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格林童話《不萊梅的城市樂手》(Die Bremer Stadtmusikanten)的《嘰喱咕嚕音樂家》,是小山藝術會在二○一一年繼《麻煩豬仔家》及《十兄弟》後上演的第三齣兒童劇,籌備兒童劇所需要的內容絕不比正劇為少,小山以平均不足三個月上演一個作品,實在無法不佩服其毅力與全心投入。 《嘰喱咕嚕音樂家》是一齣以童話故事為骨幹的音樂劇,選取了布拉姆斯的第五匈牙利舞曲、舒伯特的小夜曲、貝多芬的G大調小步舞曲、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等共十二首不同風格卻同是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樂曲,由盧偉硏、莫嘉紋與鄭君熾三人分別塡上通俗易懂的廣東歌詞,隨着故事的發展,由七位演員旣說且唱,雖不致於開創先河,但其效果卻是近年鮮見的好。其中莫嘉紋所塡的歌詞有點文縐縐,成年觀衆因為學識的積累當可理解,但年幼的小觀衆們卻可能需要看着場刋內的歌詞才會明白呢。然而旣要考慮小朋友的認知層面和學習程度,亦要顧及配合劇情的發展,歌詞的塡寫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成年人要如何忘掉自己的旣有認知,下調至小朋友的水平,以他們的所感所想,寫出可和小朋友溝通的共同言語,相信仍需要透過不斷的磨練來累積經驗。
音樂劇是把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四者的合理分配本身已是一種技巧,然而從《嘰喱咕嚕音樂家》的第三場“一蚊都無”起,原本的平衡發展逐漸走向傾斜。一場似乎與觀衆並無太大關聯的互動環節,把音樂劇的氣氛再次帶返傳統的話劇裡,身為成年觀衆固然明白是為了預先交代與劇情發展的種種,可是又會否冷卻了正在聞歌起舞的小觀衆?為了要交代驢、狗、貓、雞四小動物不幸被賊黨騙盡財物,流落森林,繼而發現小屋,接連上下劇情,此間花上了相當時間來向觀衆引入、介紹和解釋,如果從“因為——所以”的因果關係格式看,為了回答觀衆會問“為甚麼”,這種安排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小朋友眞的會對精彩視聽效果以外的故事情節,有鍥而不捨的耐性去追問因由嗎?這種“向觀衆解釋故事”的老毛病,在電視劇裡時有發生,但用在這個只有不足一百分鐘的舞台劇裡,旣有唱歌又有舞蹈,時間已是捉襟見肘,卻用上相當篇幅來“說故事,解因由”,這會否是一種錯配呢?
從《森林之王》走到《嘰喱咕嚕音樂家》,觀衆對小山藝術會的創意、勇氣與不斷累積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從幕前演員的演技、化妝、服飾、舞蹈、動作、燈光與舞台佈景設計,及至今次以音樂劇形式的大膽演出都能取得四場全滿的佳績,相信小山日後無論要演出何種表演類型的兒童劇,都已是輕而易舉的事;然而當所有硬件都已完備時,希望小山能夠投入更多的資源以穩固戲劇表演的核心內容——劇本,讓演出更見穩健。
要寫出賺人熱淚、激奮人心、曲折奇情的劇本,不少導寫敎材都有竅門伎倆,創作者大可參考,“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此八字眞言,更是被奉為金科玉律。可是,兒童劇的劇本卻不盡相同,全因小朋友要從兒童劇中得到的,“意料之外”的劇情內容並非首要,反而平鋪直叙的大是大非更能讓小朋友瞬間接收。因此,往後無論是原創故事或是改編經典的童話,完整和呼應的緊扣橋段更重要,請把寫給小孩子的故事都再簡單一點吧,反而再多一點的趣味動作,再少一點說敎字詞,那麼孩子便更容易記得驢、狗、貓、雞的“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是原著所要傳遞的精髓)。最後,讓我們都想多一點:小動物以區區的一雙臭鞋便能把老練的賊頭打敗了,試問又有誰會考究它的邏輯和因由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