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24 06:35:44| 人氣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桑全樹皆良藥 抗病毒降三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桑全樹皆良藥  抗病毒降三高

@ 

 

 桑椹護眼,桑葉也有妙用!能改善虛胖及春睏疲倦|桑汁|桑枝|花青素|健康2.0

 

  桑葉是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乾燥葉片。在常用中藥裏,與中國歷史文化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桑葉。北京同仁堂出品的青錢柳玉米鬚桑葉茶,據說對降糖減壓大有幫助,消費者甚眾。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一首上古民間歌謠《衛風·氓》記載桑樹和桑葚故事: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如今「三高」人群日益增加,桑葉茶飲和桑葉藥膳,日常也為越來越多人食用。《本草綱目》:「桑有數種,有白桑,葉大如掌而厚;雞桑,葉花而薄;子桑,先棍而後葉;山桑,葉尖而長。以子種者,不若壓條而分者。桑生黃衣,謂之金桑,其木必將搞矣。」,「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

  遠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桑、蠶、絲等字形已出現。許多與桑有關的物象比喻產生的文化語境流傳至今,如「桑田」「桑梓」「桑麻」「桑榆」「桑中」等等。

  中國是桑樹的原產地,自古以農桑立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也是世界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發源地,由此誕生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山西仰韶遺址和浙江山漾地區出土的繭殼和絲織品,經考古學家對其分子年代測定,為5000年前的遺物。

  桑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帶居多,且歷史悠久。10~11月間霜後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桑樹的葉、果、木材、枝條等可以用來飼蠶、食用、釀酒、編筐、造紙和製作各種器具,同時其葉、根、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還是防治疾病的良藥。

  在種桑養蠶生活中,遠古先民們也發現了桑葉的良好療疾康體價值,譽之為「神仙葉」。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諸多重要古醫典籍中,對桑葉具有的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止咳、涼血、止消渴等多種功效均有詳細記載。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流行時疫,肺熱咳嗽,頭暈頭痛、目赤昏花、消渴、脫髮、盜汗等病症。在古代以桑葉為君藥的治療外感病的經典名方「桑菊飲」、「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等,至今仍用於臨床,療效甚佳。

  隨著對桑葉在防治流行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臨床應用也日益受到重視。據現代藥理實驗研究,桑葉中含有的藥用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鹼、黃酮類、多糖、甾醇類、多酚類、槲皮素、氨基酸……,確實對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衰老等具良好作用。近年廣東省新冠防控指揮辦推薦的中藥方劑「粵抗2號」,桑葉便被納入為首味藥。台灣衞福部中醫藥所推薦的防疫茶「清冠一號」,桑葉也被納入其中。

  北宋嘉祐年間由廈門同安人蘇頌主持編撰《本草圖經》(刊行於1061年):「桑葉可常服,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仙葉淚口採取與前葉同陰乾,搗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欽,令人聰明。又炙葉令微乾,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瘡及話損傷止血。」

  清代草藥專著《百草鏡》:「桑葉,採過二桑者勿用。止採過頭葉,其二葉力全,至大雪後猶青於校上,或黃桔於校上,皆可用,須大雪壓過;次日雪睛採下,線穿懸戶陰乾,其色多青黑色,風吹作鐵器聲,故名鐵扇子,冬至後採者良。」

  不過,有本港註冊中醫師就臨床所見指出,隨意食用也帶來不少問題。日常使用一定要明瞭自己的體質狀態。桑葉藥偏苦寒,主要適用於肝肺熱偏盛導致病症的人群。虛寒體質及臟腑虛衰的患者、病情複雜者、孕婦、月經期婦女、幼兒,日常不要隨便進食,以免帶來不良反應。

    2023.04.24

台長: 秦島
人氣(1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