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虎尾鎮布袋戲館二樓小劇場
看了一齣頗覺感動的光影偶戲
這是「2012雲林國際偶戲節」的其中一個劇團
(2010 International Yunlin Puppet Theater Festaval)
來自台灣的 Spica 和來自美國的 Margot
兩人以小剪紙、小布偶等,運用迷幻燈光投影,及優美音樂
全劇完全沒有台詞,創造出一個小女孩多年尋夢的浪漫故事
我小時候是看歌仔戲的,時常跟隨大人去廟會看戲
後來戲卻都變成怪怪的劇情,說的話也愈來愈不美
後來甚至開始有電子音樂花車及脫衣舞等很怪的酬神戲碼
就再也不想跟去看了
長大後主要聽音樂,戲看得很少
看的也都是:崑劇、越劇、川劇、現代戲劇、實驗劇場等
布袋戲及歌仔戲只偶爾看電視會看到,更少
倒是我擁有一張 原聲帶CD 叫《Peter & Wendy》
它的歌曲及音樂都超好聽的,我很喜歡
也因為它這屆「2012雲林國際偶戲節」國外偶戲劇團中
我選擇購票 Spica 和 Margot 的
「So Close Yet So Far(似近卻遠)」來看
看完後覺得確如活動節目手冊中所提示,我看到
小剪紙、小布偶、迷幻燈光投影、優美配樂、還有兩人的雙手
全劇沒有台詞,但創造出的這個小女孩多年尋夢故事,卻感動我
我感同身受的是它的詩意,及所表現的,小女孩的真心誠意
故事最後,小舞台光幕上投影出字:So Far Yet So Close
突然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同場觀賞的20位小朋友可能看不懂這句
但它與 So Close Yet So Far 的前後呼應,瞬間共鳴了我
愛與夢想,對逝去朋友的思念,不分年齡,也不分性別
而我們的赤子之心,不也「似近卻遠」又「似遠卻近」
想起 顧城 的詩〈遠和近〉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短短兩段六行的詩,道盡多少人內心的遺憾......
還想起 羅青 的詩〈答案〉
天上的星星 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
地上的人們 為何又像星星一樣的疏遠
是啊,時常我們感覺無奈
人們「似近卻遠」
時常我們卻也欣慰
人們「似遠卻近」
下午四點半起,則是一場精心策畫的「戲偶文化交流座談會」
由虎尾鎮長及雲林縣的幾位長官或代表們
及本次受邀來台的國外偶戲劇團偶師們
及台灣本地的幾位布袋戲偶師們
及幾位有興趣的民眾(我即其中一位)
四方,互動,交流
感謝活動執行單位「雲林故事人協會」的用心
看大家都交流得既熱絡且開心呢
可不是?So Far, Yet So Close... :)
本次活動邀請的其中一位外國偶師:來自祕魯的Hugo
他在 活動手冊 的 團隊簡介,是如此寫的:
故事概述:在一個曼妙美麗的遊行中,一群逗趣的角色,在
剎那間找到隱藏在生活中富具詩意的那一刻。那些角色乘著
夢想與挫折、成功與失敗,讓人們發現人生就像悲喜交加的
劇情永恆不朽......
是啊,所有 偶戲 要告訴我們的
透過一個個似真似假、如幻如實的「偶」,要跟觀眾說的
不正是在「人生」這場美麗的遊行中
那些永恆不朽的、一次次「生活中的詩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