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14 10:05:30| 人氣3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駭人事故非一日寒 整治人禍防巨災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駭人事故非一日寒  整治人禍防巨災

@秦  


      禍不單行,港鐵又發生駭人事故!昨早荃灣綫油麻地站有列車駛入月台時出軌,車頭損毀,撞甩4道車門,近700名乘客需緊急疏散,兩人不適。事故令該線荔景站至佐敦站列車服務癱瘓,經通宵搶修,荃灣綫列車服務今早大致回復正常。政界人士及市民怒批出軌甩門不可接受,籲促政府責成港鐵盡快徹查事件徹查肇因,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採取切实措施做出補漏改善,整治人禍,防止重演事故釀成巨災。

      在港府多個部門監督下,近期仍然接連發生不同類型的嚴重事故,包括冧天秤、演唱會塌屏幕,以及此次港鐵列車出軌甩門。有工程師背景的議員要求港鐵及警方查明這次甩門事故起因,並考慮就事故於立法會作緊急質詢。強調港鐵有責任做好維修保養,又批評港鐵安排部分乘客經隧道疏散並不理想。事件令人擔心港鐵在管理方面是否存在疏漏,有關部門更要在管理、運營、維護系統方面作出檢討。

      翻查記錄發現,港鐵嚴重延誤事故如家常便飯,令人震驚。根據票價調整機制,若港鐵出現嚴重延誤便需要提交罰款。昨日「甩門」延誤滿12小時仍未恢復列車服務,將須罰款至上限2500萬元,罰款會以向乘客提供每程3%車費折扣的形式「回水」,每年為期最少半年。據知港鐵前科去年錄得16宗,前年則發生了8宗,2019年10宗延誤31分鐘或以上事故,須罰款8650萬港元,為引入機制以來最多。

      這次甩門沒有造成人命傷亡,可說是不幸中之大幸。但同時,港鐵電梯等其他意外亦頻發,險象環生甚至傷人。繼尖沙咀站前日「炒電梯」後,昨早又重演同類事故。惟未造成列車服務延誤,毋須罰款。專家建議市民可一改使用扶手電梯的習慣,即盡量「企定定」,減少在電梯移動,避免衣物行李碰撞卡住電梯出事。

      本港近年大型事故一再發生,負面消息不絕,牽一髮動全身,連一向引以為傲的鐵路系統也難獨善其身,有涉及長期責任如沙中綫短筋及月台事故,也有突發事件,如一年內兩次甩車門,令到社會各界都高度關注港鐵的安全保障。外界疑惑的是,有衣物鞋子攝入扶手電梯隙縫絕不出奇,如果輕易便彈出金屬片,隨時會奪命。故電梯的安全設計,實在有檢討之必要。

      有道是:禍福無門人自招。不幸事件,其實大部分都是人禍。九月安達臣道地盤塌天秤,造成3死6傷慘劇;早前超級血月,一日之內發生兩宗奪命工業意外,尖沙咀地盤工遭高空墮下鋼筋壓斃,一位技工維修壓路機時被砸死,二人都遺下孤寡,聞者心酸。紅館演唱會高空墮下屏幕,也是始料不及,警方經約3個半月調查後,揭發總承辦商報組件重量,高空裝置超重3倍,已拘捕承辦商五名職員。幾件涉及地盤的意外,都傳出懷疑有人不按規則,甚至可能偷工減料。

      乘客的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任何事故即使一件也嫌多。港鐵已有數十年歷史,現在正是新舊設備交替的數年過渡時期,最容易出亂子,港鐵必須密切注視其維修保養,不單止是列車,也包括信號系統以及周邊設施,確保安全營運,心繫順暢出行每一程。 

    連串重大事故,不見高官問責。政府責無旁貸的是,必須盡快檢討,找出肇因,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所謂認真調查事故,絕不容忍雷聲大,雨點小,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全面監管,加大惩罚力度。市民相信,如果有關方面認真追查,順藤摸瓜,不難找出事實經緯,追究需要負責的相關人士。最怕是有關部門虛應事端,草草了事,讓真相石沉大海,罪魁禍首逍遙法外。

            2022.11.14

台長: 秦島
人氣(30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