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4&25-春暖花開_阿里山櫻花季[03/15~04/15]
老老街-1
「奮起湖天主教堂(楊生愛諾德活動中心)」是由德籍聖楊生神父(Arnold Jassen)所建立,位於文史陳列室附近,除了是座天主教堂暨靈修場所外,也是網路上頗受好評的住宿地點,別有一股僻靜的氣氛。
老老街-2
尋訪『奮起湖百年老老街(畚箕湖電影街)』,遊客可沿著奮起湖天主教堂旁的小路,順坡向下方走約100公尺,即可看到「百年老老街」的告示牌,再往右轉便可抵達。
老老街-3
Follow Me ^_<
老老街-4
錄影中請微笑 ^_^
老老街-5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蔣氏政權期望能有雪恥復國、光復大陸的機會,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之下,國軍除加強工事整建與維持備戰狀態外,充斥街頭巷尾的精神標語更成了鼓舞全民士氣的方式之一。
老老街-6
牆上以工整楷書書寫的各式精神標語,無論是「反共抗俄,增產報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或是「愛家、愛鄉、更愛國」等,除了能振奮當時胼手胝足、努力打拼的眷村子弟外,更是傳達國家政治意識最有力的工具。
老老街-7
增產報國~~兩個恰恰好 ^o^
老老街-8
不許「反抗」!!
老老街-9
這些張貼在眷村、學校、戲院,幾乎無處不在的精神標語,可說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特殊文化景觀,每則標語都代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與生活轉變,更是過去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老老街-10
我要喝ㄋㄟㄋㄟ ^o^
老老街-11
笑一個吧XD
老老街-12
阿里山奮起湖地區的房舍多依地形山勢而闢建,據悉該地方最早發展的老街係從文史陳列室一帶開始,也就是俗稱的「下腳店仔」。早年這裡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是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之處。
老老街-13
「下腳店仔」是奮起湖最早發展成型的聚落,所有奮起湖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都位於此,例如昔日的居民信仰中心「萬應公祠」,以及日據時代的派出所(今日的『奮起湖文史陳列室』)等,所以又有『奮起湖第一街』的稱號。
老老街-14
後來因阿里山森林鐵道以及「牛車路」的開通,「下腳店仔」日趨沒落,並逐漸被「頂頭店仔(今之奮起湖老街)」所取代,而留下保存完整的檜木古樸屋舍與街道,充滿濃濃的懷舊氣息。
老老街-15
近年來「下腳店仔」頗獲電視、電影製作人的青睞,常有影片(包括華視的《夢醒他鄉是故鄉》電視劇)或者廣告來此拍攝、取景,也因此獲得『畚箕湖電影街』的稱號。
老老街-16
『奮起湖百年老老街』約略發跡於民國初年,本來有雜貨店、糕餅舖、中藥行等,更是附近農產品交易和集散中心。後來隨著阿里山鐵路的建設完成,商圈逐漸轉移至火車站下方的『奮起湖老街』,「下腳店仔」也隨之沒落。
老老街-17
這條短短的『奮起湖百年老老街』,多數時間遊客三三兩兩,兩旁的店家招牌似乎僅是「裝飾用」,實際上有營業的店鋪屈指可數,如果不喜歡老街的摩肩擦踵,老老街的寧靜不失為發思古幽情的好所在。
老老街-18
整條『畚箕湖電影街』上,有數幢年代久遠、保存完整的檜木房舍,充滿質樸古意,街上比鄰而立的「大姑媽雜貨店」、「貴哥唱片行」、「金立竹筍加工所」等,讓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遙想這裡昔日的繁華榮景。
老老街-19
今日奮起湖遊客最多的地方是火車站旁的老街,但當地最早形成的聚落其實是在老街下方的「下腳店仔」(台語指下面的店),從日據時期到台灣光復之初,這裡都是阿里山奮起湖地區最熱鬧的市集所在。
老老街-20
下腳店仔有條「牛車路」可直通現今的『奮起湖老街』,後來隨著阿里山森林鐵道的完工,車站旁的老街便迅速發展,而號稱『奮起湖第一街』的下腳店仔,商家則漸次沒落、消失,徒留過往雲煙。
老老街-21
細細品嚐歲月的痕跡
老老街-22
海拔1400公尺左右的奮起湖,坐落於群山環抱之間,氣候涼爽且穩定,早期為阿里山森林鐵道的最大中繼站,加上週遭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景,遂成為阿里山風景區裡重要的觀光據點。
老老街-23
奮起湖山城除聚落本身予人懷舊之感外,因區域內有大片國有林班地,森林樹木的遮蔽率幾近百分之百,是遊客們作森林浴的最佳場所,更是一處極為難得的「氧」生美地。
老老街-24
茂密竹林裡還隱藏了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冥冥之中保佑著過往旅人與登山客的出入平安。
老老街-25
外觀雖然略顯破舊,但週遭環境其實打掃的十分乾淨,看得出來這間小土地公廟是有人在整理照顧的。
老老街-26
筆直參天的孟宗竹林交錯叢生,組成綠蔭繁茂的「翠竹坡」,隨風搖曳而發出的竹葉聲充滿禪意,是放鬆心情的好去處,過往遊客途經此地時,多會被這裡的美景吸引而流連再三。
老老街-27
俗云「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一片挺拔俊秀的孟宗竹林,風起葉波如浪,清幽絕塵似離世仙蹤,到此一遊,俗慮煩憂莫不一洗而空,長居喧鬧的都市人,此地不諦是一服清涼劑。
老老街-28
昔日的工寮也有幾分破敗蕭瑟的美感
老老街-29
你在看我嗎 ^&^
老老街-30
步調緩慢而悠閒
老老街-31
心情輕鬆且自在
星空-1
繼續尋訪阿里山【星空】小木屋
星空-2
由新銳導演林書宇執導,改編自幾米繪本的電影《星空》,劇中如夢似幻的森林小木屋並未隨著電影下檔而消失,經過半年多來的尋覓、改造,「星空小木屋」終於原汁原味重現於阿里山奮起湖的山林之間。
星空-3
當初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和嘉義林管處全力協助國片《星空》在阿里山拍攝取景,電影殺青後,電影公司禮尚往來,決定將耗資數百萬打造的夢幻小木屋留在嘉義,回饋地方鄉親,創造另一波的觀光熱潮。
星空-4
電影《星空》為了營造出幾米繪本中夢境般的幻想世界,導演林書宇特別挑選阿里山、奮起湖和嘉義市區作為電影取景之地,其中耗資500萬元打造的小木屋場景,就位於林相優美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一處隱密水線上。
星空-5
這棟宛如童話般的小木屋場景,遂成為劇中男女主角小傑、小美逃離城市生活,跋山涉水來到小美兒時和爺爺居住的森林小屋,在看到美麗的星空之後,重拾勇氣面對這個現實的世界。
星空-6
電影《星空》殺青後,縣府及地方人士希望小木屋留在原地,成為吸引遊客的焦點,但嘉義林管處認為小木屋蓋在行水區內,地基不夠穩固,且並非在觀光動線上,遊客參訪不便,縣府進而爭取移到與原場景相似的奮起湖地區。
星空-7
縣府文化觀光局與劇組人員花了1個多月,將小木屋移到奮起湖林務局員工宿舍拆除後的60坪空地上,周邊是肖楠母樹林,還有步道串連至老街,小木屋內更重現電影拍攝期間的擺設,相似度高達95%以上。
星空-8
遷建處四周茂密的樹林正好符合電影裡,小木屋被重重綠蔭所環繞的深刻畫面。民眾走進小木屋,仿佛進入電影《星空》裡的奇幻世界,重拾每一個人心中那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或小男孩。
星空-9
大小朋友幾乎都喜歡畫家幾米,在幾米的繪本裡,童話般的構圖給了小孩繽紛想像;飽和色彩中透露的寂寞感,也往往碰觸到大人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2011年上映的電影《星空》,就完整呈現出這個特色。
星空-10
電影中女主角小美和男主角小傑,都處在看似無憂的青春期,但親情疏離和校園生活的不適應,逼得他們想逃離,往單純的森林逃去。而爺爺的木屋是幸福的象徵,彷彿燦爛美好的星空,只會出現在這裡。
星空-11
女主角心裡頭的憂傷,在小男孩的陪伴下萌生出愛的星星,安慰小女孩像拼圖一般缺了一塊的心房。而民眾在看完電影後,最想和另一半一起做的事,就是攜手共同尋找那片沒有缺憾的燦爛星空。
星空-12
就在嘉義奮起湖,真的存在著電影場景裡的一座夢幻森林和爺爺的溫馨小屋,散發濃濃的幸福感。就連飾演男主角的林暉閔來到這裡,看到小木屋融入周邊山景,也直呼:「台灣最美的星空,就在嘉義阿里山。」
星空-13
由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及原子映象公司共同籌劃,經過半年多的選址與遷建,終於在奮起湖重現電影中的小木屋場景,除讓觀眾可以親自體驗小美和爺爺的溫馨生活,也掀起另一波阿里山的觀光風潮。
星空-14
電影《星空》改編自暢銷作家幾米的同名繪本,闡述年僅13歲的小美,因父母打算離婚,讓小美只能孤單一人逃入天馬行空的世界裡,直到認識了轉學生小傑,兩人決定出走,回到小美小時候和爺爺一起在山上居住的星空小屋。
星空-15
雖然電影業已下檔,但劇中的主要場景,一座藍色斑駁的木製小屋卻原汁原味重現於阿里山奮起湖,成為當地熱門之觀光景點,吸引不少《星空》影迷或幾米粉絲爭相前來朝聖。
星空-16
遊客來到奮起湖,穿過老街走到盡頭,循著往肖楠母樹林棧道的方向走,沿著蜿蜒小徑前行,不消數分鐘,似夢境般的藍色小木屋就寧靜地座落於翠綠山林間,帶您尋訪童年純真的回憶。
星空-17
電影中,小美(徐嬌飾演)和小傑(林暉閔飾演)兩人跋山涉水來到小美兒時和爺爺居住的森林小屋,就是為了一睹闇夜湖面上那一片閃熠的星空。現在民眾也能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漫遊在電影的場景之中。
星空-18
遊客一推開小木屋的大門,立刻重現電影中爺爺與小美的生活點滴,除了有爺爺平常工作的木桌、雕刻工具及作品外,女主角小美生病時躺的那張小床,床上還擺著可愛的藍色三腳象布偶呢!
星空-19
角落有爺爺專用的工作桌,桌上放著爺爺喜歡閱讀的書籍,轉向另一個角落是起居室,除了一張雅緻的床外,還有簡單的廚房,瓦斯爐就放在窗邊;要不是牆上掛著的劇照提醒,真會讓人誤以為這裡是間對外開放的民宿。
星空-20
佔地約六十坪大的星空小屋裡陳列了不少電影劇照,並還原了拍攝當時的布置擺設,每個小角落、每個小細節都能看出劇組的用心,著實將綺麗世界重現在真實情境裡,歡迎民眾一起來發掘更多細膩巧妙之處。
星空-21
《星空》是台灣第一部由幾米繪本改編的真人電影,為了營造出幾米繪本中夢境般的幻想世界,導演特別挑選在阿里山、奮起湖和嘉義市區取景,帶領大家找回失去已久的童真,並發揮想像力為現實世界增添更多樂趣。
車站-1
奮起湖車站旁有間已有百年歷史的木造日式老房子,現在仍是奮起湖監工區的辦公室,門口種植了幾棵豔麗的杜鵑花,根據當地人表示,這些杜鵑花的年紀也有百歲之多了。
車站-2
這棟外觀純樸的日式木屋,全棟以台灣珍貴的檜木作為建材,係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是奮起湖車站早年的站房所在,目前則作為奮起湖監工區的辦公室使用。
車站-3
奮起湖為一凹陷地形,狀似打掃用的畚箕,因而早年被稱為「畚箕湖」,該處聚落之建物均依山勢高低而錯落闢築,迷你又特別,狹窄而彎曲的老街和巷弄,構築出專屬於奮起湖的山城韻味。
車站-4
阿里山森林鐵路開建時,位居鐵路中點的奮起湖應運而起;爾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放,扮演中繼角色的奮起湖,除發展成山產市集、伐木重鎮外,更因遊客紛紛涌入,帶來大量食客而成為阿里山的「便當王國」。
車站-5
八十年代初期,隨著阿里山公路的興建完成,鐵道的重要性下降,奮起湖亦轉趨沒落,儘管火車的隆隆聲依舊,但昔日「便當王國」的風華卻已不再,奮起湖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車站-6
阿里山奮起湖因為有著和瑞芳九份相似的地理景觀與歷史背景,故素有「南台灣九份」之稱;惟九份傷的是流金歲月,奮起湖悲的卻是阿里山便當王國的殞落。
車站-7
然而多年之後,依靠著當地悠久的歷史人文遺跡,以及清新豐富的自然景觀、動植物生態,捲土重來的奮起湖再現昔日風采,成為阿里山風景區內重要的觀光據點。
車站-8
鐵道中繼站 人生轉戾點
車站-9
『阿里山森林鐵道』在世界鐵道中佔有重要地位,舉世聞名的世界三大登山鐵道裡,其中一條便是台灣的『阿里山森林鐵道』,而奮起湖車站早期為『阿里山森林鐵道』最大中繼站,也成為民眾前往阿里山旅遊的重要休憩點。
車站-10
在興建鐵道時曾因獨立山地勢險峻且坡度過大而一度停擺,施工難度讓工程師們傷透腦筋,之後發現利用鍋牛殼之原理,讓鐵道以螺旋方式環繞獨立山而上,成為世界罕見的登山鐵路,也證明『阿里山森林鐵道』工程之浩大。
車站-11
舊稱畚箕湖、糞箕湖的【奮起湖】,隸屬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為一處海拔1405公尺的山城聚落,素以阿里山森林鐵道中繼站、奮起湖鐵路便當、奮起湖老街及周遭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色而聞名全台,有「南台灣九份」之稱。
車站-12
【奮起湖】當地其實並無湖泊存在,只因該處地勢低平,而「湖」為閩南語中低窪地之意,故名。由於地形開口向南,夏季西南風得以長驅直入,帶來調節,冬天東北季風南下時,又有北邊山勢阻擋,故冬暖夏涼、物產豐饒。
車站-13
阿里山森林鐵道建成後,奮起湖車站為最大之中途站。早年,蒸汽機車從嘉義北門車站行駛至此需加水、添煤,所以火車會停留較長的時間;同時行車已近中午,車員及乘客在此休息、打尖,造就奮起湖特有的鐵路便當文化。
車站-14
奮起湖除了鐵道、老街、便當最廣為人知外,豐富的生態資源也為其特色之一,區內有大量的冷杉以及稀有珍貴的四方竹和肖楠木,生態之旅儼然已經成為奮起湖的觀光重點。
車站-15
奮起湖的風景點以車站為中心,呈放射狀分佈,相關單位共規劃了四方竹、翠竹坡、靈岩18洞、大凍山日出等特色景觀,合稱『奮起湖十六景』;如果時間允許,遊客不妨停留多些時間,說不定能夠發現更多的私房景點唷!
車站-16
海拔1403公尺的『奮起湖車站』,於1912年10月1日設站,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最大的中途車站,並且是唯一擁有雙月台(島式月台及岸式月台各一座)的大站。
車站-17
周邊佔地寬廣的『奮起湖車站』,除了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最大的中繼站外,也是三大維修車廠之一。早期森鐵的客、貨運蒸氣機車由嘉義北門車站行車至此約兩個小時又一刻,列車會在此加水、添煤,並稍事休息。
車站-18
『奮起湖車站』亦為機關車換車處,因此除了站房與月台之外、還設有機關庫(車庫)、檢車庫及保線單位(今監工區),負責車次換班、養護、補給、驗車及鐵道維修等功能,山地段之行運即以『奮起湖車站』為分界。
車站-19
「車庫」是火車頭休息與保修的地方,在阿里山森林鐵路還是蒸氣火車的時代,奮起湖是阿里山森鐵沿線最大的車站,也是客、貨運列車上、下山接駁的交換站。
車站-20
隨著時代變遷,今日的車庫功能已轉為蒸氣火車頭的展示館,舊有的天窗結構,現今已不復見了。不過因為建築極具特色,且具有鐵道文化之特殊價值,因此被嘉義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車站-21
建物本體為一層樓挑高之木構矩形車庫,面積714.04平方米,昔日屋頂設有天窗,以因應蒸氣火車頭煙霧排放的需要。目前內部共停放18號、29號兩列蒸氣老火車頭,及過往的歷史圖文資料,成為鐵道文化的展示場所。
車站-22
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中的『奮起湖車站』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而奮起湖除了老街與車站外,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機關車庫(現已改為鐵道文化館)可供民眾參觀。
車站-23
建於1906年左右的「森鐵奮起湖車庫」,位於『奮起湖車站』旁,見證了阿里山百年伐木史;由於建物本身保存良好,且具有歷史價值,因此已被列為嘉義縣縣定古蹟,更是奮起湖一帶的熱門景點。
車站-24
內部除了靜態展示SL18號、SL29號兩台蒸汽老火車頭外,還有已退役的DL-45古董柴油機車,以及多幅日據時代伐木的珍貴圖文照片,相當具有歷史意義,是前往奮起湖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車站-25
此外,在車庫旁還豎有一塊建於明治四十五年的紀念石碑,記錄著奮起湖經年累月的光陰刻痕,也見證了阿里山森林鐵路過去的光榮歷史與事蹟。
車站-26
阿里山森林鐵路自1912年由嘉義北門至二萬平通車以來,已有百年之歷史,不僅是台灣國寶級鐵路,也見證了嘉義地區林業的發展歷程。除了具備林業歷史之特色外,阿里山森林鐵路更具有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與普世價值。
車站-27
現今擺放在「森鐵奮起湖車庫」,供遊客參觀的18號、29號蒸氣老火車頭,是台灣鐵道歷史中,專門用於爬坡的SHAY型直立式汽缸火車頭,輪型則是採用扇型齒輪的設計,是火車能爬山的另一項秘密武器。
車站-28
阿里山森林鐵道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阿里山珍貴的伐木資源所闢建,不過當初行駛在鐵道上的蒸汽老火車頭卻是不折不扣的美國貨,由美國萊瑪(LIMA)公司設計製造,採直立式汽缸帶動前進。
車站-29
阿里山森鐵曾經有過16輛蒸汽火車頭,18噸及28噸各半,18噸的編號為11~18,其他2或3字頭的都是28噸。其中這輛編號18的美國萊瑪18噸蒸汽機車,製造日期為1910年8月,自1912年5月開始啟用,直到1975年12月才退役停用。
車站-30
世界各國的登山鐵路多採用火車與鐵軌咬合的設計,增加捉地力以確保火車不會「倒退嚕」,但阿里山森鐵的火車卻能走在一般的鐵軌上,靠的就是傘狀齒輪的設計。
車站-31
進入1950年代(民國四十年代),林務局有鑑於阿里山森林鐵路各路線上之SHAY型蒸氣機車頭已使用超過四十年,達到汰換的年限,決定厲行柴油化,1953年起開始陸續引進柴油機車頭。
車站-32
1969年(民國58年),林務局決議一口氣向日本新三菱重工採購六部新銳機種,編號一改過去採財產編號的法則,取柴油機車英文名(Diesel Locomotive)首字命名為「DL」,並依序編號為「DL-25~DL-30」。
車站-33
該六輛柴油車頭抵台後試運轉結果良好,原先由蒸汽火車擔任的班次陸續交由這一批新銳機種擔當。此外,受到台鐵中興號客車影響,林鐵將前者紅底單白線的配色移植至此六輛車上,打破自日治時期以來車頭必定塗黑的慣例。
車站-34
奮起湖火車站帶起了當地商家的繁榮,也曾受人們遺忘,一度蕭條沒落,因此在奮起湖車庫裏頭,擺放著攸關於這個景點的陳年照片,更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車頭和載具,忠實地呈現在遊客眼前,如:巡道車、蒸汽火車頭等。
車站-35
外裝塗得黑漆漆的老火車頭右前方有一格鐵製空間,上頭標示有「郵」字,是專門用來放置郵件的,這說明了蒸氣火車過去除了擔負交通運輸之外,還具有郵運的功能。
車站-36
早年阿里山森林鐵路有兩種火車頭,28噸跑得比較快,18噸的就慢些,抵達奮起湖的時間差了半小時。這輛編號29的美國萊瑪28噸蒸汽機車,製造日期為1915年7月,自1916年4月開始啟用,直到1976年8月才退役停用。
車站-37
民國91年6月,統一企業趕搭復古懷舊風潮,主動找上奮起湖合作便當,鐵路便當的第二代傳人林金坤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不僅爽快提供便當菜單和作法,還親自上線代言,沒想到竟然一炮而紅。
車站-38
之後,一場便利超商的便當促銷大戰,更讓統一企業與奮起湖雙贏。奮起湖便當透過全台統一超商四千多家門市,一天可賣出20萬個,不僅帶動7-11的業績,也再度打響奮起湖的名號。
車站-39
早期火車上的便當由「玉山管理處」經營,從嘉義帶到奮起湖,飯菜早已冷硬。由於林金坤的父親與管理處人員熟識,經營的「登山食堂」也正好在奮起湖車站旁邊,人和加上地利之便,就這麼經營起鐵路便當的生意。
車站-40
民國44年,林家開始推出鐵路便當,並以雞腿、排骨、滷蛋等招牌菜色逐漸打響名號,《野外雜誌》來訪時,為他取名為「便當王國」。1960年代是奮起湖的全盛時期,也是林氏便當王國的黃金歲月。
車站-41
視野一級棒的【好望角咖啡】
車站-42
風雲際會
車站-43
風起雲湧
車站-44
山巒疊嶂
車站-45
希望今晚一夜好眠
車站-46
飯店的公用電話很有歷史了
星空小屋-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50-2號(烤甜甜圈旁)
時間:09:00~16:00
奮起湖車庫-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車站旁
時間:08:00~16:3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