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1 09:18:58| 人氣9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樂於分享的動力來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和朋友聊到一個和分享有關的主題,跟知識管理有關的。理查就想到以前曾經在大陸時,為服務的公司留下了完整的銷售管理以及財務預估的報告的操作模型,甚至是包含連業務員的獎勵制度的操作我都無私地全留了老闆,然後就回來台灣另謀高就。我的一個表姐對我提過的質疑,她覺得我太傻,怎麼把自己會的東西全教給了別人,這樣子不是對自己太不利了嗎,等於是讓老闆利用完我的價值之後就一腳踢開,半點好處都沒拿到,實在是損失太大了。

或許是理查想法太過單純,或者對於人性的陰暗面比較沒有戒心。理查並不覺得把那些東西留給了老闆,對自己會有什麼傷害,因為那些東西只是代表了當時候的智慧,就好比微軟軟體一樣,我的能力和智慧會隨著我的經驗和研究努力的累積而不斷增加,那些東西可能只是初級版本,就算老闆把我所會的給學走了,而他又沒有進步的話,他仍然是沒有機會超越過我的,因為我會不斷的進步,會有智慧提出比那些操作模式更好的版本,所以根本不用怕被別人偷走我的智慧成果,因為腦袋長在我頭上,腦袋裡的智慧是不能被偷走的。因此要和別人分享我當時的智慧成果,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我也樂於幫助別人成長。就算是因此而讓別人超越了我的成就,那也是說別人天資或機運比我好,進步地比我快,我自己努力不夠,和是否把自己的知識智慧分享給對方應該不能劃上等號,所以在知識上我覺得我很富有,而且會更富有,所以我樂於和別人分享我的知識。

這讓我想到網路上看到的一則故事,有個魔王覺得世界太平靜了,因此派了小魔鬼去人間作怪,要讓人類社會道德淪落。第一個小魔鬼就選了一個很窮的農夫,故意把用天災把他的農作物給破壞掉,讓他變得更窮而怨恨上天。結果農夫只是更努力地再播種耕種,並沒有抱怨上天的天災無情,小魔鬼只好垂頭喪氣地對魔王承認失敗。第二個小魔鬼就想換個辦法,他把農夫唯一的一份午餐給偷走,那只是一瓶水和一塊麵包而已,讓農夫一整天都沒東西吃,必須餓著肚子繼續種田,看看農夫會不會生氣而咒罵別人。但農夫只是覺得,可能有別的更窮苦的人比他更需要這份午餐,所以他並不覺得生氣。第二個小魔鬼又失望地回去覆命,魔王對此十分生氣,終於有第三個小魔鬼自告奮勇站出來,但大家都覺得,即便讓農夫再苦再窮都不可能讓他生氣抓狂,做出偷搶拐騙的壞事來,第三個小魔鬼不可能達成任務的。結果第三個小魔鬼他變成是人形的樣子,去跟農夫做朋友,並且告訴他何時會有雨水、何時會有大旱,讓農夫提早預防損失,並且在農作物歉收時因此而大賺一筆,變成了大富翁,開始過著幸福的日子。幾年過去了,農夫不再下田工作,他靠買賣農產品而致富,每天在豪宅裡夜夜笙歌,日子過得十分快活。然而在農夫豪宅裡工作的那些下人長工,卻是過著衣衫襤褸的貧窮生活,農夫不但不給他們足夠的薪水,甚至不管下人已經長期饑餓導致的營養不良,繼續逼迫他們為農夫下田工作,至此這個善良的農夫已經變成了邪惡的信徒了。大小魔鬼都覺得第三個小魔鬼太厲害了,只是讓農夫生活改善了就可以使人類墮落,實在是太了不起了。這時第三個小魔鬼說出他的作法,他不過是給人類超過他所需的幸福,人類自然就會變得自大,接著就會墮落了。

故事的本身是在強調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才會永遠感到幸福,但我看的卻是農夫願不願意分享他所擁有的。當農夫一貧如洗時,他很樂意分享他所僅有的,但當他擁有超過他所需的時,他就變得不再願意和他人分享了。但就常理來講似乎有點相違背,但這樣的事情在社會上卻屢見不鮮,難道人性本質真的如此惡劣嗎?擁有的愈多會愈自私嗎?理查覺得是不是有另一個因素在影響著人類的行為,如果我們把是否樂意分享這個標準設定為未來我是不是會更好來解讀,是不是就可能可以看出人類的行為模式呢?

有人從經濟學的邊際效用角度來解釋這樣的行為,無論貧富,如果當他發現分享的後果會帶來總體效用的增加,分享行為自然會發生。而能夠貢獻總體效用的東西不只是只有物質或金錢,有時候精神層面上的滿足遠超過物質層面的滿足,也就使得個人的總體效用增加,這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很簡單地解釋人性或人類行為。

但理查想從競爭理論來看這個問題。因為競爭的壓力,人們害怕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技術或資源與他人分享之後,會增強競爭對手的實力,並有機會超越自己的實力,反過來傷害到自身的利益時,自然對於分享一是會抱持著排斥的態度。但若是掌握了不斷自我進步的能力與觀念時,分享將變得不會是種威脅,有時還可以利用分享獲得其他的邊際效用。就假設一個貧窮的人,如果他對他的未來有把握或能力變得比現在好,他就有可能和他人分享他所現有的。當人們對未來存有希望時,就算他再貧窮,他也不會吝於和別人分享他所僅有的,同時也因為他貧窮,只要因為分享能帶來一點小小的改變或進步就能讓他感受到未來會變好的幸福感,這樣增加的邊效效用對總體效用的貢獻程度就會很大,所以他會樂於與他人分享他的僅有,也不會害怕日子會變得更差,因為他相信未來一定還會更好。但當某些人變成有錢時,物質慾望變大了,他對於未來是否會更好或許會感到不安或不確定性,因此就會開始對別人吝嗇,變得小氣不願意分享,即便在別人眼中他的生活已經是很好了,他仍然會擔心與人分享會損及自身的利益,因為他的既得利益在未來可以預見的只會消耗得更少,而不會更多,自然不會想要分享給其他人。所以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在窮人中,有人很慷慨,樂於分享自己的所有,但也還是有人偷搶拐騙,壞事做盡,因為窮怕了。相對地在有錢人這邊,也是有人樂善好施,有人一毛不拔。因此人性並不全然是像故事裡所描述的,當人擁有超過他所需要擁有的幸福時,人就會開始自大並墮落。我想應該是對於未來希望的樂觀程度來判斷是否樂於與人分享的行為準則,這樣不但比較合乎常理或利己人性,也能夠解釋為何在富人及窮人當中都存在有正面及反面的例子。我想對於那些願意分享的人,不論是窮人或富人,或許不光只是「人性本善說」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吧。

因此若要讓一個人能夠樂於分享,應該是要讓他對未來有更好的願景及希望,並且讓分享所帶來的總體效用增加能如預期產生,這不但符合人性,也能讓社會進入良性的循環。譬如說對小孩的教育,如果只是單純告訴小孩說要把糖果分享給其他人,父母或許要費一番唇舌,就算跟他講人生道理也不見得能說服小孩乖乖聽話,但若是父母讓小孩清楚知道,他當下做的分享並不會妨礙到他未來的糖果獲得,甚至是因為這樣分享的良好表現而會得到更多糖果(正向鼓勵),我相信所有的小孩一定都會非常樂意去分享自己所有糖果的。

把運用範圍擴大到我們成人世界裡,我們都嚮往居住在人性良善的社會中,大家都會同意分享是件美德,但做到的人卻是少數,每個人都儘自己全力去鬥爭別人,為得就是搶奪別人的利益和資源,因為他們認知到,不這樣做自己所擁有的不會增加,出於人性利己的觀點,分享這件事可說是違反利己原則的。所以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會不斷地有前輩提醒我們要小心提防他人,不要輕易地把自己的東西,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資產,拿出來給別人,因為大家都相信,在資源有限的前題下,未來若不是從別人那裡拿走利益,自己的生活是不會變好的。所以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應該是要讓大家相信,透過某些行為;譬如說是分享、交換、或合作,大家的未來才會變得更好,這其實就是經濟學中提到的經濟價值增加的基礎。

花了一大堆篇幅解釋人類為何願意或不願意分享,會不會有點想太多了?*_*”

台長: 理查
人氣(9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喃喃自語 |
此分類下一篇:請不要跟我說火星話!
此分類上一篇:年紀大了,健康變差才後悔沒有認識醫生朋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