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22 00:37:58| 人氣38,4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鐵血詩人:吳濁流小說<先生媽>之內容探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鐵血詩人:吳濁流小說<先生媽>之內容探討

班級:企 一 A
組員:
王育婷 490100438 <資料整理、口頭報告>
林佳莉 490100030 <文書處理、口頭報告>
吳佳欣 490100 <文書處理、口頭報告>
王偉權 490100 <資料蒐集>



一、 前言:
在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中,許多人視自己為日本人,一心想成為「御用紳士」,而以台
灣人為恥,於是個個身穿和服、講日語、生活上的飲食習慣,無不模仿日本。民族精神
強烈的吳濁流先生有鑑於此,乃作小說<先生媽>來反映當時的現象,<先生媽>中的
主角新發和先生媽是兩個極端的對比,我們即將從教育、同化、認同,這三方面來探討
新發和先生媽在那個時代背景中,為何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二、吳濁流簡史
1.台灣文學的戰鬥士-----吳濁流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公元一九00年出生於新竹新埔,一九七六年病逝。三十七歲
時始寫第一篇小說<水月>發表於<<台灣新文學>> 。由於他出生在日本治台不久,親歷
過充滿「大明遺臣」意識的「祖父」一代,親睹過急於皇民化做御用士紳的「父親」一
代,以及接受典型的統治者鷹犬訓練、出生國語學校一代的「自己」,所以他迫不及待
要把這段人生經驗保留下來,而他在戰爭時期冒險完成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就是
紀錄台灣人在戰前最深刻的中國經驗和最深層的命運探討。
他的小說總給予人歷史事實不容抹煞、是非不容混淆、人間公理正義不容淹沒的那
種焦躁急迫。文學評論家說他的小說是「瘡疤!瘡疤,揭不盡的瘡疤!」有人直接論斷
他的作家性格是「社會病理學家」。然而這些從未震撼他對自己小說的「堅持」。
他親睹二二八事件,便不顧一切寫下<<黎明前的台灣>>和<<無花果>>因為親身經歷
了戰後時代的大動盪,親眼看到醜陋政客的惡行,他同樣不畏白色恐怖寫下<<台灣連翹
>>。吳濁流的小說性格是一致而堅定的,日治時代的<功狗>、<陳大人>、<先生媽>,和
戰後寫的<糖扦仔>、<銅臭>、<波茨坦科長>;除了時代背景不一樣,本質上都是為了伸
張正義,直到去逝時,仍然以日文為主要創作工具。
吳濁流先生的一生,可說是「鐵和血淚鑄成的」,「他在風雨中厲聲呼喚,把百年
來台灣的歷史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問題----日本帝國之凌辱搶掠----做了擲地有聲的紀錄
和見證。」他堪稱是沿門托缽的文化人,他不貪心也不欺世盜名,他不歌功頌德更不拍
馬屁,他不喊口號更不做御用文人。因此他沒有顯赫的地位,但大家正因為它的大義凜
然而紀念他(註一)。

2.<<台灣文藝>>與吳濁流
吳濁流先生有感於當時的文藝界還呆滯在五四時代的堅殼中,沒有進展,而被外人
譏笑是文化沙漠,便決定在民國五十三年四月創刊<<台灣文藝>>雜誌,希望大家以青年
的純真,熱情和熱血,勇敢的負起綠化沙漠的責任。
他認為<<台灣文藝>>要根據台灣的特殊環境,樹立他的風格,以我們固有的文學優
點做經線,以外國的文學優點做緯線,來織成最優秀的台灣文學,以完成<<台灣文藝>>
的使命。
雖然<<台灣文藝>>未能如預期地得到文化界的響應,但吳濁流固執的把雜誌辦下
去,長期負責編務的小說家鍾肇政回憶說,當年吳氏是以沿門托缽的精神把雜誌撐下來
的。他始終堅持<<台灣文藝>>寧可贈給有心人,也不願賣給無心人,更不願走上商業
化。雖然他曾拜訪過幾個富有的朋友,結果經常是失敗回來,但是也有不少窮朋友很支
持他,使他支撐了十二年半。
處在戰後台灣的風暴年代,吳濁流身在受創最劇、最敏感、最前線的新聞界,當然
對白色恐怖統治的威力,一定身有體認,但他從未在社會遞變中缺席。這可能是他對提
昇台灣文化、推展台灣文學運動的熾熱心志和使命感,超越他的白色恐懼,使他卯足勇
氣創辦了一份本土文學雜誌-----<<台灣文藝>>(註二)。

三、<先生媽>故事內容簡介:
本文是從故事主角-先生媽及一位老乞丐說起,先生媽要施捨於老乞丐米而開始陳述先
生媽與新發之間的分別。
本文大約能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份是說到先生媽不管當時的日本風氣,依然每月十五到廟裡上香拜拜,對窮人的
悲哀與關愛,也提到新發的苛儉與『看高不看低』的心理,談到女僕去量米被新發看
見,就說『先生媽說一斗,妳只需量一升就夠了。』使先生媽生氣的拿了乞丐的柺杖打
新發,並批評到新發對官僚的態度,與對待窮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可看出兩人性情的不
同,作者以ㄚ頭的煩惱來著筆寫述。
第二部分開始在論述新發的生活,新發平時便只穿著公醫服從事各種活動,附近的人從
來沒看到他穿普通服裝,又說到他的聲名遠播,並不是因為他的醫術過人而是善於作表
面功夫,由於新發是窮苦出身,但這卻養成了他的愛錢癖,他也有大方的時候,但那都
是有關名譽地位的事情,先生媽並不以為然,新發的積極響應皇民化運動,想要先生媽
學習日本語,穿日本衣,但先生媽依然一身『台灣衫褲』一口『台灣話』,使新發覺得
羞愧,又常被先生媽責備,使他很煩惱。
到了第三部分是講到新發全力支持皇民化運動的過程,先是改成日本式的房子,又改成
只吃日式食物,這一切又與先生媽產生了衝突,又不得已將部分的建築又改回原來的台
式建築,新發敢怒不敢言,他一再的認為是母親頑固,而先生媽卻認為是兒子虛榮,到
了日本政府許可台灣人改姓名時,他非但第一時間把姓名改成『金井新助』就連他長年
的公醫服都捨棄換起和服,但先生媽仍堅守著台灣人的氣節,堅持不換穿和服,使新發
在心中存了玉石同架的遺憾,但他仍然改怒不改言。
第四部分因為日本皇民化運動擴大,幾乎全民都改了日本姓氏,他的心情恰似士紳的社
交場突然被乞丐闖入一樣,然而父母的態度是會影響孩子的,金井新助的孩子和剃頭店
的兒子在學校打架,平常新助常在家中批評其他第二次、第三次改日本姓氏名單上的人
為『假貨』更批評剃頭的是下九流的行業,良吉在衝突中不斷的罵三郎家是假貨、下流
十八等的職業,這事後來傳到先生媽的耳裡,平日不太參與家庭活動(新發所謂的家庭
活動,就是用日語聊天、唱日本歌謠)的先生媽,這天突然在飯後大罵新助,並指出
『如果剃頭的下流,那你爸算什麼,你爸以前還是給人抬轎的』,一番話也罵的新發有
點覺悟,但過了幾天又被虛榮心支配了,又故態復發了。
故事的最後說到先生媽生了重病,臨死前依然布施乞丐,想吃的還是油條,還囑咐死後
不得用日式葬禮。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錢新發』為了虛榮種種滅祖、叛親、忘本的
無恥行徑,和先生媽剛好形成兩個極端,先生媽絕不學日本話,每月十五日一定上廟燒
香,堅守台灣人的本色(註三)。

註一:<<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http://ws.twl.ncku.edu.tw
註二:<<台灣文藝與我>> p.18
註三:<<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讀>> p397~414
四、<先生媽>之內容分析:
1、<先生媽>之人物分析
錢新發-日據時代御用紳士的代表人物
先生媽-堅守台灣本色的時代女性
從小說的名字<先生媽>這三個字就能夠點出整篇的一個精髓,<先生媽>三字要
用台語發音,比較能理解它的意思”媽”要發四聲,讀成”罵”,小說裡的確有好幾處
母親「痛罵」兒子的場面,題目可說一語雙關。小說男主角錢新發,在皇民化運動時
期,努力把自己建設為模範的日語家庭,並且以日語家庭為榮,但他趨炎附勢的守財奴
行徑,受到他母親的堅決抵制,新發成為「日語家庭」的榮耀並沒有維持很久,因為後
來一波波的改革名單公佈出來,連剃頭的也改了姓名,他的感受小說中用了以下這一句
話形容「他的心中恰似士紳的社交場突然被襤褸的乞丐闖入來一樣了。」另外先生媽一
生的堅持,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在她臨終的時候雖然吩咐她的兒子新發要用台灣和
尚,但她去世之後,新發依然用新式舉行,先生媽的堅持剎時化為烏有,所以在小說的
最後老乞丐感嘆地說了一句話「呀!先生媽你也和我一樣了」也就是說和老乞丐一樣什
麼都沒有了(註四)。
2、造成人物特性極端之原因
在小說中錢新發的年齡和教育背景,可以說是在完整的日本教育下長大的,而先生媽就
和作者一樣受到中國的教育或者漢文化的影響較深,在他們的觀念裡,認為日本文化是
「入侵者」,所以他們無法接受也沒辦法習慣。教育和文化是影響一個人想法的關鍵,
受的是什麼教育或接觸的是什麼文化都會造成一個人在認知上的不同,像小說中的新發
是一個完全被日本文化同化的人,所以在他的想法中認為日本才是正統,而沒受過日本
教育的先生媽,她從一出生就是生活在台灣的文化之中,所以對於外來的日本相當地排
斥,所以教育和同化是造成主角特性極端的原因,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認同上的差異,新
發是個醫生,也是士紳,他所接觸到的很多都是日本人,而這些接觸對他而言都是正面
的,因此他堅信認同日本,他認為這樣可以過比較好的生活,不用像以前一樣窮困,而
且再也不會被人取笑,可是先生媽不同,她沒有直接接觸到日本人,而且她也不想接
觸,她只知道她是台灣人,台灣這塊土地養大了她,所以她必須堅守這塊土地,這份精
神,即使到了臨終,她仍然保持她的民族氣節,不為外力所屈。其實新發和先生媽一樣
都是台灣人,但是現實中的很多因素使他們產生分離的理念。


3、吳濁流的小說特色
在還沒說明<先生媽>這篇小說的特性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吳濁流先生的小說特
色,然後再看看<先生媽>是屬於其中哪一種。
吳濁流的小說特色有以下五種(註五):
(1) 把握時代的精神
吳濁流先生光復前的小說,都把握著日據時期的抵抗精神,表面是宣露殖民地人民的悲
慘命運,實際上是對日本殖民統治社會的反抗。
(2) 有強烈的社會性
吳濁流先生的小說,大家都公認社會性重於藝術性,大家都知道,以強烈的社會性來寫
小說,其手法往往是寫實的,吳濁流的小說就是如此,一般說來,他的小說寫出了台灣
的特殊意味,凡是農民的生活、地方的色彩以及純樸的鄉下人等,他都有生動的描寫。
(3) 有濃厚的鄉土性
吳濁流先生的小說,富有濃厚的鄉土性,其主題永遠是台灣人及其風土,他是台灣鄉土
文學代表的作家之一,鍾肇政先生在<<吳濁流選集簡介>>中說:「我們實在可以說,在
其所持的態度上,吳氏是一個社會病理學家,而在其感情上,則是個熱愛祖國,熱愛同
胞的鐵血文學者。」總而言之,吳濁流先生的小說,幾乎都是根植於台灣的鄉土文學。
(4) 缺少高超的人生觀
吳濁流先生的小說有濃厚的鄉土性,他的小說主題,永遠是台灣人及其風土。他的小說
常常就是發掘鄉土特殊的制度、風土和人物、歷史和社會,所以缺乏高超的人類觀念,
張良澤先生在吳濁流作品研討座談會時評論:「吳濁流的作品我認為不能稱做偉大的作
品;偉大的作品除了技巧、主題外,應該把人的精神提到最高的境界,看完之後能令人
憧憬著一個更高、更遠的未來世界。讀吳濁流的作品欠缺這種提昇的力量,我們只能和
作者一樣,停留在一個歷史面貌的醜惡世界。」
(5) 有嚴正的譴責性
兩峰先生看了吳濁流的<<瘡疤集>>之後,他認為其中幾篇以日據時代為背景的小說,應
該將他們冠上「譴責文學」的頭銜。因為作者那種以亡國之民的身分,不畏危禍,勇敢
的指出日本統治者不該對台灣人的歧視、欺凌和奴化等等,並毫不留情的拆穿少數的民
族敗類甘心為虎作倀的無恥行為,真可說是一個成功的譴責文學作家。


註四 <<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http://ws.twl.ncku.edu.tw
註五 <<鐵血詩人吳濁流>> P235~248

在瞭解了吳濁流先生寫作的五大特色之後,我們很容易地把<先生媽>歸於第五項特
色,即有嚴正的譴責性。在吳濁流先生寫<先生媽>時,很多有抵抗意識的台灣知識份
子都在冷眼旁觀皇民化運動,看那些手裡拿著萬國旗的御用紳士那副令人厭惡的嘴臉,
他們氣憤填胸,無處可洩,於是他就把這活生生的景象,以嚴正的譴責、殘酷的諷刺,
表現出御用紳士的態度,他用先生媽那逗人會心一笑的言行,來揭露御用紳士錢新發的
虛偽和奴才性,叫人清楚地看到御用紳士的廬山真面目。

五 、結論
在我們閱讀完吳濁流先生的作品之後,我們發現一個特點,就是他抓住了殖民地人民在
接受殖民文化時,因接受的程度不同,所產生的衝突以及人與人之間因這摩擦而產生的
痛苦,透過小說的方式,生動地表達出來,讓我們清楚地了解他到底要告訴我們些什
麼,他把台灣五十年來被日本統治的歷史,做了擲地有聲的記錄和見證。

六、附錄: 吳濁流個人簡表(依洪米真整理的吳濁流生平年表加以簡化)
1900年 1歲 六月二日生於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里十號。父吳秀源,母朱滿妹,排行第
四,上有兩兄一姐。
1920年 21歲 台北師範學校畢業。任台灣公學校教諭(照門分教場主任)。
1921年 22歲 發表<論學校與自治>於新竹州教育課募集論文集。
1922年 23歲 因<論學校與自治>之發表,被當局認為思想偏激,四月左遷至苗栗四湖
公學校。
1926年 27歲 因發表<對會話教授的研究>於新竹州主辦的教育研究會,受本校的新校
長穎川先生看重。
1937年 38歲 轉任關西公學校首席訓導。發表研究論文<下學年數學教授的研究>於新
竹州主辦的教育研究會。
1939年 40歲 因抗議日閥為闢兵源,在台全面實施青年訓練,苛擾兼施,復遭左遷於馬
武督分教場主任職。
1940年 41歲 以服務二十年獲敘勳,但因郡視學(督學)肆意凌辱臺籍教師,抗議無
效,憤而辭職。
1943年 44歲 起稿<胡太明>,即<亞細亞的孤兒>。
1944年 45歲 任<<台灣新報>>記者。(日帝壟斷台灣島的視聽,將全島報社歸併統一而
為<<台灣新報>>)。
1946年 47歲 任職<<民報>>記者。九月開始出版<<胡志明>>,本書被認為抗日文學的代
表作。
1948年 49歲 任大同公職訓導主任。起草小說<泥濘>。
1950年 51歲 創作小說<友愛>;小說<泥濘>完稿。
1958年 59歲 五月,漢詩集<<風雨窗前>>在苗栗文獻書局發行。
1962年 63歲 創作漢詩<芳草夢>一二二首。
1964年 65歲 成立<<台灣文藝>>雜誌社。
1969年 70歲 成立「吳濁流文學獎」。四月,海外遊記<<談西說東>>由台灣文藝雜誌社
出版。
1972年 73歲 年初漫遊東南亞。創作遊記<遊五指山記>和七絕<晚霞>一零一首。長
篇日文小說<<台灣連翹>>。
1973年 74歲 三月一日,妻林先妹女士逝世。元月,漢詩總集<<濁流詩草>>總計二十三
篇,由台灣文藝雜誌社出版。
1975年 76歲 遊歷印尼、澳洲、紐西蘭、馬尼拉等地,作<印澳鈕遊記>。發表遊記>
睽違三年重遊日本>、<重訪四湖>和散文<回顧日據時代的文學>分別於<<台灣文藝
>>第四七、四八和四九期刊登。
1976年 77歲 遊歷印度、埃及、非洲等地,作<非印遊記>。九月十一日,偶染風寒,
不意併發肺疾、糖尿和白血球過多等症,病情惡化,十月七日溘然長逝,享年七十有
七。

(出處:台灣作家全集 吳濁流集 )

七:參考書目:
彭瑞金 主編 <<吳濁流集>> 前衛出版社 1991年出版
呂新昌 著 <<鐵血詩人吳濁流>> 前衛出版社 1996年出版
張良澤 編 <<台灣文藝與我>> 遠行出版社 1980出版
許俊雅 編 <<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讀>>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87年出版
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http://ws.twl.ncku.edu.tw











台長: 陳潔民
人氣(38,4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