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周的時間美國和台灣都有專家撰文談論政府的負債:紐約時報的Op-Ed, "Till Debt Does Its Part"由克魯格曼(Paul Krugman,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撰寫的專文,台灣則是商業週刊的政經新聞專題-台灣債淹腳目。
紐約時報的Op-Ed,克魯格曼的論點是雖然未來十年美果的負債是十兆美元,但是他覺得現在的負債是好事,因為現在的負債可以增加國內產毛額,十兆美元的確是個驚人的大數目,但是美國也是很大的經濟體,而負債應以其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來看,所以如果政府舉債真能提振經濟的話,他還贊成舉更多的債。因為以白宮的估計數字來看,到2019年(聯邦)政府的負債約是占70%左右而已。
當然他也提到為什麼贊成舉更多的債,原因除了提振經濟,負債占GDP的比重仍在合理範圍之外,還有借款的利息低。是否會引發財政危機呢?1990年代初期的比利時與義大利其負債約是占GDP的比重分別是118% 與 114%,兩國也都沒有發生財政危機。
商業週刊的政經新聞專題-台灣債淹腳目,讀了之後,很令人心痛。除了債務壓力不小之外,租稅的不公,軍公教人員退休撫恤金,政府對公共建設的規畫亂七八糟(四十六億元的公共設施閒置),政府及旗下的國營事業到處興建各種建設亂花錢(未達到當初預期的報酬率目標,占所有重大建設計畫的六四%)... 等等。放眼未來: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超過10%,老人越來越多,....。稅制上減稅劫貧濟富,上班族越來越窮。大型上市公司較一般中小企業享有較多租稅優惠,「造成產業間租稅負擔不公與扭曲」。
政治是解決這些事情最有效的途徑,政黨的惡鬥對這些影響至鉅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又創造更多的既得利益者,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台灣債淹腳目 撰文者:楊少強 研究員:邱碧玲 製作人:孫秀惠 | |
第1136期 2009-08-31
歷任政府不斷揮霍,
台灣已欠下超過新台幣14兆元的債務,每個國民身上目前都背著63萬元的債,你、我,都已變成了政府的「債奴」。
台灣已欠下超過新台幣14兆元的債務,你、我,都已變成了政府的「債奴」。一千億?還是二千億?
八月二十四日,莫拉克颱風的災後重建工程正要啟動,立法院諸公們就已開始對預算「喊價」。國民黨主張一千億元,民進黨則強力要求,重建預算至少要兩千億元,且預算編列「只有下限,沒有上限」。
災後重建,是重要的;難的是,錢要怎麼花?
九月份,是關鍵時刻,立法院即將開議審預算,九十九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乃是重頭戲。
根據行政院甫通過的
「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因為政府入不敷出,預算短缺的財源全都要舉債來因應,預計政府舉債將超過四千六百億元,創下史上單一年度最高紀錄!若再加上風災重建特別預算,政府舉債已逼近五千億元!
台灣已經破產!加上隱藏負債,政府淨值是負六兆五千億,各位看
官倌沒感覺?
「中央政府總預算」,這七個字,看來很遙遠?然而,這七個字,不只決定你未來的荷包,更將影響到你我孩子們的未來。
讓我們為你揭開這些數字背後的真相。如果把「台灣」當成是一家公司,你可能不相信,這家公司目前的淨值是:近負六兆!
攤開「台灣」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資產逾八兆五千億元,負債竟然高達新台幣十四兆五千億元:資產比負債還少了近六兆元。當企業的「資產」小於「負債」時,代表這家公司的資產,不足以償債,該公司就可被宣布為破產。
換言之,如果台灣是一家公司的話,這家公司已經被宣布破產!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一筆債?第一部分是
「帳面上」的債,也是政府對外公布的債務,以及中央政府累計債務,主要是歷年來政府入不敷出、不斷發行公債的結果,這部分,
就超過四兆五千億元。驚人的是,帳面上沒有顯示的鉅額「隱藏性負債」,這些政府未揭露的潛在負債,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估計,起碼近新台幣九兆元,包括軍公教人員退休給付義務,公、勞、農保虧損及潛在負債、各種非營業基金的長期負債等。在這筆「隱藏性負債」中,其中一項就是各項軍公教人員退休撫恤金,這些都是政府未來必須給付的義務,因此,可計入政府的潛藏負債。依照銓敘部退撫司長呂明泰的推算,
未來三十年至五十年之內,政府要給這些退休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包括舊制及新制年資應給的退休金,共需要八兆元以上。「如果我們不及時改革現行的退休給與制度,則未來國庫可能將會面臨相當嚴重的財政分配窘況。」呂明泰說。
過去,不是都說「台灣錢淹腳目」嗎?怎麼台灣會淪落到負債十四兆的地步呢?這主要是歷來政府欠下的錢,從國民黨、民進黨、再到國民黨政府所留下的「共業」,不管每個國民願不願意,政府欠的錢都要由人民來還。
譬如這些公教人員退休金,以及各種公營保險(如勞保)虧損、過去徵收道路時政府所欠下的補償金等,都是政府至今欠下還未還的債務,最後都是要由國庫來負擔。因此,我們才「擁有」了這麼一大筆債。
因此,從此刻起,請大家忘了「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現在,我們已經陷入「台灣債淹腳目」的田地了。
負債十四兆,相當於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六十三萬元的債務!
如果你是領薪水的上班族,每年要繳所得稅,這筆錢,可以讓包括你在內的全台灣所有上班族,未來三十六年都不用繳稅。換句話說,因為
政府欠下的這筆債,包括你在內的全台灣上班族,未來三十六年繳的稅,都是在幫政府還債!三十六年,這幾乎等於一個人一生所有的工作時間了;而且,你還得祈禱政府未來不要再借錢了,否則不只是你,連你兒子、孫子都還要繼續幫它還債。
各種「隱藏性負債」壓得政府喘不過氣來,偏偏政府還一直畫大餅,不斷借錢做一大堆建設,然後向民眾宣傳:做這些建設可以讓經濟變好,等到經濟好轉,就可以還錢了!
國債為何不斷堆高?入不敷出還大搞建設,沒錢再借
這就像前財政部長王建曾經說過的故事:
有個窮人家的小孩有天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一座游泳池。」
媽媽回答:「可是我們沒有錢。」
「可以借錢來蓋啊!」
「但是借錢我們家就破產了。」
「沒關係,我們借錢蓋好游泳池,我就可以天天游泳,把身體練得很強壯,長大後就可以賺很多錢,不就可以還錢了嗎?」
我們的政府,對於國家財政的想法,就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樣!
政府為何不能量入為出?打著振興經濟旗幟,大開支票大減稅理想的財政支出原則,和所有家庭或個人的理財原則都一樣,那就是「量入為出」,也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但是近年來執政者與民代藉著「振興經濟」、「創造就業」口號,濫開建設支票,使得支出不斷增加,又為了討好特定族群,不斷減稅使稅基流失,其結果就使政府支出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例如,台灣一般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二五%,也就是一般企業賺一百萬元,要繳二十五萬元的營所稅。但是
有些稅前盈餘超過一百億元的上市公司,它們負擔的有效營所稅稅率卻不到一○%。 這看在所得稅率至少六%起跳的一般上班族眼裡,恐怕很不是滋味。
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中就表示,這顯示
大型上市公司較一般中小企業享有較多租稅優惠,「造成產業間租稅負擔不公與扭曲」。
稅基不斷流失,政府若能在稅收減少下「量入為出」,也不致造成太大危害。偏偏我們的政府就像那個想要游泳池的小孩一樣,也不管家裡有沒有錢,到處東蓋西蓋,花的錢越來越多。
近年來政府及旗下的國營事業到處興建各種建設,事前都宣稱可以帶來多少預期報酬率,以此做為興建的合理化理由,不過實際上卻有不少根本是膨風。
借錢到底做了什麼?六四%重大建設,竟未達預定成效如
截至去年七月底為止,蓋好後「完全閒置」的公共設施就有三十件,當初總建造經費就花了近四十六億元,而這些公共設施閒置的理由可說千奇百怪:
如體委會補助台東縣鹿野鄉公所,花了將近八百萬元建的「鹿野鄉立游泳池」,游泳池長度竟然只有十公尺,這麼短的距離只要泳客從一邊蹬水出去,划個兩、三次就會撞到另一邊的牆,無怪乎根本沒有泳客想去。
又如工業局補貼,花了近五百五十萬元建的「大園工業活動中心」,結果檢測出來該中心三樓竟是海砂屋。又如內政部補貼高雄縣茄萣鄉公所花了逾一億元建的「茄萣鄉停二立體停車場」,但五百公尺處卻已有另一個停車場,這個新停車場根本沒有停車需求。又如原住民委員會補貼屏東縣來義鄉公所花了一千八百萬元蓋的「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閒置的理由則是「缺乏文物」。
這些「罄竹難書」的閒置理由,實在很難讓人不去質疑政府對公共建設的規畫能力。
更糟的是,
許多建設預算重複編列,造成重大浪費。例如最近為了八八水災災後重建編列的經費,就跟先前已經編列的四年五千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有多項重複。
這種亂象在
國營事業身上亦屢見不鮮:據審計部公布的九十六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國營事業進行的一百零一項重大建設計畫,總投資金額超過四千三百億元,其中有六十五項未達到當初預期的報酬率目標,占所有重大建設計畫的六四%!在這些重大建設計畫裡,有些計畫的實際報酬率,和當初的預期報酬率差了十個百分點以上,甚至有些原先預估是正的報酬率,到後來卻是負值。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曾說,如果政府雇人把磚頭從東部搬到西部,再搬回東部,這樣失業率降低了,景氣也提升了,但工期結束後,這個就業機會就立刻消失,說不定還留下被破壞的環境。
所以任何一項公共建設,短期都有美化總體經濟指標的功能,但其真正的效益可能非常有限。近年來政府興建的那些使用效率極低的機場、商港、漁港、橋梁、道路、水泥化河道及海岸等等,這種種閒置無用的建設,哪個興建之初不是打著「振興經濟,創造就業」的旗號?這些建設不就是「搬磚頭」的翻版嗎?
警鐘已經敲響!赤字過高,台灣國際評等被調降收入追不上支出增加的速度,造成今天政府舉債破紀錄的後果。
根據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統計顯示,台灣今年底的總負債占歲入比率竟已高達一四二%,在所有AA 評級的國家中是最高的。
也因此,標準普爾四月份,就把台灣的評等展望從「穩定」降為「負向」,主因就是政府的財政赤字過高。
標準普爾表示,台灣主權評等被降為負向,「是因未來兩到三年內,台灣政府的財政狀況會持續惡化。」然而,還是有人會問,即便台灣帳面上破產了,但對我們的生活一點也沒影響。至少,這家「公司」週轉得很順利,政府發公債向民眾借錢,從來也不會借不到。
減債刻不容緩!老齡化社會、通膨都會使財政崩潰正因此想法,讓台灣一步步邁向破產之路的關口,也缺乏強而有力的監督。因為,老化的人口結構,極可能在未來打破正常週轉的臨界點。
不變的定律是:負債,一定要有人還,如果前面的人借得多,後面的人就還得多。然而,一個國家的償債動力來自勞動人口,倘若未來勞動人口大幅減少,這筆債,要如何還得起?
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超過一○%,已經符合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為七%),隨著要照顧的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勢必要做更多的社會福利,這意味未來政府支出幾乎不太可能下降。這些增加的支出,只能由還有工作能力的人口(十六歲至六十四歲)負擔,但在少子化趨勢下,經建會預估,從民國一百一十五年後,台灣的總人口開始負成長。民國九十六年時,大約七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但屆時,三個工作人口就要撫養一個老人。面對這麼一大筆的鉅額國債,他們要如何面對這不可承受之重?
也有人說,台灣的債,都是政府對內向人民借的錢,不像冰島或昔日的南韓、阿根廷,因為外債過多,當外國抽銀根時,國家就瀕臨破產。在台灣,只要國人持續借錢給政府,買進公債,政府就不會跳票,可以一直「借新還舊」。
然而,這種說法沒有推演到的是,如果政府為了還債,開始印鈔票,民眾對貨幣將失去信心,大家不但不借錢給政府,還拚命把手上的新台幣換成美元,匯出國外,那麼,新台幣將劇貶、股市暴跌、資金市場大缺血,政府週轉也將出現危機。
當然,如果政府不想留下債務,也可以想辦法還債,政府還的方式有好幾種,例如加稅,或是多印鈔票。
加稅直接引起民怨,政治人物都不想做壞人,因此印鈔票最方便,這也是古今中外,高負債政府最常用的方法。
而且,因為印鈔票會造成通貨膨脹,錢變薄,政府實際還的債務還可以減輕。例如年初人民借給政府一百萬元,年底政府要還,如果通貨膨脹率是五%,則這筆年底政 府還給人民的一百萬元,實際上購買力只剩九十五萬元而已,換句話說:因為通貨膨脹,實際上政府只用九十五萬元,就還掉當初欠下的一百萬元債務,通貨膨脹越高,政府實際還的錢就越少。但換個角度想,這等於政府另一種A人民錢的做法。
政府用通膨賴掉欠的債,並不是狂想,事實上「股神」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指出,美國近年來欠下的大筆債務,就是用這種大印美元造成通貨膨脹的方式減輕,巴菲特稱此為「公然的搶劫」。台灣人必須自救!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這種「通膨賴帳」的方式台灣也有先例:過去國民政府就是大印鈔票來融通其支出,民國三十四年到三十八年之間,台灣的物價幾乎一日數變,每年物價漲幅都在五 ○○%至一二○○%之間。其結果就是台灣嚴重的通貨膨脹,最後四萬元舊台幣才換新台幣一元,人民幾十年的儲蓄一夕間化為烏有。在一九八○年代的阿根廷,也 曾因此通貨膨脹率高達五○○○%,辛巴威更是目前「惡性通膨」的最大受害者。
而且,如果政府真的用印鈔票來還債,最後的代價將是窮人負擔最重。正如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在他的經典著作《一課經濟學》(Economics in One Lesson)所說:
通貨膨脹是最糟的一種課稅方式,它對窮人課徵的稅率通常比富人重,因為「窮人沒有財力去投機購買那些可以保值的實質資產,來保護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故事裡所說的那個媽媽,整天得幫政府這個小孩借的錢還債。如今,這個小孩不管家裡有沒有錢,也不管媽媽年紀越來越大,賺的錢可能越來越少,不但已借錢蓋游泳池,現在更借錢蓋起健身房、運動場,未來還要蓋三溫暖SPA。
這個小孩每次都安慰媽媽:「等我長大,身體變好,我就可以賺更多錢來還債了!」但是,我們等得到那一天嗎?
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早就留下名言:「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如果我們不想被政府的龐大公債消滅,從現在起,透過各種管道,不管是選票,或是民意代表,對政府發出你的聲音:「請你不要再亂花我的錢了!」
台灣破產!資產-負債= -6兆元註:帳面資產包括國庫與各機關結存、有價證券、保管有價證券、應收歲入款與保留款、應收公債與賒借收入、暫付款、押金、材料;帳面負債包括暫收款、保管款、代收款、預收款、應付保管有價證券及歲出款與歲出保留款、應付帳款(含國庫券與短期借款)
資料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審計部 整理:邱碧玲*減稅劫貧濟富,上班族越來越窮台灣 政府的收、支短差已是結構性問題:
政府支出歷年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約一五%,但台灣的租稅負擔率(賦稅收入占GDP的比率),卻從民國八十八年 起就不到一五%,到了九十六年度時為一三.八%,和鄰國如日本一七.三%、南韓二○.二%以及OECD國家平均二六.九%相比,算是偏低。
但這不表示台灣人稅負壓力不大,因為租稅負擔率較低,乃是近年政府對特定對象大幅減稅所致,而這些特定對象大多是富人、地主或老闆,實際稅負都落在一般民眾頭上。
立法院預算中心「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就提到政府近年推動的減稅措施:停徵證券(期貨)交易所得稅,土地交易不以市價作稅基、股東投資抵減、未分配盈餘緩課、兩稅合一、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及去年九月宣布的證交稅減半徵收,這些減稅優惠對象大多是營利事業、部分產業、公司股東、大地主及富 人,「導致租稅實際負擔主要為薪資所得者」。
如今
政府所課徵的綜合所得稅,約四分之三是來自於薪資所得(如上班族的薪水),只有約四分之一是來自資本利得(如炒作股票或土地獲利),這等於變相鼓勵人們不要努力工作,應去炒股票或土地。
這種「輕課資本利得,重課勞動所得」的稅制,除了違反租稅公平原則,也加重近來所得分配不均:也難怪五等分位所得分配差距倍數,八十年度是四.九七倍,至九十七年度已升高到六.○五倍,創下五年新高!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637&p=1===============================================Op-Ed Columnist
Till Debt Does Its Part
By PAUL KRUGMAN
Published: August 27, 2009So
new budget projections show a cumulative deficit of $9 trillion over the next decade. According to many commentators, that’s a terrifying number, requiring drastic action — in particular, of course, canceling efforts to boost the economy and calling off health care reform.
The truth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less frightening. Right now deficits are actually helping the economy. In fact, deficits here and in other major economies saved the world from a much deeper slump. The longer-term outlook is worrying, but it’s not catastrophic.
The only real reason for concern is political. The United States can deal with its debts if politicians of both parties are, in the end, willing to show at least a bit of maturity. Need I say more? Let’s start with the effects of this year’s deficit.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surge in red ink.
First, the recession has led both to a sharp drop in tax receipts and to increased spending on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other safety-net programs. Second, there have been
large outlays on financial rescues. These are counted as part of the deficit,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is acquiring assets in the process and will eventually get at least part of its money back.
What this tells us is that right now it’s good to run a deficit. Consider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 U.S. government and its counterparts around the world had tried to balance their budgets as they did in the early 1930s. It’s a scary thought. If governments had raised taxes or slashed spending in the face of the slump, if they had refused to rescue distress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 could all too easily have seen a full repla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s I said,
deficits saved the world.In fact,
w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governments were willing to run even larger deficits over the next year or two. The official White House forecast shows a nation stuck in purgatory for a prolonged period, with high unemployment persisting for years. If that’s at all correct — and I fear that it will be — we should be doing more, not less, to support the economy.
purgatory n. 1. [天主教] 煉獄 2. 一時的受難[受罰] 3. 一時受難的場所
adj. 洗淨的 2. 贖罪的
But what about all that debt we’re incurring? That’s a bad thing, but it’s important to have some perspective. Economists normally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bt by looking at the ratio of debt to G.D.P. And while $9 trillion is a huge sum, we also have a huge economy, which means that things aren’t as scary as you might think.
Here’s one way to look at it: We’re looking at a rise in the debt/G.D.P. ratio of about 40 percentage points. The real interest on that additional debt (you want to subtract off inflation) will probably be around 1 percent of G.D.P., or 5 percent of federal revenue. That doesn’t sound like an overwhelming burden.
Now, this assumes that the U.S. government’s credit will remain good so that it’s able to borrow at relatively low interest rates. So far, that’s still true. Despite the prospect of big deficits, the government is able to borrow money long term at an interest rate of less than 3.5 percent, which is low by historical standards. People making bets with real money don’t seem to be worried about U.S. solvency.
The numbers tell you why. According to the White House projections, by 2019, net federal debt will be around 70 percent of G.D.P. That’s not good, but it’s within a range that has historically proved manageable for advanced countries, even those with relatively weak governments. In the early 1990s, Belgium — which is deeply divided along linguistic lines — had a net debt of 118 percent of G.D.P., while Italy — which is, well, Italy — had a net debt of 114 percent of G.D.P. Neither faced a financial crisis.
So is there anything to worry about? Yes, but the dangers are political, not economic.As I’ve said, those 10-year projections aren’t as bad as you may have heard. Over the really long term, however, the U.S. government will have big problems unless it makes some major changes. In particular, it has
to rein in the growth of Medicare and Medicaid spending.That shouldn’t be hard in the context of overall health care reform. After all,
America spends far more on health care than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without better results, so we should be able to make our system more cost-efficient.
But that won’t happen, of course, if even the most modest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system are successfully demagogued — by conservatives! —
as efforts to “pull the plug on grandma.”
demagogue vi.蠱惑人心,煽動
n. 蠱惑民心的政客,煽動家,蠱惑人心者;(古代的)民眾領袖
So don’t fret about this year’s deficit; we actually need to run up
federal debt right now and need to keep doing it until the economy is
on a solid path to recovery. And the extra debt should be manageable.
If we face a potential problem, it’s not because the economy can’t
handle the extra debt. Instead, it’s the politics, stupid.
fret vt. 1. 使焦急,使煩躁,使苦惱;在煩惱中度過(時間等) 2. (風)使(水面)起漣漪[起浪];(銹、水等)腐蝕,侵蝕;磨損;(經侵蝕而)形成(通道);(蟲子等)蛀食;擦破(皮膚);(馬)咬(嚼子) 3. 焦急,煩躁,苦惱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rint on August 28, 2009, on page A23 of the New York editionhttp://www.nytimes.com/2009/08/28/opinion/28krugman.html?em
The articles were taken from Business Weekly (Taiwan) 商業週刊 and The New York Times. The copyright remain with their original owners. The logos of 商業週刊 in the red and The New York Times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商業週刊 &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The authors of these articles, 商業週刊, and the New York Times are not involved with, nor endorse the production of this blog.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