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08 10:37:53| 人氣1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父親心慈悲,壽木捐作宗祠大門(天下古祠系列10)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父親心慈悲,壽木捐作宗祠大門(天下古祠系列10)

@秦    島

 

 

 

故鄉閩南平和葵山村林氏宗祠得以完整保存至今,家父曾立下功勞,老村民多感恩他老人家,讚歎不已。七十年代破四舊之風也刮到山區,有人打算像鄰村拆掉祠堂。父親得知極力主張要保留下來,他出了一個好主意:改作村裡的碾米廠!這下沒人敢反對。之後,父親種的壽樹被人雨夜偷伐,大哥多夜巡查破案,緝回鋸成板材、差點外運販買的木板,僅輕罰那村民,父親將厚板捐作祠堂大門。18年前父親去世時,我四兄弟貴價給老父置辦了一付上好棺木,作為對他的最後敬意!

在祠堂燒靈轎、送父親歸位那天傍晚,我们四兄弟痛哭流涕:老爸,快回家吧!

我們是閩西南的客家人,許多民俗風情、傳統習慣受閩南文化的影響客家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佈局,院落大都為二進、三進或五進,兩邊青磚砌成的高牆,高聳過瓦面,牆頂上高低有序、相互對稱地翹起水牛角似的“多子”,顯得既典雅而又雄偉。祠堂一般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亭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還開闢有庭院、花園;有的還附設戲台。

宗祠,雖然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產物,在當今則有其新的存在的意義和社會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華人尋根熱潮的興起,許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復,族譜被續修,而海外華人則不斷翻新舊宗祠,聯絡故眾。可以説,今天的宗祠,已經沒有了宗族主義的負面作用,只具有幫助人們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後人、互相協作的積極意義,是對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產生巨大的作用。

1949年以後,除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部分祠堂遭損外,福建省內宗祠大多保留。如今一些地方宗族活動又興,新建祠堂不少。漳州漳浦縣鄭姓人,1987年就整修族祠,作為鄭姓舉行穿燈腳(穿燈腳,每年農曆正月十四,閩南一帶,在族祠內,懸掛各種花燈,讓由婆婆陪著的新嫁娘,和初為人母抱著新生兒的小媳婦,沿宗祠的下殿至上殿繞行一週。因系從高懸頭上的花燈陣中通過,故稱穿燈腳)傳統習俗活動的場所。

宗祠的修建,仍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資;閩南許多華僑回鄉,也捐修宗祠。新修祠堂,大都富麗堂皇,耗資甚大,造成浪費。新修的宗祠,日常向鄉人開放,僅是做為宗族的象徵而已。閩南許多宗祠,也作為村裏老人會活動場所,發揮有益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的儒教文化裏,宗祠文化是一項不可蔑視的姓氏宗族文化。由於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華民族就產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的姓氏文化,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延續數千年來都沒有間斷。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其發展,甚至受到嚴重批判,但作為一種宗族文化,一種植根於百姓骨髓的傳統,還是迅速地在中國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斷,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宗祠,習慣上多被稱為家廟、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稱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徵。崇拜祖先並立廟祭祀的現象,在原始社會後期,即已存在。明世宗採納大學士夏言的建議,正式允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從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築到處可見。宗祠原為“追遠、報本”的目的而興建,所以在建築規制上要體現出禮尊而貌嚴。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但是自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舉辦宗族事務、修編宗譜、議決重大事務的重要場所。

宗祠,除了作為祭祀場所之外,還是執行族規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禮、婚禮、喪禮,基本上都在祠堂進行的。有的宗族規定,族人之間或族人家庭之中,發生爭執,都要到祠堂中裁決。所以,在封建時代,祠堂在一定意義上又成了衙門,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質。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民族。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名號,這個名號就叫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堂號,就知道本族的來源,紀念祖先功德。俗話説,樹大分杈。隨著生命的傳遞、繁衍,家族也會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遠赴重洋,在海外定居,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會建立新的祠堂,來供奉最親近的祖先。於是,由一個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來。

             2023.09.08

台長: 秦島
人氣(17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