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公害运动与公民实践」分享会报导
文:雷秋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南岛」成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岛」论坛、华裔馆以及「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于九月二十日,举办了一场有关「反公害运动与公民实践」分享会。该分享的主旨,主要探讨艺术工作者如何通过艺术实践社会责任,藉以传达「艺术反公害」的声音。参与分享会的主讲人包括新山艺术工作者、边佳兰人,以及「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成员等。
(五位分享人與主持人:左起魏江龙、张俊华、林威义、陈秀君、李成钢、雷秋明)
魏江龙:艺术家应该走出画室
魏江龙是新山魏氏艺术学院创办人,他首先提及「艺术家应该走出画室,慢慢体验和吸收社会生活的经验,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他是受台湾国光石化抗争事件的启发,引发他对边佳兰问题的关注。因此,当「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登报寻求画家参与,他便积极报名。
他透露每次和边佳兰居民交流,提到石化工程时,居民脸上马上流露出失去家园的不安表情。由此深切感受,边佳兰居民守护家园的坚定态度,超越了自我的生命。因此,他创作拯救边佳兰的明信片,通过售卖明信片帮助居民筹募基金,也经由寄出明信片,传达反对石化工程的声音。已为人父的他,理解石化工程带来的环境污染,足以危害下一代。只是许多护子心切的父母,无法停止工程的进行,觉得无助,说不出的无奈便成心中的呐喊,一如他一幅画作即取名为《呐喊2.0》。
魏江龙认为,不管是艺术家、学生或老师,只要是马来西亚公民,就有责任为社会为国家献一份力。艺术家的身份只是履行责任的一种手段,而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把社会发展的过程,用艺术创作方式记录下来。
(魏江龍的《吶喊2.0》
张俊华:用画笔唤醒公民意识
新山云山笔堂创办人张俊华则表示,希望通过画笔,用创作唤醒人民对于不合理事情的关注。面对政府没有征求居民的意见,便贸贸然在边佳兰进行填土工程的不合理举动,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与关注。擅长水墨画的他,曾画了《苛政猛于虎》和《思患》。前者主要讲述居民的家,因填土工程变得四分五裂、祖坟没了,讨生活的路也断了。后者则表达人民应该要居安思危,时刻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
张俊华也尝试带学生到边佳兰实地写生,让孩子和家长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更加了解边佳兰发生的事。张俊华感慨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够做到一部分的努力。过程中发生许多不顺意的事情,但他表示会坚持走下去。他也深感惋惜,还有很多人对保护环境,维护家园的活动抱着冷漠的态度。
林威义:渔村人民无法适应城市生活
来自边佳兰泗湾岛,也是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和媒体系学生林威义说,不只泗湾岛是他的家,全部的七个湾都是他的家。那里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充满熟悉的回忆和脸孔。
在会上,林威义播映了他拍摄的短片《渔》(The Last Catch)。片中记录了他的父亲对捕鱼生涯的感想。他的父亲透露,目前海中可捞取的鱼越来越少,许多渔民也担心以后很难再捕到鱼。短片开始时,林威义巧妙地把「渔」的部首去掉变成「鱼」,寓意着边佳兰的海即将消失,鱼儿也会随之不见。
让林威义焦虑的是,边佳兰居民普遍受教育不高,倘若强硬把他们从熟悉与习惯的甘榜(Kampung)的系统抽离出来,居民将难以适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城市人竞争。不但如此,甘榜风情与人情味也会逐渐消失。林威义强调说:「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对的时机和地点,才能让国民受惠」。
画展也展出了林威义的摄影作品系列《2020》,作品包括数只外形奇异的变种鱼类,灵感来自于2010年墨西哥漏油事件。漏油事件发生后,虽然有关当局用化学物清理海上的油,但后遗症逐渐明显,如今已有渔民发现变种的鱼类,例如没有眼睛的虾。林威义警惕说,若石化工程最终落实,渔民未来将捕获的是变种的鱼类。
(林威义摄影作品)
陈秀君:画家利用专长关心社会
陈秀君是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也是「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的总务。陈秀君表示,该拯救计划的宗旨是建立一个让画家可以利用发挥专长的平台,通过画作发挥力量,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在倡导人郑凯聪的努力下,这项计划成功带领多位柔佛的画家,在五月走进边佳兰写生。在过去的四个月,「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成功在马来西亚各地举办了四场艺术展。
陈同学感激的表示,这个艺术计划除了得到画家们的支持,不少诗人也踊跃创作诗歌为边佳兰居民加油打气。例如,鲁佳壁写了《祖先的土地》,马来族诗人Benz Ali和Amni Jagat也加入拯救的行列。Benz Ali的诗作是“Pengerang Diserang”,中文译为《边佳兰遇袭》或《决战边佳兰》。
李成钢:资讯分享与流通的中介角色
参与边佳兰反公害运动参与者李成钢,也是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提及如何分工投入反公害运动,他自认扮演的是资讯分享与流通的中介角色。在「拯救边佳兰艺术计划」里,他负责安排画家们和居民联络,让两方互相交流。他指说,倘若对破坏环境和家园的事采取「不认知」的态度是严重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发生的事情。对事情有认知后,则进一步反问自己,可以贡献怎样的力量来加以改善。
(聽眾交流)
*本文刊載於「當今大馬」2012.9.3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