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薩依德《遮蔽的伊斯蘭》)
“知識份子屬於他們的時代,被資訊或媒體工業所具體呈現的群眾政治的代表簇擁同行;愈來愈有力的媒體流通著形象、官方敘述、權威說法,而知識份子只有藉著辯論這些形象、官方敘述、權威說法,藉著米爾思所謂的揭穿(unmaskings)或另類版本(alternativeversions),竭盡一己力嘗試訴說真話,才能加以抵抗。”(見薩依德著《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頁59。)
越是意識到自己清醒的聲音,越是感受孤寂,與周遭環境有一種隔離後的格格不入。每一次薩依德發言,這種孤寂清音特別高昂。這當然是源自於他第三世界的身份背景,卻是在西方教育養成下,極力批判西方塑造出來認識東方的世界觀,所謂的「他者」,實是一個權力建構下擁有歷史偏見的產物。薩依德在《東方主義》或《文化與帝國主義》中,標舉了認識/揭露/檢驗西方帝國主義與文化霸權的批評方法,以“東方主義”為中心概念,輔之於與“對位閱讀法”,一以貫之穿越在他的評論或學術著作當中。
作為一名知識份子,薩依德不斷在提醒,不要把批評視為一項危險的主題,被馴化的懷疑意識,只是一種操縱結果。在這部被喻為“東方三部曲”壓軸之作的《遮蔽的伊斯蘭》,可以看見薩依德更企圖突破當下各種受歷史壓迫的概念,高亢的說“批評”必須在文化與制度間交涉,特別是在新聞內進進出出的“話語”(discourse),對大眾起了集體規範的作用。但最予人啟發的是,薩依德以“人文學詮釋”方式,建構了“新聞作為一種文本”的批評法,把文學理論的資源轉化,運用至社會學的批評分析上,讓新聞解讀釋放更豐富的意涵。新聞不再只是屬於“報導的文字”,而是一種“制度性話語”,它是經由一個權力控制體系生產出來的所謂“事實”。薩依德作為傅柯的思想信徒,特別注重於話語與社會建構的關係,其來有自。
在文學批評裡,有關“文本”的解讀,除涉及作者與讀者各自的詮釋權,更注重形成文本脈絡的社會與文化結構。換言之,文本的產生將受制於文學形態與社會文化模式的運作,使之常獨立於作者與讀者以外。把新聞作為一種文本解讀,說明了任何語言文字的使用,都可被解釋為某一種社會行為的實踐。新聞報導者(作者)變得無關重要,反之在不同新聞話語間貫串的立場,將折射出一家媒體深隱的意識形態。因此讀者必須從“新聞就是事實”觀念牢籠中鬆綁,釐清新聞的敘述脈絡,才能破解大眾傳播是神話的迷咒。以往資訊未發達時期,駐外國記者所帶回來的新聞,或摻雜了很多的故事與神話;如今擁有了衛星電視,一切“再現”的印象與報導似乎是“貼近真實”的,但專業讀者不難發現,“再現”有其各別的“情境”(situation),詮釋新聞必須懂得“發現”文本中記者的偏見、媒體的立場與政治角色,像《紐約時報》雖被號稱是最自由的報紙,卻不能忽略它亦具有很強的猶太個性,如何影響它的報導立場。
須謹記的是,所有新聞的“情節設置”(emplotment)與論述方式都與歷史文化、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息息相關,薩依德在〈新聞中的伊斯蘭〉一針見血指出:“由於媒體本身是公司,而且要服務並促進一個企業體──‘美國’甚至‘西方’──因此他們都懷有同樣的中心共識。這種共識──正如稍後我們在伊朗案例中看到的──塑造出新聞、決定什麼是新聞以及如何讓它成為新聞。”新聞與影像,是西方文化權力體系的組合材料,詮釋更是一種特定的製作形式。於是掌握新聞詮釋者,即可牢牢控制大眾的社會心理,影響他們剖析問題的視角,甚至製造令人混淆不清的新聞方向。
薩依德“新聞作為一種文本”的認識論,可說是對專業學科制度化的一種反撥或挑戰。這種採取跨學科建立對媒體閱讀的批評意識,有助於跳脫出學科專業的門戶之見,特別針對新聞或評論,可深層了解它們如何在特定情境與脈絡下被書寫。另外,文本生產背後也糾葛著多重的權力共謀關係,尤其是媒體與政治、學術如何串聯成一個權力系統,以及三者之間有意無意促成某種程度上的親合性,幾乎成為媒體的普遍性問題。
新聞話語與政治修辭,永遠是可怕的最佳拍檔,兩者共同打造“言辭政治”(wordpolitics),使新聞文字充斥著欺罔與模糊。如今報章仍以官方話語為權威,民間論述益加狹隘,所謂的第四權似乎從監督權滑下,淪為官權的花襟。特別在政黨收購媒體後,隨時可撿的新聞悖論及暴露荒謬的媒體生態,更加鞏固新聞與政治的權力掛鉤,二者共享權力與經濟利益。
九一一,給你思考伊斯蘭的理由
九一一事件後,突顯了新聞作為一種文本解讀的重要性,需要多重視角才能看清事情的複雜性。無論是對伊斯蘭世界的新聞報導或評論的解讀,應回到歷史根源、政治、文化與經濟脈絡,尋找糖衣背後的隱議程,而非在特定權力控制下的話語空間,呈現出如薩依德所說“我們對抗他們”或東/西方對決的粗糙形態。回到我國的情境脈絡也一樣,伊斯蘭對華裔社群而言,它不因貼近而具有深入與實質的了解,更多時候是在巨大政治效應後,才產生強制性的認識及學習。一直以來華人找不到一種看待伊斯蘭/回教社群的方法,政治上無法參與討論,學術界也缺乏溝通與對話,有關伊斯蘭的詮釋權牢牢掌握在馬來社群。
閱讀薩依德愈久,益發有一種歷史吊詭感涌上心頭。要不是發生了九一一事件,再度把美國與伊斯蘭世界長期激化的問題,在資訊全球化強力傳送下,暴露在各大傳媒,使幾乎全世界都感受到尖銳化的對立及仇視感;而美國媒體在報導九一一事件的偏見與概括化,再度掉入一種由政治權力掌控的新聞話語當中,甚至不少知識份子的沈默也成為共謀。於是,大家又開始注意薩依德,二十年前的《CoveringIslam》以及無數有關伊斯蘭書籍,才有機會獲得台灣出版界的青睞。也許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自嘲方式說:“要感謝九一一,因為它給了你思考伊斯蘭的一個理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