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7-12 01:16:24| 人氣4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茶老大”用一片黃金葉飲醉世界(閩人閩茶 五之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閩人閩茶 五之2

“茶老大”用一片黃金葉飲醉世界

@秦   島

01.

        八閩大地,遍地都是名茶。只有真正的“茶葉第一大省”,才有如此豪橫的煩惱。福建人對茶,許多人從小喝到大,到老有著天生的敬畏,當然也有自豪感。這種自豪與生俱來,和山海一起,刻在了骨子裡。血管裡的茶多酚比其他地家的含量更多。

        念好山海經是閩人一種基本素質。福建一面是海,另一面便是山——這裡,有極其適宜茶樹生長的礪壤。作為一個沿海省份,它的山地丘陵佔比卻超過80%: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一,動植物種類佔全國的三分之一,是中國平原最少的省份之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然而,花香馥鬱的安溪鐵觀音;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蘭香幽長的平和白芽奇蘭;香似桂圓、滋味醇爽的正山小種;花香似蘭如桂的漳平水仙;清鮮甜潤的坦洋工夫;清甜醇柔的福鼎白茶;花香清雅的茉莉花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完全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據統計,從1952年到2002年,五十年間,福建茶園面積增加了4.8倍。2013年福建省茶園面積首次突破20萬公頃達到20.1萬公頃(等於301.5萬畝)。截至2019年福建省茶園面積發展至21.98公頃(329.7萬畝),比1949年增長11.9倍。

02.

        有個說法,福建人敢拚、敢幹、敢創新——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有飯館的地方就有沙縣;有城的地方,就有寧德的電池;有路的地方,就有晉江的鞋。而福建的茶不僅“花樣繁多”,還非常“豪橫”。以國家統計局2020年資料為例——

茶葉總產量全國第一;

茶園平均單產全國第一;

茶樹良種普及率全國第一;

茶葉出口額增速全國第一;

茶葉全產業鏈產值全國第一;

烏龍茶產量全國第一;

白茶產量全國第一。

        論茶,福建就是妥妥的C位!福建全省產好茶,閩山蒼蒼,閩水泱泱,處處有茶的傳奇。福建茶的“C位”,都是福建人“拚”來的。

             有人說,甚至遠在日本,福建茶也成為了飲料商的“財富密碼”,爭相在包裝上特地標注“福建省推獎”字樣以示正宗;福州茉莉花茶在國外同樣廣受歡迎,福州也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稱號。雖然福建人身在茶中,但真要喝茶時也是有煩心事的,比如:家裡這麼多茶,泡哪個好呢?

03.

        閩中茶品天下高。福建自古名茶輩出,首創了紅茶(煙熏小種紅茶和功夫紅茶)、烏龍茶(闕北烏龍、閩南烏龍)、茉莉花茶、白茶,並產黃茶、磚茶,連同綠茶等,形成六大茶類七種品類俱全。其中烏龍茶、白茶、茉莉花茶、正山小種紅茶屬中國特種茶。

        背靠強大的茶葉供應鏈,福建茶幫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清代,福建茶葉出口主要有一南一北兩條萬里茶路,一條是從武夷山出發,終點為俄羅斯恰克圖的北線,一條是從武夷山轉口海港,直達英國的南線(前期廣州,後期福州)。據海關資料,到光緒四年(1878年),福建茶葉出口達80萬擔約占當年全國年出口總量的1/3。

        繁榮的茶葉貿易成就了大批福建茶商。彼時,富甲天下的廣州十三行四大富商潘伍盧葉,其中三家潘伍葉祖上都是福建人。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就對《茶道》介紹,八馬茶業的前身正是百年前盛行東南亞的“信記”茶行。

        但19世紀80年代以後,閩茶在內的整個中國茶業便陷入了急劇的衰敗,成為中華民族百年滄桑史中的一聲無奈歎息。從1970到1983年,閩茶才迎來了十多年的飛躍發展期,茶園面積翻了一倍多。

04.

        沉寂百年之後,中華掀開復興篇章,閩茶也迎來了繼宋代、清代以來,歷史上第三個黃金時代,“飲”領復興。 1939年,福建岩茶紅茶的出口降到歷史冰點,全年只有2萬5千擔。陳橡先生的《武夷茶三起三落》中記述道,“岩茶雖尚能維持三百擔左右,但較之最盛時期輸出五萬餘擔,已不及十分之一。茶園聽其荒蕪,大半是正岩茶,因原岩主遠在南洋,或因資金缺乏,大多是荒蕪了、減產了,能夠維持原狀的十不及一。

    另據林馥泉先生文章寫到“武夷茶業全盛時期已過去……野草雜木競相爭長,茶叢已無生長餘地……昔時武夷茶山面積當在萬市畝以上。

        受制於清末民初亂世紛擾,包括武夷山茶在內的福建諸多茶產區都是一副“茶園荒蕪,茶廠廢棄,茶商無蹤”的景象。據《福建省志農業志》記載,1936年全省只有33個縣產茶,共有茶園54萬畝,產茶12250噸。抗日戰爭爆發後,茶產更加一落幹丈,到1949年全省只剩茶園27.7萬畝,產茶3843噸。

        1949年以後,福建茶業終於能得以休養生息,逐步恢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府通過新建茶園補助款、無息貸款和獎售肥料等扶持政策,在集體所有制下墾荒發展集中連片專業茶園,使茶園面積恢復到解放前的高峰水準,茶葉產量逐步提升。 

                2023.07.12

台長: 秦島
人氣(4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