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20 01:42:27| 人氣2,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語言」反芻下的歷史表述


在「百年馬華」研討會地方歷史書寫的討論環節中,楊松年老師提出「顛覆主體」可能性這句話,引來曾寫出《森美蘭史》與《雪蘭莪史》的顏清煌回應說「不是顛覆,而是互為關係」,鄭良樹老師則說「是互補」,各別的三句話,形成了「一種歷史關係,三種辭匯表述」繞有興味的場景。看似隨意的發言,實際上話語背後,莫不是有一種史觀在支撐,以致對地方歷史與國家歷史之間的關係,做出如此的回應。

是怎樣的史觀,多少也牽涉各自的學術發言位置。楊松年是文學史家,顏清煌是社會史家、鄭良樹老師是教育史家,這樣子的位置,雖非是決定性的因素,更何況三人也兼具多重學術身份,但從這去觀察顯然可以得到一些端倪。不過比較有趣且值得思考的是:這些辭匯所能形成的話語分析,表現出的是否是歷史知識經驗反芻的結果?回到之前地方與國家的敘述脈絡,顛覆意味著什么,互補又解釋了何種關係,地方歷史或華人史在國家敘事底下的處境,儼然是必須被釐清的。

南方朔在《語言是我們的海洋》中曾說,藉著思考語言而弄清楚思考本身,語言有時是慣性化的思想,有必要溯原詞義。若此,有關「顛覆」一詞,翻查《漢語大辭典》可察其載「顛倒失序」,並含有推翻與摧毀的意思;「互補」則有彼此補充的意味。所以說,顛覆是個具強烈與激烈個性的辭匯,同時也具有反動與挑戰的姿態;互補則強調互相補綴以趨完整,比起顛覆溫和得多;至於「互為關係」,卻解釋了一種互為依存的關係。

在最近發表的《從「離心」到「主體」歷史意識的建構──獨立後馬華地方史初探》文中,筆者曾提出馬華地方歷史的二重性格,它存在的吊詭,是一方面具離心作用,一方面又與中心/國家有著無法完全隔離的聯繫性。要找到地方歷史的主體意識,必須建構起一套“地方性話語”(local discourse),是指在地人慣用的語言表述,蘊含著在地普遍流行的解釋或觀點。地方史主體意識的構成,不只可以開展別於國家歷史的書寫,甚至還能提煉出超越“華人”的歷史解釋模式與資源。「話語」指的正是一套歷史呈現與表述的語言形態。

文平強教授在會上也發表意見說,地方史必須能夠跨越華人史範疇,才能建構起較廣闊的地方史書寫視野。但在目前這時刻,卻是艱鉅難行。因為目前地方歷史所承載最重要的任務,似乎是作為一種身份認證的族群歷史,無論是職業史、社區史或開拓史,都是以華人為主體,這其中當然含有企圖再現那些於官方/國家歷史中,被消音被遺忘或被扭曲的部份。不能否認其中已構有搶奪歷史發言權的成份。這種強勢落在這塊聲音被稀薄得不均衡土地上,顯然有其合理的部份。所以面對被壓迫的歷史,它可以是互補,也可以是有顛覆的企圖心。

可是面對語言的隔閡,以華人為主體的地方歷史,說是與國家歷史並存,但又像是兩條可不相干的平行線,無論是顛覆、互補或互為關係,仿佛都使不上力。但它從一種地域認同的想像心理,發展出特殊的歷史意識空間與歷史情懷,卻有助於我們思考歷史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如何克服被壓迫與被制約的情境,以便能尋找一套新的歷史語言與表述方式來解釋舊的歷史問題。怎樣的語言,決定了歷史如何被書寫。

語言不只寄托了發言者的心理情緒,也是催促行為的背後動力,如何拿捏地方史與國家歷史的關係,必要先調整我們對歷史語言的運用。歷史語言如何產生實踐的力量,很關鍵在於如何促發新語言思維的萌芽,才能賦予我們更多對歷史問題的批判與反思。

以上一個問題,三種表述,不過是問題的楔子而已。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2,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街」的意義不僅是一條街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為什么還要談歷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