萬人/年;每日20.6萬。

出生率:20.15新生人口/1000人(2005年);1.4/年;每日38.36萬。

死亡率:8.78死亡人口/1000人(2004年);6000/年;每日16.44萬。

 

性別比

出生:1.06男嬰/女嬰─15歲以下:1.06男孩/女孩;15-64歲:1.03男人/女人;65歲以上:0.79男性/女性。

總計:1.01男性/女性(2005年估計)出生嬰兒死亡率|嬰兒夭折率(2005年估計)。

總計:50.1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男性:52.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女性:48.0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

 

平均壽命

全部人口:64.33歲─男性:62.73歲;女性:66.04歲(2005年估計)。

總出生率:2.6嬰兒出生/婦女(2005年估計)。

識字能力:15歲以上具有讀寫的能力。

總人口: 77%─男性: 83%;女性: 71% (1995)

 

地球人到目前為止沒有形成一個統治全行星的政府機構。目前,地球陸地表面除了南極洲,所有區域都被某個國家宣稱所統治,目前,還有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但聯合國主要是一個國際溝通論壇,它只擁有有限的實現法律的能力和實力。

 

地球上目前共有194個國家,屬地以及其他統治方式。

 

對於地理環境的負熵流:主要是太陽輻射。

 

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地理環境自身的增熵機制,人類系統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包括兩個部分:人類系統從地理環境獲取負熵,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正熵流。

 

環境問題的產生:人類系統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大大超過地理環境所獲得的負熵流。

 

地理環境的再生機制和自淨機制。主要能量來源為太陽能。

 

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獲取物質和能量。一般是第一產業的生產行為,如:放牧、砍伐森林、漁獵、種植、開採礦產等等。

 

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廢棄物和熱能。主要的行為有:生活行為(滌洗水、生理排放等);第一產業行為(噴撒農藥、動物生理排放等等);第二產業行為(溫室氣體排放、酸性氣體排放、電鍍廠的有毒液體排放、工業雜訊等);第三產業行為(汽車尾氣排放、娛樂場所的雜訊強光等)

 

環境問題的產生: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獲取物質和能量大大超過了環境的再生能力;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的廢棄物和熱能大大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其他的人類行為通過環境對人類系統有負作用的。

 

目前地球上大範圍的遭受到人口過剩、工業災難(如大氣和水污染)、酸雨及有毒化合物襲擊、植被流失(包括過度放牧、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野生動物消失、物種滅絕、土壤退化、土壤過度消耗、腐蝕、和外來物種入侵等環境災難問題。

 

人類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了大尺度的氣候改變的觀點是受人關注並存在爭議的,相關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中。

 

可持續發展,或稱永續經營,是指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可持續發展源於1980年代的綠色運動。1960年代發達國家在非洲及南美大量收購農地種植咖啡和甘蔗,將所得的金錢換成糧食給予當地居民。然而,由於土地發展過度且缺乏規劃,使咖啡和蔗糖的期貨價值在短時間內急跌,南美各國經濟因此即時崩潰;與此同時,由於濫用農藥等原因,非洲的土地出現水土流失變得貧脊,甚至開始沙漠化,引致饑荒。

 

地球經常被描繪為神跡、神創的。在北歐神話中,地球之神是嬌德,嬌德是索爾之母,是安那爾之女。

 

地球有時也被描繪為一艘結實的太空船。並帶有一個需要維護的生命支援系統。

 

因為地球是如此龐大,在過去人類使用肉眼是很難觀測出其整體表面是呈現扁球狀的(赤道微隆兩極稍平),以至於產生了多種關於平面地球的信仰。在太空飛行發明之前,這種信仰已經一點一點借由觀測其他行星形狀以及觀測到地面球形產生的次生效應(如觀察遠處船隻總是先看見帆再看見船身)而逐漸為人所不信。

 

旅行者1號拍攝的一張地球照片使卡爾·薩根得到靈感,他把地球描繪為一個宇宙中的暗淡藍點。

 

科幻小說中,地球經常是幻想中星系/銀河政府的首都或主要管理中心(當星系政府是由人類統治時尤其如此)。經常的,在科幻作品中地球是一個人類統治具有代表性的聯邦制國家、帝國或其他形式的專制統治也偶爾可見:如在《星艦奇航記》和《巴比倫5號》中所見。

 

儘管如此,在其他科幻作品中,未來的人類將不再記得這個他們祖先曾生活的星球(如《基地系列》),或即使記得也因為污染過分而離開(如《沙丘》系列),或者相反在現代地球的同時代的平行世界中,超古代文明的太空移民離開和遺忘(如《星際大爭霸》),還有在遠未來的地球生態被一度破壞,還有一小部分人留下和在生態回復後,與重返者衝突(如《Turn A》)。

 

在道格拉斯·亞當斯寫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中,他把地球描繪為是“基本無害”的。在PS2遊戲系列《Xenosaga》中,根據其故事背景,人類已經離開地球許久,而地球在其中也被人類賦予了一個名字:“失落的耶路撒冷”

 

地球的未來與太陽有密切的關聯,由於氦的灰燼在太陽的核心穩定的累積,太陽光度將緩慢的增加,在未來的11億年中,太陽的光度將增加10%,之後的35億年又將增加40%。氣候模型顯示抵達地球的輻射增加,可能會有可怕的後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

 

地球表面溫度的增加會加速無機的二氧化碳迴圈,使它的濃度在9億年間還原至現存植物致死的水準(對C4光合作用是10 ppm)。而即使太陽是永恆和穩定的,地球內部持續的冷卻,也會造成海洋和大氣層的損失(由於火山活動降低)。在之後的十億年,表面的水將完全消失,並且全球的平均溫度將可能達到60

 

太陽,作為它的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約50億年後將成為紅巨星。模型預測屆時的太陽直徑將膨脹至現在的250倍,大約1天文單位(150,000,000千米)。

 

地球的命運並不很清楚,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大約已經流失了30%的品質,所以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當太陽達到最大半徑時,地球會在距離太陽大約1.7天文單位(250,000,000千米)的軌道上,因此,地球會逃逸在太陽鬆散的大氣層封包之外。

 

然而,絕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現在的生物會因為與太陽過度的接近而被摧毀。可是,最近的類比顯示由於潮汐作用和拖曳將使地球的軌道衰減,也有可能將地球推出太陽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預言,2880316,將有一顆編號為1950DA的巨型小行星可能撞向地球,它穿過大氣層後,會以時速約6萬千米的速度撞入大西洋,撞擊力相當於448億噸TNT爆炸威力。它正以每秒15千米速度移近地球,雖然相撞的可能性只有0.3%,但幾率已較其他小行星高一半。

 

地球  內太陽系  太陽圈→ 太陽系→ 本星際雲→ 本地泡→ 古爾德帶  獵戶臂  銀河系  銀河系次集團  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團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可觀測宇宙  宇宙→平行宇宙→超元宇宙→外層宇宙→核心宇宙。()

 

 

                                       NASA公布史上最清晰地球照

台長: 蘇彩惠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