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25 13:59:17| 人氣7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銷量下滑的十個昏招,你中了幾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銷量下滑的十個昏招,你中了幾個?

by: 史賢龍

from: 世界經理人互動社區



銷量下滑的根本原因,也是核心症狀,只有一個:產品賣不動了。也就是說,要解剖銷量下滑的根源,唯一的方法是從產品的銷量資料,以及各種市場表現的量化指標裏去找,不圍繞銷量及市場量化指標,討論銷量問題,都是耍流氓。銷量治百病,一漲遮百醜。可是銷量下滑意味著有人要負責,每個環節都想把下滑的皮球踢給別人,摘清自己的責任。 

關於銷量下滑的各種理由:GDP增長放緩(可惜這個理由站不住腳)、統計資料虛假、天氣不好、對手也在下滑、零售網點減少(實體門店關店潮)、電商衝擊、微商分流、廣告預算減少、促銷力度降低、新品上市太慢、財務流程官僚、產品品質下降、考核機制不合理、企業文化有問題……

這類總結銷量下滑原因,就是前面說的,把治頭痛變成治療腳氣、胃病、心理等,總之聽起來振振有詞、有條有理,可都不是治頭痛。 

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就是指,說話要有主線,做事要有頭腦。不要繞來繞去,不知所云,得往事上說。 

一個企業,特別是佔據行業前十位的品牌企業,銷量下滑的根源,是自己出了昏招,主要的表現是以下三類十種:

第一大類昏招,主導品種銷量下滑

什麼是主導產品?在企業銷量結構裏,占比超過10%的品種,特別是銷量占比第一的品種,就是主導品種。

所有總銷量的下滑,首先表現為,銷量占比第一品種的下滑。所以,主導品種絕對銷量下滑,是企業銷量下滑的重大徵兆。除此之外,主導品種下滑還有三個附帶症狀。

症狀1:主導品種在企業內部品種貢獻率的占比下降。

很多人說產品結構要均衡,即不要過分依賴單一品種,這是屁話。還拿出什麼個性化、定制化等趨勢,證明不要一枝獨秀的必要性,這是沒玩過大規模銷售的人才會說的外行話。企業的唯一目標就是打造主導品種,王老吉(加多寶)、六個核桃、飛天茅臺,都是一隻產品通打天下。產品多子從來不是多福,而是多負擔,是增長掣肘、利潤黑洞。

症狀2:主導品種促銷頻繁。

如果是主導品種,特別是市場佔有率高的主導品種,通常是不需要促銷的金牛產品,而不是需要經常促銷才能推動銷售的明星產品。主導品種經常促銷,通常是下滑的信號。

症狀3:主導品種毛利下降。

很多人都接受這個暗示:銷量大,必然毛利會下降,因為管道、終端為了爭奪顧客,都會主動降低毛利空間。這是銷售裏最常見到的思維定式,但這種觀點是錯的。毛利下降的真實原因是管理意志鬆懈,與前面對總量下滑、占比下滑、頻繁促銷習以為常一樣,是最終導致銷量下滑勢不可擋的昏招之一。

毛利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兩個:一是沒有使用定價策略去主動調節(說調情也可以)市場,比如不敢漲價,卻習慣降價;二是對管道價值鏈各環節的合理毛利缺乏統籌規劃。

上面四個昏招只要犯了一個,就等於讓主導品種走上緩慢死亡通道。當四個昏招都犯了的時候,接下來的就是兵敗如山倒,不可收拾。

第二大類昏招,新品三振乏力

現象裏已經有本質的答案:大企業總是不推出新品,小企業總是新品迭出。成功的新品賣出規模,就是改朝換代,就是重新分配市場江山的座次(品牌結構),比如洋河藍色經典;但大部分新品都是曇花一現,算是瀟灑走一回,或者以戰術時間換戰略空間。因此,在銷量下滑的第二級昏招裏,新品黑洞是需要關注的要點,也有三個症狀:

症狀4:新品置換了老品銷量。

當主導產品銷量增長乏力的時候,很多企業不去解決主導品種的問題,卻試圖用推出與主導品種近似(價格、品質、管道等)新品去提振銷量,而且作為年度行銷的重點,傾斜預算等。這是用治療腳氣代替治療頭痛,結果往往是:新品增量抵不上老品下滑的銷量,新品ROI(投入產出比)倒掛,新品的銷量可能還沒有費用多。

症狀5:推出低價新品。

很多企業把推出低價新品當作搶奪市場份額的殺手鐧。我們可以看到,低價想要成功,只在一種情況下成立,即低價是一種戰略行為,其戰略目標在產品的資源鏈上可以形成壟斷,從而有效打擊對手。這種低價產品才會成功。否則,低價只會搶奪自己主動品種的銷量,包括損害自家品牌的價值定位。

症狀6:新品回頭率低。

新品的兩個鬼門關,第一是上市時的爆點,包括創意及行銷資源的投入力度;第二是自然回頭率。普遍關注的是新品的第一道關口,這個也是合理的,但新品真正的考驗是第二關。為什麼過去兩年,那麼多爆款曇花一現,那麼多新品、創業者,也沒有成就一個真正的爆品(小米除外)?無他,自然回頭率太低。

這是新品三振乏力的問題,對於行業領先企業來說,這是導致銷量下滑、包括產品更新換代青黃不接的根本原因。

第三大類昏招,運營系統落後

落後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專業度不夠,二是反應速度落後於時代。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症狀7:終端佔有率下降,具體說是終端的七率指標趨差。

反映終端管理效果的是七率指標,我稱之為非常6+1”,即外部市場表現六率:網點覆蓋率、專銷率(第一陳列率)、銷量份額佔有率、產品組合率、生動化陳列佈置率、業務員拜訪頻率,加一個內部終端效益審計指標:投入產出率(ROI,終端盈利率)。

症狀8:電商亂價。

電商亂價,並不是指電商產品影響消費者夠買,而是亂了管道商的價盤,這才是電商價格管理的核心。消費者並不會因為在餐館喝一瓶售價10塊錢的可口可樂,就不在超市用23塊錢買,或者影響他在你網上以1.8元一罐包郵一箱。所以,線上與線下,產品零售價格管理並不是管理消費者,而是要考慮如何協調管道商。很多企業因小失大,因為電商的低價影響到產品的管道價盤,這是一個長期危險的昏招。

症狀9:品牌訴求平庸。

不知是什麼原因,最近3年,企業在購買創意服務上,越來越平庸。導致大量的說明書式廣告,而缺少了讓人眼前一亮的big idea(大創意)。大創意絕不是靠媒介投放,大創意就是靠創意本身的撬動力。比如,統一小時光麵館的系列微電影,這是可以創建起一個新品、新品牌的大創意。

症狀10:行銷套路老化。

在今天這個時代,所謂套路老化就是指:對電商的機會、社群電商的機會、微商的機會、社會化新傳播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APP)的機會,缺乏清晰的發展戰略。

言有宗,事有君。凡事必有主次、先後、因果,上述10個昏招,是按照重要性順序降冪排列,第

一、第二大類的昏招最關鍵,是導致銷量下滑的根源原因。

我想強調的是,放在三個世界大背景下,行銷的戰場、方法的確發生了很多**性的變化,但有一個基本規則沒有改變:銷量是搶來的。 

站在年頭,我給2017年的企業提供四條搶銷量的建議:

第一,關注自然回頭率。不管是老產品,還是新產品,都要特別關注這個指標,這個指標裏有提示銷量的所有答案。

第二,開啟場景啟動式行銷。場景啟動,就是要將線上、線下、社群、門店、電商、微商等銷售力量進行打通、貫通。啟動場景,就是啟動品牌,就是啟動銷量。

第三,對戰鬥力團隊下重注。比、學、趕、超,傳、幫、帶、訓,團隊戰鬥力八字訣依然有效。重獎之下必有勇夫,賞其先得,兩條激發士氣的簡單法門必須大膽使用。對於冠軍團隊,要下重注,要重獎到沒有拿到冠軍獎的人心驚肉跳。

第四,發動銷售戰役。搶銷量就是要走在對手的前面,致人而不致於人,才能鬥亂而不亂,跟在對手的後面打,已經落了下風。用新武器,比如VR紅包、小程式發動銷售戰役,實現低成本的線下到線上聯動,都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台長: planner
人氣(7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