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07 17:24:52| 人氣9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無趣文化如是說

枯燥無趣的報章, 一如嚼過的口香糖,淡且澀。有人抱怨說,這是刪稿之責,
運筆精采處被刪除,如落瓣枯枝,何以散發文采。尤其是政論文章,面對檢驗安全出關時,早已非“本來面目”,筆鋒熱度被降溫不少。無怪現今評論人都嚷要結集出書,虛名倒是其次,重要是讓文字還原,借屍還魂之余,也算捍衛住寫作人的尊嚴。

說報章無趣勝有趣,主要也是太少令人驚艷的文章。像許多政治評論,原為應事應景,在嚴厲的言論關口前舉步艱辛,不得不發揮創意寫法,在閃縮扭抳文字中,讓讀者自行會意,或對號入座。此實考工夫與實力,若缺少理論分析架構、敏銳判斷及嶄新的視角,恐使文章乾枯無力,應驗了報章一天壽命之說。

也難怪,擅寫時評的董橋也要喟嘆,政治評論“壽命不長,事過景遷,可以傳世的多是運筆的精采而不是預測的正誤”,故揚言筆鋒不健的政論大可不看,特鍾情於才情縱橫的時評。我個人認為,像南方朔、楊照、甘陽、陶杰、馬家輝、胡菊人等,文字的力量主要來自精神與文風的配合,具衝擊性與滲透力,不啻為好的評論文章的檢驗標準之一。當然,文章的氣味也很重要,是傲氣還是俗氣,有識者一辨即知。

說到這,難免有個疑惑:在我國,文字到底還能不能產生力量?當初胡適對文字抱持堅定的信仰,認為一介書生的筆桿子也能產生力量,並謹守雷震的一句話:“我們要用負責的態度,來說有分際的話。”只是,憑良知呼喚而產生的理性叛逆,是否會得到大部分人的共鳴、同情與支持?這顯然仍是個大問號。

忽記起凡事自稱第一的李敖,在台灣未解嚴時,愛使用“挖牆角”的書寫策略,你不讓我正面揭露你的虛偽,我就從旁撬開你骨子裡的意識型態,轉個彎,一樣逮到狐狸的大尾巴。加上運用“二重證據研究法”,輔之以調查報告或數據證明,要變臉也唯恐不及。這樣的文字力量,擲地有聲的評論,對我們而言,僅是一種奢想,抑或夢境中的問題意識嗎?

文字力量的挫折,固不盡然是刪稿的直接後果,但讀者閱報最大的趣味,乃在充滿禁忌的字裡行間,看見閃雷式的火花──哪怕僅是醒目的標題,寥寥數句的幽默諷刺。我們可以容忍及諒解對現有體制回應的無力,卻無法為無趣文化的存在找到心安理得的理由。目前報章的無趣文化,充斥著呆板滯礙的習氣,有不可不談的“三大缺”,一、缺少論戰;二、缺少另類觀點;三、缺少創意。不能只把矛頭指向客觀環境,倒是編者的先知先覺與判斷力很重要。(義大利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在《帶著鮭魚去旅行》〈編輯的功勞〉中,就以幽默口吻調侃了鐵面無私的改稿編輯,有興趣者不妨找來一讀。)

徐復觀先生曾說:“論難不怕錯誤,只怕說謊”,徐老先生是求真之人,不怕立場不一,只怕說理時讓偽君子把謊言當真話。排除謾罵式或人身攻擊的文章,論戰文章實是一種“思想資源”,在辯詰中相互檢驗彼此的學說,是自我思想不斷被修正的過程。中國思想界近年來“自由主義”與“新左派”論戰如火如荼進行著,學者許紀霖形容說“思想的閃電永遠走在現實雷鳴之前”,確是發人省思。

古時孟子曰“吾豈好辯矣”,早已指出辯論的嚴肅意義。但爾今,在被方塊專欄佔據的時代,大篇幅的論辯文章已漸失其棲所,往往落至草草收場結局。是因為先喪失了論戰園地,還是論辯風氣已趨疲軟?或更嚴重的,我們已經缺乏理想與熱情,甚至不再對這塊土地存有浪漫式烏托邦的幻想?於是遑論膽識和反叛精神
了。

當激情的動力不再,無趣將覆蓋一切。百無聊賴的心態,將使另類觀點無處滋長。失去了塗鴉牆,想像與創意將被箝制。但願未來在記憶起這個年代的符號,不會看見無趣文化在搖手微笑。我已誠恐惶恐遙想二十年後這一幕的回驀。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9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如何記憶五月天?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書評與報紙的關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