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8 23:29:33| 人氣1,0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紐約時報》風暴,故事並未完結


辦報的人一向最清楚,無論是新聞或評論,杜撰與編造是大忌,也是讀者對報紙信賴與信任的剋星。有152年歲百年老店之稱的《紐約時報》,爆發記者杜撰新聞報導事件,雖然在上星期日以四大版進行公開的道歉與說明,但如《華盛頓郵報》評論員吐露的重話:當讀者發現一家深受敬重的報紙說謊後,它將遺毒於社會,讀者將開始懷疑其他報紙的新聞與報導的真實性,甚至極端的懷疑一些刺痛他們的報導也是不真實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當一個公認的典範形象出現裂痕時,最明顯的效應,是信心危機的擴大與不信任感的蔓延。一旦喪失讀者的信任,文字的誓約被取消,再好的報導故事(goodstory)也會失去它對人心與社會的衝擊力。

《紐約時報》醜聞事件對西方媒體而言,並非是首一遭。早在1981年前,《華盛頓郵報》一名女記者杜撰一個有關八歲小孩吸毒的故事,還得了新聞業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結果是獎項被撤消。二十二年後,《紐約時報》重蹈《華盛頓郵報》的錯誤,正說明每一次的揭露並非是故事的完結,特別是醜聞主角布萊爾聰明的遮眼障手法,若無高科技配備相助恐難成功。值得警愓是,新聞欺騙常以多種樣貌出現,但終究是違反新聞誠實第一義,恐非是道歉就能挽回讀者的信心。如何建立對新聞報導正確性驗證有效的核實制度,才是根本的補救方法。

編輯不只是排版員

在西方,一些媒體設有調查員或研究員制度,除針對記者撰寫的新聞報導,追蹤其消息來源及確定新聞的準確,或進行媒體研究工作,這些研究將為報館政策與報紙經營提供參照。若不,核實的任務就落在編輯群身上。但在華文報有一奇怪現象,一般較不看重對編輯的訓練,使編輯淪為排版員,只要能改錯別字與打標題即可。其實,編輯應該是記者另一雙的眼晴,除銳利挑出錯別字外,也應能以嚴格態度審視記者撰寫的報導觀點,適時給予意見或指正。所以編輯人具有的視野與能力,將成為判斷新聞報導正確與否的關鍵。布萊爾的事件,令《紐約時報》編輯群極為難堪,外界皆認為編輯作為新聞主要守門人,失職的責任應該被追究。對我們而言,它無疑是敲醒了我們一向對編輯崗位輕視的態度。

說到這點,又得老話重提。華文報向來忽視員工的培訓,如何上進與充實知識都似乎是自家的事,有關報章發展趨勢或新聞專業認知的定期講座,少之又少。我們或許可以合理的懷疑,這也許是報館另類的管制方式,倘若記者與編輯對新聞專業認知不高,自然不會為秉持自身的新聞原則,常與報館政策/立場有所衝突了。不過這樣的作為,最後受損的恐是報館本身。莫忘記報紙的主幹是新聞,新聞與報導素質,乃繫於記者與編輯身上,要生產好素質的新聞與報導,就必須培訓一批強大的記者與編輯群。

對“獨家”意涵持清楚認知

另外,西方媒體向來講求挖掘獨家新聞,通常會鼓勵記者進行調查式的報導,只要認為追蹤的新聞有其價值,不會以浪費金錢與時間為由而加以阻止。布萊爾獨家報導的問題並非是聞風言事,或沒有證據作為佐證,而是把新聞當小說般虛構,甚至剽竊別人所寫,給予改頭換面。這讓我想到,近年來華文報的獨家特色,多是專訪某某部長,看重的是官方身份多於訪談內容的價值。若追循新聞上嚴格的獨家意義,可知獨家新聞首先必須能回應讀者“知的權利”這一需求,特別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議題,以保障讀者的公民權益為主。其次,在扮演第四權角色上,不能忘記新聞的價值在於監督政治權力,獨家要能揭露政治權力的偽善,非是違反常態與政治力量聯姻,造成媒體的災難。

《紐約時報》的醜聞風暴,給世界媒體都上了寶貴的一課。但故事仍未終結,能否從別人教訓中汲取智慧,須看各自的造化。有興趣者,不妨瀏覽《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電子報,我想這比閱讀不同華文報大同小異的翻譯版本,可以攫獲更多元的看法與評論角度。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0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今年會是報紙很精彩的一年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余秋雨與「岳麓書院事件」之省思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