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1-03 21:50:47| 人氣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再说相由心生 以及人不可貌相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说相由心生    以及人不可貌相

@秦 

 

 

 

 

  “相由心生”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漢語詞語。

  2018年2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用“相由心生”一詞回應美澳情報部門的“中國間諜威脅論”。據報道,美國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此前曾稱中國正在設法偷竊美國的情報,並在全球隱秘地傳播中國的影響力。此外,澳大利亞方面也說中國被澳情報部門列為“極端威脅”。華春瑩說:“我注意到有關報道,不禁想起中國有句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裡怎麼想,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大的情報頭目說出那樣的話,並不奇怪。

  這個成語見於《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蘇平仲文集》 等若干古籍,一說意指內心所想影響對外在事物的看法,一說指人的外在相貌受內在心地或心境的影響。類似的詞語如出自諺語的“相逐心生”等,還被解釋為“其貌不揚的人,會因卓越的德才而贏得人的好感”。

  釋義一,內心所想影響對外在事物的看法;釋義二,人的外在相貌受內在心地或心境的影響;釋義三,其貌不揚的人,會因卓越的德才而贏得人生。佛學的 “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的表現形式,與“性”相對(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質);相學的相則是指面相。具體解釋包括:

  一說此處的“相”指的是物相,“相由心生”即指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觀感,由他的內心決定。這種說法可能歸源於“唯識宗”。禪宗六祖惠能于黃梅得法後,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所謂“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由此看,人們所處的狀態都是眾生的“心”所造。

  一說此處的“相”指的是面相,也概指整個相貌,即人的相貌、外表,例如《青箱雜記》中引諺語“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4]即被如此理解。具體又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人的相貌會隨心地的好壞而變化,有善心而沒有福相,福相就會緊隨善心生發;有福相而沒有善心,福相就會因為沒有善心而消失,即所謂“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在《四庫全書》(康熙版)中關於看相的內容有這樣的論述,如“七尺之軀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

  另有,“未相人之相,先聽人之聲,未聽人之聲,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觀人之心”。這種相術上的解釋在晚清曾被抨擊為迷信。也有說法將“心”視作“心境”,相由心生即是說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出來。這裡的“相”不是指一時相貌的改變,而必須從長期的角度來理解,流傳甚廣的裴度的故事便是如此。有人為這種解釋尋找可尋科學證據,例如認為情緒能影響神經遞質、進而改變人的面容。

  再一種解釋是,相貌不揚的人,會因卓越的德才而贏得人的好感,這見於對“相逐心生”一詞的解釋中。《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四:“以一更樂非相由心生。”

  還有一個漢語成語:人不可貌相,意思是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出自《西遊記》。谚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相學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與相德。《純陽相法》曰:“任是不揚(貌醜)難錄取。”其注:“胡僧雲:休嫌貌不揚,白璧璞中藏。誠能知美中有惡,惡中有美,相術不減姑布子卿矣。”即是説高明的相士並不以貌取人,而是善於發現璞中之璧。

  《鬼谷子相辨微芒》亦曰:“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不離形,不拘法,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其相之善者也。”《韓非子·顯學》曰:“澹檯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所言孔子以貌人自嗟失誤之事,後世相學家常引為相形必須同時相德的例證。

        2024.01.03

台長: 秦島
人氣(16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