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存;死,死亡。一個代表開始,一個代表終結。生含有喜的情感,死則有悲的感情。生樂於為人所談及,死則成為人們忌諱。
這些,都是人們在心中對於生與死的解釋和印象。
有沒有想過,這些解釋,都是片面的呢?
生,生存;死,死亡。
可不可以,生,死亡;死,生存?
回答這個問題前,或許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實驗。
當你站在一個周圍畫有一個圓圈的地方,甚麼地方才叫圓圈的「內」,甚麼地方才叫「外」?
別這麼快回答自己,先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再在一個你認為是圓圈「內」的地方,畫一個「●」。
同樣的,在你認為是「外」的地方,畫一個「※」。
畫好了嗎?
先讓我猜猜,你應該畫了一個不太大也不太小的圓圈,而「●」記號,則畫在這個圓圈近圓心的位置。猜錯了別說我壞話~(笑)
看到嗎?這就是你認為的「內」與「外」的分別了。
你認為,「●」就是內。
我的答案是,「※」就是內。
這就是觀點與角度。
站在「※」的立場,「●」是在「外」,就如同我們出國旅行,比方說,去了日本,日本人對於我們就是外國人,但我們對於日本人來說則是真真正正的「外國人」一樣。
為甚麼我要說這個?因為這個,與我們對生生死死的看法有莫大關係。
開首曾說過,生總是被人讚揚,死總是被人貶低。當然,包括現在的我在內,如果這時的生活環境允許一個人可以作出生與死的選擇,沒有一個人希望死的。但如果,生與死的角色,如同「●」與「※」一樣,又會如何?
你一定會問,這怎麼一樣呀?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跟裡裡外外有甚麼地方會是一樣?
這又回歸到「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生為甚麼一定是喜?死為甚麼肯定是悲?是誰對生與死在這方面作出過定義?為甚麼生就是好,死就是不好?為甚麼「生」天生這麼受人喜愛,「死」先天性地為人們討厭?每個人一定會經歷這兩種過程。它們僅是一個過程而已。
它們只不過是個過程而已。
若果我們假設,這個世界是沒有靈魂這回事,生與死,就是碳、氫、氧、氮、有機物、重金屬、微量元素等等等等這些物質在地球上循環不息的其中一個過程。
若果我們假設,這個世界的而且確有靈魂這回事,那生與死,就是上課與下課,一個一旦要上學便會發生的一個過程。
在我之前的文章《奇想》提到過,人的一生,恰如一堂課一樣,學習,就是今生的意義。說到這裡,不得不重提這種想法。
很多朋友也曾有這種經驗吧?上課前,總是在說,唉,又上課了。下課時,又在說,耶~下課啦!這種情況在測驗前、假期前最後一天和假期後第一天上課時更為顯著。有沒有人會對下課失望?有沒有人渴望上課?當然有啦,這個世界還有一些學生是喜歡上學,真真正正的喜歡;大部份同學,對自己喜歡的課,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既然這樣,上課是喜,還是悲?下課是喜,還是悲?
我很長氣,嘮嘮叨叨的重覆著,是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事。
沒錯,那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好」和「不好」,不能一面倒,而是要根據情況而言。這堂是我希望上的,渴望已久,當然對我來說是「好」,然而,對討厭這一科的同學來說,這堂,就是「不好」。又例如,一個人流落無人荒島,沒有船,救援隊又遲遲未見蹤影,他在島上找不到食物,卻找到一個寶箱,裡面放滿金銀珠寶...
金銀珠寶,誰人不想有?但這個人現在需要的是食物,而不是不能吃的寶藏。
所以說,「好」與「不好」,沒有絕對。
如果「死」盡是不好,「生不如死」、「苟延殘喘」這些句子為甚麼會出現?
同樣的,「『生』是好」與「『死』是不好」也不是絕對。
我不是在渲染死有多好,生有多不好,若果你這樣認為,我建議你再把文章重讀一片。我要說的,是死不一定不好,生不一定都好。
經過上面這樣一說,好與不好,似乎還與一樣東西有關。
那就是每個人都有的,會經常轉變、陰晴不定的一個小東西。
「心」。
心,令我們有感覺。沒有心,便甚麼情感上的知覺也喪失。
心是變化無常,這下子還在狂風暴雨,這下子陽光卻又跑出來了,氣象台也沒辦法可以把心的天氣按常理預測......
心情好的時候,看甚麼都順眼。
心情壞的時候,看甚麼也都令自己越看越火。
若果說「觀點與角度」是屬於理性的解釋,那「心」必定是屬於情感上的解說。綜合兩個方面,便能看見人生任何事情的「好」與「壞」。
客觀情況,站在不同角度,會看到不同的面,同樣的,主觀情況下,以不同的心境去面對,感覺自是不同。「好」與「不好」,視乎角度,視乎觀點,視乎心,而定。
「生」與「死」,以致於任何事,都有苦有樂有好有壞,為何我們要拘泥於苦的一方,卻對快樂的另一方視而不見?
為甚麼有苦?因為曾經快樂過,現在過的比那時差,所以苦。
為甚麼有壞?因為有好作為參照,現在的便顯得差勁,所以壞。
倒過來說...
為甚麼有樂?因為曾經痛苦過,現在比那時糟透的情況相比,實在好多了,所以樂。
為甚麼有好?因為壞的東西出現過,現在的相比壞的來說,蠻不錯,所以好。
既然,樂是因為有苦,好是因為有壞,我們喜歡好喜歡樂,為甚麼卻不能喜歡壞和苦?別忘記,你是因為有苦,所以才有樂;因為有壞,才有好。只要好只要樂不要壞與苦,根本沒可能,因為苦樂,好壞,由始至終,都只是一體兩面。一樣的想法,是苦是樂,是好是壞,也是自己的人生,為甚麼要病態的去追求只有快樂只有好事發生的人生?因為有苦才知道樂啊!當有一天,自己身邊真的連一件苦差事也沒出現過,你覺得這樣的人生,真的會如想像中寫意嗎?
各位可能已經在想,風兒光說不練,說的多漂亮啊...其實是說對了一半啦...(汗)不過有一半,我是真真正正都做到了。
其實還有很多關於人生、生存態度等問題想說,不過我只想說到這裏,希望這篇文章能成為各位的一個起步點,一個對過去現在將來生命意義作思考或反思的起步點,如果能做到這一步,風兒此篇文章便沒有白寫了。
〔哇...這篇文章...寫了「兩年」(12月31日開始到今天1月15日)...真的是跨年文章...〕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