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03 10:57:45| 人氣8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要同玩不要白眼


這廂驚嚇看見同性戀,那廂同志朋友上街遊行慶祝“同玩節”。是的,在那廂我指的是台北。台北在上周末舉行一年一度的同玩會,有千位同志舉著粉紅旗,穿著艷麗的服裝,鼓起浩大的聲勢,只為一個簡單的訴求──讓大家看見同性戀。

讓我們聽聽台北市長馬英九在同玩會上的致詞:“這場台北市有史以來第一次同志遊行,也是台灣第一次、華人第一次,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四年來,台北市政府年年編列百萬預算堅持舉辦台北同玩節,原因無他,因為在台北市的二百六十四萬人口當中,根據可靠估計就有廿六萬人為同志。只要居住在台北市的市民,就該享有同等權利,不因性傾向而受到歧視;何況,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都是天生的性傾向,我們都應尊重與理解。”

這樣的話是令人感動的。尊重與了解是對同志朋友一種基本的態度,祛除歧視或污名化的行徑,是促進性別自由努力所踏出的第一步。同性戀者一般被認為在性傾向選擇上“與眾不同”,很容易被大眾貼上各種污名的標籤。但是,站在情欲多元論角度來看,所謂的“眾”也不過是多元的其中一部份,並非因為“眾”掌握了多數權,就能把少數人的性選擇方式視為不正常,或將之類為病態一族。

同性之間的感情或互動方式,其實與異性戀者沒什么分別,若對此有所了解,將不會以異樣的眼光而真視之與眾不同了。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具備成熟的意識,嘗試用民主與自由的眼光來看待性別問題。爭取多元的情感互動方式,其實也涉及各方在性別疆域上權力的搶奪,目的是要避免只有一方的壟斷行為,有壟斷就會出現壓迫。那是對民主與自由空間基本的捍衛。若掉入“異”與“同”二元對立的性別框架與論述,就是遮著一隻眼睛在說話。

對媒體又愛又恨

《東方》引述賴鴻華醫生的話,製造出同性戀者不健康,多是因家庭破碎而導致,這類片面又獨斷的話語,拼湊起同性戀者破碎與模糊的面貌;並藉以老師的驚慌失措,營造出一股緊張感,在在暴露了記者在性別問題上嚴重缺乏警覺性,過於簡化與單一化。先別說在西方國家,在台北或香港,同志團體或性別人權組織理應早舉旗抗議,要求道歉了。如今發生這樣片面報導,不足為奇,在性別意識上無意識的新聞工作者,並非少數。

一直以來,報章不乏報導或刊登認識同性戀的文章,這些報導或已淪為儀式化,記者編輯們也鮮少嘗試建立起自己的性別觀,許多時候在報導中摻入歧視或偏差的意識也渾然不知。如果說女性的敵人是沙文主義,同性戀者的敵人又是誰呢?同志對媒體一向是又愛又恨,他們需要媒體而爭取群體被看見的權益,但也往往因為媒體有時的失誤,而陷入被污名化的泥沼。

同志失衡是給逼出來的

社會普遍存有的“恐同性戀癥”(homophobic)是可以逐漸消除的,關鍵在於如何建立對同性戀的成熟認知,並持以平等與平權的觀念。我們不能剝奪同志的社會空間,可是整體不友善的氣氛若不改善,他們只能一直做黑暗裡的藏櫃人。同志有時的失衡,或是讓這種氣氛給逼出來的,問題不出在他們是同性戀,而是這個無法被社會承認的身份,使他們喪失了正常的社會交往空間,只好另尋生存策略。

粉紅的天空並不可怖,可怖的是專制的頭腦與壓迫的權力,以“各別”代表“群體”去否定另一個群體,並施以白眼。如果能跳脫常與非常的形態,讓同志朋友走入社會的日常生活,以平常心看待,就是性別人權的一大進步。如果有一天,同志朋友能像台北的同志一樣,歡樂的在街頭舉辦同玩節,那象徵著一個開放多元社會空間的來臨。在這裡,糾葛著宗教,同志問題益常複雜,但未必沒有曙光。同志朋友,加油了。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8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道教是“異端”乎?(文三則)
此分類上一篇:【專訪】《誠品好讀》主編蔣慧仙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