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25 16:15:00| 人氣6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恩施土家臘肉,佼佼者入四大名腿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恩施土家臘肉,佼佼者入四大名腿

@秦    

 

 近日連寫了幾篇臘味美食記憶散文,香港一位湖北籍詩友讀了大讚後說,我們湖北的臘肉也很有名哦。她說的是恩施土家特產火腿。

 火腿,又名脯臘肉、乾肉,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乾肉食品。《論語·述而》篇載:「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即十條,修是指乾肉,古時送塾師酬金爲束修。《齊民要術》記載,公元六世紀之前,黃河流域已普遍製作五味臘肉。至唐宋,製作方法又有改進,其味甜中帶辣,慢慢咀嚼,回味無窮,爲佐酒佳肴。

 在古代沒有冰箱等保存食物的良好方法前,將新鮮食物以食鹽醃製並脫水,是防止食物腐爛的最佳方法。火腿是人類最古老的肉食之一,世界各地均有食用火腿的歷史。現代一部分以特殊方法製造的火腿,已經成為高級食品。

 恩施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也是恩施州的州府,全市面積近四千平方公里,2021年末全市人口82萬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41.12%,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為主。土家族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裡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一口下去滿滿肉香。

 恩施火腿因其獨特土苗風味享譽全國,與浙江金華火腿(南腿)、雲南宣威火腿(雲腿)、江蘇如皋火腿(北腿)並稱爲「中華四大名腿」。它選用當地富含硒的新鮮豬後腿作爲原料,經選料、修坯、醃製、洗曬、整形和後熟等工序加工製成。其特點是原料考究,選用當地農家飼養的良種豬後腿;工藝獨特,立冬後醃製的豬後腿必須經過第二年六月天氣的自然發酵;成熟期長,整個工序至少要8個月以上;富含硒元素,具有預防甲狀腺及肝癌的功效。

 如果說川粵湘浙是臘味版圖中的名門正派,那麼臘味大省湖北則是遺落的江湖明珠,也在看似不經意間,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一番風味,這裡面又尤以恩施土家臘肉出名,飘散着大山裡柴火炊煮的質樸氣息!朋友說,每次有它,都要多吃一碗飯。

 恩施土家臘肉與其他地區有啥不同呢?它是薰製而成的,放在通風處可以保存兩至三年不變質。據介紹,先決條件是,恩施生態環境好,山地樣貌且森林覆蓋率近80%,是著名的“世界硒都”,動植物富硒含量高;其次,土家秘制臘肉只選用養足12個月以上的農家散養土豬,這樣的豬肉肉質更加緊致,肉香馥鬱;然後,當日現宰豬肉當天醃製,不用冷凍肉,醃好的豬肉自然吊熏,硬木、柏枝小火慢熏月余,橘皮果殼提味增香,經過時間的洗禮,鮮紅的豬肉外表逐漸轉為深邃臘肉。

 樸素的外表下,只有切開,才能發現裡面的驚喜,七分瘦三分肥的五花臘肉,熏香撲鼻,深紅與晶瑩透亮白交相輝映,肥而不膩;肉質爽口的臘排骨,有嚼勁不乾柴,越啃越香。無論是煎、蒸、炒、炸,土家臘肉組合皆能成為一道餐桌搶手菜,故當地流傳“一家煮肉百家香”的民諺。

 土家臘肉的製作程序考究。將豬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塊,便於入味和加工儲藏;把鹽炒黃,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鍋;把肉用溫鹽抹勻,放入盆中,將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層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齊,每3~5天翻一次,10天後瀝乾水分掛到熏房中;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進行煙熏烘烤,月餘後待肉變棕紅時即可。

 恩施土家臘肉多了一個步驟,那就是用獨特的包穀酒醃製,再就是會把臘肉掛在樑上用煙熏烘烤(一般用松樹枝加花生殼之類)至肉變棕紅色。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薰香濃鬱、風味獨特。熏好的肉應該放在通風處,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變質,名曰“臘肉”,也稱“土家臘肉”、“恩施熏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熏香濃郁、風味獨特。食用時,取肉在火上將肉皮燒焦黃,放在溫水中將皮泡軟,刮洗乾淨備用。

 土家臘味的烹調方法比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豬蹄一般用來燉,製作火鍋;其它部位一般用來與鮓廣椒、蒜苗、山野菜、小米椒一起炒、蒸而食。比較有名的臘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鮓廣椒炒臘肉、糖年肉、蕨粑炒臘肉、臘蹄子火鍋等。

     2202.11.25

台長: 秦島
人氣(620)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