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臉上佈滿歲月刻痕的老人家,叫做高金鳳,
他已經在烏坵住了七十三年,
大海,就是他掙錢生活的收入來源,
但是現在,高金鳳撿拾的淡菜,
最多就只能填飽每天的肚子,
因為以前常有大陸漁民越界電魚、炸魚,所以讓海鮮魚類資源枯竭,
烏坵島民的生計已經陷入艱苦的日子許久了。
民國四十三年開始,烏坵鄉由金門縣政府「代管」,
但是金門和烏坵之間,並沒有交通船往來或密切的交流,
平常的日常補給和交通,烏坵居民都必須仰賴十天一班,
從台中港出發的軍艦,交通相當不方便,
讓許多在台灣工作的烏坵人,
可能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一趟。
民國76年台灣宣布解嚴,金門、馬祖早就解除戰地政務,
可是烏坵到現在,還是有軍事管制,
島上年輕人根本沒有工作機會,便紛紛外流,
留在島上的老人家就漸漸凋零。
烏坵島民,大部分來自於對岸的福建湄州島,
兩個地方搭小漁船只要兩個多小時,
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漢賊不兩立的結果,
烏坵從此就和湄洲島的親人,咫尺天涯。
高金鳳的老家,就在福建湄州島,
他無奈地說,天氣好的時候,站在海邊就看得到湄洲,
但是老家只能看卻回不去,
高金鳳他希望,如果烏坵也能小三通,
島上的生活和經濟,一定會有所改善。
而且,因為烏坵以前缺乏水泥﹑木材和淡水,
所以蓋房子只能用海砂和海水,
日子久了,房子崩解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生活條件越來越惡劣。
讓島民不明白的是,都已經是小三通、大三通的時代了,
政府還設法幫助台灣水果銷售到大陸,
那為什麼烏坵就沒有人幫忙呢?
雖然烏坵很小、居民很少,
離中國很近、離台灣很遠,
可是這裡,還是屬於中華民國的國土,
島上一句鮮明的標語「永保烏坵」,
這永遠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嗎?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