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7 16:24:59| 人氣43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同情別人,不落井下石

他是問題,不是笑柄

    【聯合報╱平路】 2013.03.27
 
  這個月有一則醒目的社會新聞,內容是一位吳姓玩具商因為雜物「淹沒」雙人床,新婚的空姐老婆無處可睡,嚇得跟他離婚。照片上雜物滿溢,房門口才隱約看到地板。接著,電視台去跟拍,攝影機如入無人之境,記者以誇張語氣,盡數其驚怖之處。經由電視頻道反覆放送,這吳姓玩具商大概成了那兩、三日全台灣的笑柄。

  確實是問題,自己出入不便、生活空間侷促,蟑螂蟲害叢生,貯物成災造成身邊人的痛苦,影響社區鄰人,甚至釀成火警危險等等不一而足。吳姓玩具商的問題是典型的貯物癖(英文的hoarder),囤貯成了習慣,與那樣東西的價值或功能無關,就是沒辦法丟掉。

  嚴重起來,屬於強迫行為的一種,而囤貯的習慣其實十分普遍,從兒童節目「芝麻街」主角之一的奧斯卡,以及果戈里小說《死魂靈》的普柳什金......到一般人的家居空間被雜物占據(觸目常見沒用的東西從陽台堆至公寓過道)。許多人以惜物為名的囤貯,與近期那位新聞人物,只是程度的不同,不一定有本質上的差異。換句話說,每個人,或多或少,或有不同程度的囤積傾向。到搬遷時候,該捨難捨,不免會面對如何下手的心理掙扎。

  想要改變這貯積成癖的行為模式?其實不難。國外早有大量書籍,援引心理學中認知行為學派的理論,教人怎麼樣逐步建立捨棄/收納的系統。這類書籍提供步驟,一個一個抽屜開始、一間一間房間進行,幫讀者克服心理上的難關。自己幫不了自己,更可以求助諮商專業,步驟中包括專業諮商師來到現場,與當事人一起重新排列貯物的順序。此外,自覺有這種傾向的人,像戒菸、戒酒一樣,可以參加互助團體。一個人面對貯物無所舉措,借分享團體中其他成員的經驗。

  貯物成癖這件事,以個人深層心理來看,可能事關匱乏的補償、可能事關焦慮的轉移,而以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則牽涉著集體心理。一般來說,男人比女人多,年長的人比年輕人多,尤其經過憂患戰亂的前輩,惜物愛物,存留著許多囤攢的積習。而腦神經的最新研究之中,做決定的時候猶豫不決,關係到腦袋裡前扣帶皮質區的機能失調,那又屬於病理學的範圍。

  眾多角度可以探討,也有各種改變行為的方式可以見效,一旦當作奇人異行,媒體夾著訕笑的報導角度,暴露出台灣社會缺乏同理心的一面。

  換句話說,「分類」中被看成行止怪異、被看成怪物或瘋子,他的處境就成了眾人的笑柄。

  記得當年也是如此,我們的社會曾經訕笑同志、訕笑愛滋、訕笑精神病患、訕笑自閉的孩子、訕笑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個人。近年來漸漸地,體認到把別人劃分到另一邊所隱含的歧視;其實,「他們」與「我們」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唯當整個社會不把「他們」當做異類,「他們」困難的處境才有機會讓人理解。就貯物癖而言,當事人若自覺構成本身與他人的不便,有改變的心意,周遭社會更應該提供足夠的求助管道。

  新聞中大驚小怪(暗含著排斥與鄙夷)的語氣,看似事小,卻牽涉著整個社會的成熟度。當人們飯後娛樂是倒在自家沙發看電視,不自覺地,笑謔聲常是建立在對他者的歧視上。

    (以上 作者 平路 為作家) 


以上這篇文章令我共鳴,台灣社會近年來的確充斥暴戾之氣與偏見歧視
對弱勢族群、對外籍配偶、對外勞及外傭、對受害者...等等
喜歡大話的台灣人們常缺乏足夠的同情、同理心

許多時候眾人以民粹方式對一些成為焦點的人指指點點
取笑他(她)們
或批判、公審他(她)們
媒體起閧,然後眾人樂此不疲......


眾人旁觀他人之痛苦」,甚至是「冷眼」「笑看」別人的痛苦
卻忘記自己目前的美好,其實是建立在許多其它人的付出之上
我們的社會,是我們的共業,在台灣,大家同船,是生命共同體
骯髒、危險、卑賤的工作他(她)們做,不肯做的我們
卻嘲笑
他(她)們,這樣,當然不對!

平路是我一向很信服的作家,我採訪過她哦~
她文中寫這句,棒極了:
許多人以惜物為名的囤貯,與近期那位新聞人物,只是程度的不同,不一定有本質上的差異。換句話說,每個人,或多或少,或有不同程度的囤積傾向。

是啊,正如此
每個人總有自己的特殊癖好
只要是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傷害或引起公共危險者
我們確實應該學習去容忍他(她)的不同癖好
正如我們期待別人接受我們的特殊癖好那樣

不是嗎?加油!  ^_^

台長: Dumb Familiar
人氣(437) | 回應(3)| 推薦 (7)|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書寫生活】 |
此分類下一篇:咖啡香裡的艷紫荊
此分類上一篇:我還活著,沒有消失

悠悠
安安
我剛好相反
最喜歡大掃除時
清光不會再用的東西
不過
有時丟太快
也會有小遺憾發生~~^^
2013-03-27 18:54:05
版主回應
悠悠 午安 ^^
我也是 都把旁間收拾得井然有序
我想那位男主角真的生病了
很同情他 希望能醫生能醫好他
讓他能重新有所貢獻於台灣社會~
2013-03-28 14:56:43
羅馬工程師
人真得要有同情心,但知識教育有重要.
臺灣的媒體人大多缺乏真心同情心及正確知識,往往不是過度濫情就是極度傷害無辜而不自知!
2013-03-27 19:34:30
版主回應
對 您說的對極了
"往往不是過度濫情就是極度傷害無辜而不自知"!
所以我現在看新聞 常常看不下去
基本上太多已變成新聞"節目" 而不是新聞了!
2013-03-28 14:55:20
包容吧
就這樣

只要不要防礙到別人
有替人著想
尊重他人
2013-03-29 23:23:21
版主回應
嗨 荷 早安
對呀 要包容
包容就是尊重他人
如此大家都開心囉~ ^^
2013-03-31 09:30:0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