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1 01:19:59| 人氣5,216|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加坡的「五一三事件」:五十年代的學生運動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郵寄來的一份剪報,是有關馬來西亞大學學生運動的圖解與專題報導。才記起不久前聆聽一場有關新加坡早期學生運動的講座,只是後者運動主體不是大學生,而是我們一般認為還屬毛燥年齡階段的「中學生」。

沒有意料到,新加坡也有一個紅色的「五一三事件」(馬來西亞一九六九年發生的「五一三」是種族衝突事件)。在今天安寧與和平的校園文化裡,實在很難想像五十年代有一場由中學生所發起的學生運動,梁秉賦老師說:那是校園去政治化的結果,也與新加坡五六十年代的語言政策、學生活動與政治氣候息息相關。

那一場講座,座無虛席。聽梁秉賦老師娓娓道說「新加坡1950年代的學生運動與政府華文中學的成立」之間的歷史糾葛,才開始對早期新加坡華校運動有多一點的認識。後來也才領悟,不少出席者是來作歷史記憶修補工作的,有報人、翻譯人、教師等。他們在補充之餘,或糾正檔案資料的曲解,更有專為平反而來的人,如韓山元先生。在官方歷史論述以外,他們試圖重構民間歷史,並嘗對過去的歷史經驗進行解說。在現場,有不少是當年學生運動的「當事者」,述說著當年事蹟,少年仔抗爭的經歷,那一場必須的青春叛逆,難免有少許激動。而「說出來」,不只是一種情緒撫慰而已,而是要找到另一種歷史詮釋的出口。這種種為釋放被壓抑的歷史記憶而做的努力,嘗以個人記憶來反撥國家記憶,馬新在分叉的道路上,似又携伴相行。

運動的引爆點在於一九五四年通過的「民眾服務法令」(National Service Ordinance)。當年英政府規定凡是十八至二十歲的青年須進行民事與軍事服役。英政府表明這項法令旨在是為新國建立有效的防務觀念,不過大多數人不相信英政府的說法,且認為這是為越戰儲備人力資源作準備。意識到這一點,有些青年便強力表明不願當英政府的炮灰。所以當市議會在三月十六日宣佈實行該法令時,許多華裔中學生大力反對,約有百分之二華校的中學生沒有前往登記。而在五月十三日這天,約有八九百名中學生跟政府展開談判,後來「據報章報導,此談判失控成為流血事件」(原話照錄)。之後這些學生組織了跨校的學生組織──全新中學聯合會,簡稱為「中學聯」。往後更擴大了運動的方向,包括支援工人罷工、維護華文教育等。

大概是可查的紀錄與資料太少,許多政府檔案也未解密,仔細的內容無可查知。究竟在這一場失控的談判中,有多少位學生受傷?後來他們的遭遇如何?政府在那之後對華文中學有沒有進一步的控制與干預?這是我關心與好奇的地方,然提出問題後,卻依然覺得真相模糊。而何啟良作為主持人,也忍不住提問另一個問題,他好奇為何當時這些年輕的「中學生」擁有勇氣與動力去發動一場對抗運動?若與時下中學生作比較,甚至是大學生,即可知道以往與現在學生的關懷焦點大大不同。

席間一位聽眾說出了關鍵處,才了解當時有許多「中學生」實際上是「超齡生」,思想意識上較為成熟,不過也沒有統計數目顯示超年齡中學生的人數。當時這些學生受到很深的左翼思想的影響,他們不只關注中國內戰,也擁有較強的權利與反抗意識。蔡乾元說:「當時左派文學就是我們的『漢堡包』」,(用「漢堡包」為形容詞真妙)。還有像友聯出版社出版的周報,如《中國學生周報》等,也是他們年輕時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是啊,像讀到陳芳明在《印刻文學生活誌》十月號,提到「『文星叢刊』是我那世代的風尚。就像現在青年每人手持一支手機,當年人手一冊閱讀李敖主編的雜誌和叢刊,也是一種時代的儀式。」)

另外,文史工作者韓山元的談話,很值得再思考。他一針見血指出政府在學運後成立了四間華文中學,是有隱議程的。實際上是要分化華校,打擊其他搞學潮的華校。這給予了講題一個嚴峻的拷問──到底五十年代四間華文中學的成立與學生運動之間的關係是什么,似乎不能只在教育這個層次上探討。

從華校中學生發起的學運(50年代)──南洋大學學運(60年代)──新加坡大學運動(70年代)基本上是了解新加坡學運史的主要脈絡。後來據知工藝學院也有一些零星的學潮,但已顯得平淡與單調,這大概也是嚴峻的政治氣候與去政治化的效應吧。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5,216)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誰在「底層」?「底層思維」有沒有意識形態?
此分類上一篇:詞窮的國慶

山人
嗯,在知識與社會之間,需要尋找適當的溝通管道。當初在台北唸書的震撼,是看見種種實踐的可能性。有感現在許多馬華問題一直在空轉,大家都消耗許多的精力,雖然一些新空間被開拓,但在智識上的提昇卻十分的緩慢。
2007-10-13 15:35:46
補充
原來所謂的談判,是當時不原服從法令的中學生,打算呈交請願書給當時的新加坡總督。在1954年5月12日,當華僑中學的學生準備出發時,卻因大批武裝警察把學校包圍起來,七百多名學生只好留守學校。(*想像武裝警察包圍中學)

於是隔天約千多名學生便集合在市中心,準備遊行見總督,在靠近clemenceau avenue時,又遭到警察的干涉,認為集體遊行觸犯了1948年頒布的緊急法令,出動鎮暴警察部隊強行驅散,結果造成衝突,多名學生受傷,四十多名學生被捕。當時的《南洋商報》卻報導:「在皇家山下的學生不顧警方的警告,而且拒絕警方要他們解散的命令,于是,警察部隊采取行動對付他們,造成一些人輕傷。」(*說輕傷,就能淡而化之?)之後,官方對這「五一三」事件的說辭,即是把矛頭指向馬來亞共產黨,指控他們在背後煽動華校中學生,並通過學生反徵兵的情緒來達到反殖民地政府的目的。

讀以上的場景,五十年代新加坡的學潮,抑或「華教運動」,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
2007-10-17 22:24:30
版主回應
再補充一些:

黃賢強老師在〈戰後新加坡華校中學生學潮與社會變遷〉論文第七小節針對學運的影響時說道:

「學潮對獨立後的新加坡學運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影響。因為獨立後的新加坡已沒有大規模的學運了。原因之一是當年的學運領袖有些被囚禁起來,或是離開學校,失去活動的舞台。而新一代的學生領袖,基于前車之鑑,都比較溫和。更重要是,由于獨立後政治環境的變化,學生不容易找到發動學潮的理由與支持者。

原因之二是當年支持學運的工人領袖與左派份子,也與學運領袖一樣,被囚禁在監獄裡,或是離開新加坡。即使留在新加坡伺機再起事者,也把目標轉為利用南洋大學的學生,而不再是中學智。也有一些政治人物當年與學生運動關係密切,但成為執政者後也改變對學潮的看法,認為學潮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在獨立後的新加坡已不適合存在。他們從當年學潮的支持者轉變為反對學運者。這對獨立後的學運造成很大的打擊。(頁167)

 
2007-10-18 01:26:08
坤翠
前陣子讀胡元玲的《南大學生會研究》,以及原切綫的活動,才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段歷史。這段珍貴的國家記憶要如何才能在歲月的側鏡中反射出真實的面貌?而到了某個可以侃侃而談的時候,我們是否因爲過遠的距離而無法找回失去的資料。
2008-05-25 12:24:16
山人
不好意思,妳說的南大學生會研究,是指丘淑玲所撰的《理想與現實:南洋大學學生會研究─1956-1964〉?還是後來胡元玲也曾寫這方面的研究?因為在我印象中,胡元玲多寫思想與經學的東西。
2008-05-25 12:47:08
坤翠
哈哈,記錯了。是邱淑玲的《理想與現實》,說錯了。不好意思。
2008-05-25 15:40: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