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有一處地方,隱藏著古老台北城的發展軌跡,
讓這座繁華、車水馬龍、忙碌的城市,也可以述說從清代就保存下來的文史故事,
這個地方,就是萬華艋舺的「剝皮寮」,
悠悠然然度過200多年的光陰,
保留了台北城最珍貴的記憶和根。
■話說剝皮寮
老舊的屋舍歷經十年的修復,
2004年完成東側的第一期修護工程,成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又經歷了五年時間,
西側的第二期工程,終於在今年8月29日,再現所有人眼前。
剝皮寮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
就是今天的廣州街、康定路、以及昆明街所包圍的街道。
剝皮寮在清代的時候是木材集散地,
當時從大陸福州運來的木材,都在這裡進行剝皮加工而得名,
林明陽的祖父林禮,是永興亭船頭行的創辦人,當時就是在經營杉木和石材的建築材料。
「當福州杉從淡水河邊的蕃薯市(貴陽街口)附近上岸後,
就會用牛車拉到現在的剝皮寮,也就是老松國小這一帶放置,
準備剝去樹皮。」滿頭白髮的林明陽回憶著。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林明陽卻有不同的想法,
「有的人說是剝獸皮,但是我覺得不可能,這裡頂多養雞、養鴨,那有什麼獸皮呢?!」
■常民生活的土炭市
日治時代「市區改正」的計畫中,
陸續將剝皮寮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
並且將「福地寮街」的街名,用日語發音後重新命名,
所以變成「北皮寮街」的稱法;
到了二次大戰之後,又經歷中文正名的過程,
已經改為日文發音的「北皮寮街」,隨即改回中文路名,
以閩南發音的方式,翻成「剝皮寮」而沿用到現在。
「以前我們除了稱這裡是『剝皮寮』之外,我們也會叫這裡是『土炭市』,
因為這裡以前有人在賣土炭,從前沒有瓦斯,煮飯燒水需要的火,都是靠燃燒土炭。」
剝皮寮居民高文梓口中的「土炭市」,就是現在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
當時曾經是商業交易熱絡來往的街道和洋樓房屋。
■活現剝皮寮老街
修復後的剝皮寮老街,隨著活動的熱絡,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了解剝皮寮老街的故事,
這裡獨特的復古風情,也吸引了電影《艋舺》在這裡開拍,
前去剝民寮的民眾或許有眼福,能夠巧遇在老街拍片的劇組,
看到由鈕承澤執導、阮經天、趙又廷新一代偶像的身影。
從電影《不能說的秘密》,讓淡江中學成為觀光景點、
《聽說》捧紅了片中的一家燒臘店、
而大家耳熟能詳的《海角七號》,更是讓許多人前往拍攝地點朝聖,
一部電影所產生的附加價值實在難以估算,
所以《艋舺》這部電影也花了七百多萬的布景費,將原本素樸的建物街坊,
佈置上斑駁招牌、霓虹燈、牆壁上的小幅廣告、仿舊的海報、商店擺設,
試圖還原二十年前的剝皮寮街景。
雖然,剝皮寮的街屋,相較於迪化街、或者湖口老街等並不華麗,
但是這裡卻蘊含著更多平民化的味道,
經過清代、日據、光復時代歲月的剝皮寮,
曾經展現這個地區的美麗又附有價值的生命力和常民生活;
但是,剝皮寮也曾被人遺忘、面臨全部拆除的哀愁命運,
歷經一番居民、藝文界人士等的抗爭保存過程、以及漫長的修復工程,
才又讓大家有重新認識這個百年的獨特空間。
在熱絡的活動之後、電影結束拍攝之後,
剝皮寮存在在永遠變動的現在,
還能不能繼續活現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