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笈台中讀大學,在滿是相思樹和羊蹄甲的大度山上,度過四年織夢的日子。大一規定要住校,四人一間寢室,我們這間除了...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9-03 10:15:23 | 回應:0
衝浪畫家李誌德與其新創作的作品合影。圖/許俊揚在國內文化藝術界有一對前總裁賢伉儷,即畫家李誌德與作家蔡怡。李誌...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9-03 08:32:17 | 回應:0
搭起棚子就是簡陋教室,泰北孩子努力學習中文。這是柏楊晚年最關心的事。(汪詠黛/提供)收到朋友傳來照片,一群皮膚...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29 10:46:35 | 回應:0
圖/倩從編預算到修馬桶無所不包
我站在大門口打躬作揖:「阿伯,進來參觀一下,我們是新開的電信局喔。」「電信局?那...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25 10:22:05 | 回應:0
退休後,自覺每天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的事。但兩個多月後,突然生病了,身體開始抗議我不規律的生活,胃痛、胃食道逆流...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18 07:24:58 | 回應:0
到了日崧叔診所,診間有個病人,張大著嘴,日崧叔拿手電筒向內底照著說,有發炎哦。見我們來了,他放下手電筒大聲說,...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16 21:59:18 | 回應:0
我不知父親從西螺買柴板回永定途中,是否像日崧叔那樣心神渙散得掉落柴板,是否向哪個永定鄉親哭訴喪子之痛,但我確定...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14 11:22:49 | 回應:0
那天吃過早飯,父親騎車去西螺,要到中央市場買年三十祭祖的豬肉,卻遇到從西螺回永定的日崧,蹲在路旁木麻黃樹下撿柴...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14 11:20:56 | 回應:0
直到上了小學,我才了解「光復節」的由來。然而,在我家,「光復節」的涵義是更特別的:那天父親以農會贈送的新種番薯...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14 11:18:53 | 回應:0
開始上全天課,是在我小學四年級那年。學校規定,中午先回家吃飯,我非常羨慕少數幾位同學,能夠在學校等待爸爸或媽媽...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09 08:42:00 | 回應:0
母親在第一張紙上寫了一個字,「這是李,是妳的姓,」接著再寫兩個字,「這是瑞月,妳的名,妳是日頭落山彼時陣生欸,...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09 08:36:45 | 回應:0
1925年11月底,母親生於西螺透路尾,即延平路西螺公學校(今文昌國校)對面那條直往番社(清領時期平埔族巴宰人聚落)...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08 16:04:30 | 回應:0
猶太裔美籍作家瑪拉末(Bernard Malamud ,1914-1986)的第四部長篇《修補匠》(The Fixer),1966年出版,1967年獲普...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07 10:47:48 | 回應:0
台灣地震雖多,多數人卻也練就出「處變不驚」的本事。例如身為廣播人的我,地震發生時若恰巧身處狹小密閉的播音室,縱...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8-04 09:45:12 | 回應:0
王澤(左)與父親王家禧在加州工作室前合影。圖/邱秀堂華人漫畫的藝術價值與收藏潛質,已備受國際肯定,香港蘇富比(...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7-31 21:30:34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