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08 21:23:11| 人氣3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個人與國家的一些想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題目:個人與國家的一些想法
一、前言
「如果當我面對選擇時,而我不能說NO,那我等於是沒有選擇,因為我
們可以反問為什麼我只能選這些東西?也許它回答就只有這些東西。雖
然我也不肯定別的東西會比這些好,甚至也不肯定我要的東西是什麼?
但也許我可肯定我要的東西不在這裡,而如果我不能不選的話,那等於
是強迫我,我也等於喪失了選擇的自由了」。
可是當人民面對國家時,若按照上述的標準是人民沒有選擇的自由。因為人民至少要納稅、受教育與服兵役。教育方面不但到了就學年齡一定要就學,而且一定要是政府承認的學籍,不管國小或大學,等於連選學校的自由也沒有。只要能賺錢就要納稅,甚至部會賺錢的人,買東西時也付了某些稅。當兵不用說,除非身體上特殊原因,不然男的就要當兵,兵役複檢時的刁難煩瑣,就知道國家有多不希望妳不當兵。逃兵還要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政府對人民有種種的嚴密監控,有很多強制性的要求。但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要我們納稅、服兵役並不是以武力鎮壓的手段,反而是柔性的宣傳。我是學歷史的習慣從頭找原因,來回答政府為什麼要成立?政府權力來源?
二、政府的來源與權力合法性的理論
我們常聽到無政府的狀態,法國大革命在無政府狀態時,羅博斯比實行恐怖統治,公共安全委員會的權力大的不得了,可以隨便抓人。霍布斯就認為如果沒有法律,而且沒有人來執行法律,那人們就會奪取對方的財產,侵害人身的自由等。希望有一個政府,執行一個經由人民同意下所嚴格制定出來的法律,希望政府是個公平的裁判員。利用法律來維持社會的秩序,使大眾能免於恐懼。但是政府權力的來源與合法性有不同的理論。
例如:早期的法王路易十四相信「君權神授」。國王的權力來自於上帝的給予,國王是上帝在人間的管理者,如果人民信仰上帝,那國王就有統治合法統治人民的權力。有人認文君主的權威來自人民的不反抗,或由於能增進大眾福祉。一個有才能的君主可以有效地領到國家。正式掌權的只有一個人,所以團體間的爭端不至於癱瘓政府或國家分裂。
對專制君主政體批評的理論在英國形成,馱瑞黨(Tories)在1660年復權後,樂於接受「可敬的權威」是上帝受予亞當,而國王又遺傳亞當的血統。但洛克批評這樣的想法,洛克認為人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而放棄了自己一些自由,所以人民共同制定法律來保障自己的財產,所以國王制定的法律未經人民同意,那這個國王的下場就如詹姆士二世一樣。洛克也批評專制政府的工具:出版文字的檢查,他起草了廢除出版法法案的要旨。
而孟德斯鳩認為,不同的地理氣候、經濟、社會和宗教的力量下,每個不同的政治組織產生他們各自的法律精神。法律是來自事務與事務間自然的關係,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法律。人類可以並要必須去除他們厭惡的事情,創造自由的狀態以平衡他們國家的力量,這樣可以預防國家專制。
另一種說法是「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霍布斯認為人民為了不要讓整個群體是一個脫序的狀態,所以,人民授權給一個團體,由這個團體制定法律來維持整體的秩序,而人民一但交付權力就不能在收回。不管這個團體如何,就是要服從,以維持整個全體的秩序。
而盧騷對「社會契約」有不同的看法。盧騷不認為沒有法律整個社群會脫序,因為他相信人性本善人會好好相處。盧騷提出全意志(general will)的說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必須使自己的人格與力量,服從全意志的最高指導,而且在合作之中,接納每個成員都是群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盧騷的全意志所關切的是整個全體的福祉,而非個人的利益。但若有人利用全意志來假全體幸福之名行個人私慾之實,那全意志否成了可怕的工具。在《何謂第三階級》中主張「國家的存在先於任何事物,並為萬事之源。他的意志恆合於法,它就是法律…國家的任何形式都是正當的,其意志,恆為至高法律」。盧梭雖然主張民主,但卻是集體式的民主,強調國家至上」。而盧梭認為人民自由的合法性,不是來自權力,也非來自自然,而是來自社會本身。也就是說這個社會的普遍意志就是人民服從自由,如果有人拒絕服從那麼他會被強迫服從這個自由。史家認為盧騷的學說在為專制鋪路,盧梭的政治思想深深影響日後的思想家,在法國大革命時,羅博斯比曾嘗試想實踐盧梭的學說。盧騷的本意是希望以合作的方式,利用合作強大的力量使整個團體幸福,人在團體中自然會幸福。史家對源頭有著極高的崇拜,但有時我覺得實在是穿鑿附會之說,盧騷為專制鋪路實在是以現在的觀點去看過去,盧梭認為他的民主社會形式,只有在較小的城市國家區域才有可能發生,對他而言自由的敵人是專制的君主制度。而在法國大革命後羅博斯比實行恐怖統治,也有史家認為是他的夥伴把最都怪都他頭上去了。
民主政治就是人民利用選票選出官員,而這些官員得到人民充分的授權,為人民服務。而人民的力量在於手中的選票,利用選票選出心目中理想的官員,如果這個官員違背了當初選舉時的諾言,人民就可以在下次選舉中唾棄他,選出另一個能夠實現選民所托付的任務。但台灣的選舉充滿了政客,政客的好處是善變,選擇辯出最有利吸取選票的一面,因為政客的善變,反而能帶給我們安全,如果真正的政治家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因為他的堅持理念我們稱之為政治家,但政治家的理念若是危險的,而本身又不願改變,就可能會給國家帶來危險。台灣的政客多於政治家,不知是幸或不幸?
三、政府真有保護人民的安全?--以《絕不付帳》為例
記得在講政治哲學的時候,老師說到社會中的每個人受到國家的保護,如警察維護治安,國軍保衛國家,人也依賴這個國家所提供的水電瓦斯。有恆兄試圖提出反例,那時講到錫安山的居民遺世獨立而居,不靠國家的資源。我想從這個例子世比較難去推翻前項命題。就如同伯夷、叔齊不時周粟,只吃蕨類,有人會說那吃蕨類也是周的蕨類呀!錫安山的土地也是國家的,那錫安山種的種子也不是從別的地方買的,從森林砍材,那森林是國家的,這些又該怎麼算的清楚呢?從小我們熟悉的一句話:「沒有國那有家」、「覆巢之下無完卵」。告訴我們國家保護著我們每個家庭,所以,我們要愛國,為這個國家盡一份心力,做個守法的好公民。從我說起吧!瓦斯、電水這些都是我的父母親納稅,政府利用稅金蓋瓦斯水電廠,聘請員工而來的,而且每個月按時繳費才能享有的資源。國家理論是幫我們分配管錢的管家,我們才是老闆,是老闆賞一口飯給員工吃。事實是這樣嗎?我馬上又想到一個反例,我爸媽納稅給政府辦教育,蓋學校請老師,希望我能夠去受教育。可是一方面教育變成政府的獨佔事業,非要念政府開的才行。那好,台大是政府開的,那我可不可以去念,不行。那也沒關係,那也沒關係,可去念別間市政府開的嗎?不行,你聯考的分數不夠。我只能去念私立大學,而私立大學根本是靠學費和自己募款來經營的,政府的補助簡直是九牛一毛。那我門市部是可以說,人民跟政府的關係,有些方面是使用者付費的關係。有些是付了費也沒使用到。
我們繳的電費每一度中有七毛錢用在處理核廢料,本來是想把核廢料丟到海裡,但被國際組織反對,只好運到蘭嶼去。蘭嶼的人不知道核廢料是什麼東西?但他們知道一定不會是好東西,因為好東西就不會送到這裡來了。然後也答應運了多少萬桶後就不運了,可是現在又找不到別的地方代替,硬又偷偷運了幾萬桶過去。使得蘭嶼人得癌症的比率比別的地方高,就是因為核廢料的問題。所以李敖主張就光為了台灣核廢料的問題,我們就要一國兩制,才能讓中國答應給我們一個地方放,因為若運到北韓,北韓會拿這筆錢來發展核武,美國不會答應的。會運到蘭嶼去就是蘭嶼人只有三千人,是少數民族,當初笨笨的,不懂得抗爭。這樣看來政府也並沒有真正保護人民,尤其是少數民族。
義大意的嘻鬧劇家達力歐˙弗有一部劇《We won/t pay》。被表演工作坊翻成《絕不付帳》。大意是說:某社區的房子因建商偷工減料而傾斜龜裂,所以,那社區的太太們決定去搶社區內建商小老婆開的超商。有一個A太太搶回來後,怕她老公知道,因為她老公是個奉公守法的人,所以,東藏西藏怕警察抓包。警察來A先生家,兩人聊起天來,警察說;這個法律根本是保障壞人的,保障那些高官,那些高官可以叫警察做事,法律是他們定的,卻又管不到他們,可憐的就是你們這些小老百姓,我現在要去路口拖幾輛倒楣的車了。A先生聽了當然是很不以為然。警察來搜查A太太家時,跟A先生講了一大堆警察的故事,讓A先生有些迷惘,跟自己所相信的奉公守法,忍一時風平浪靜。國家是會照顧人民的,法律是保障好人的。過不久A先生的同事來他家跟他說;以後每週只要上三天,當然薪水只剩一半,接下來公司惡性倒閉,我們就失業了。A先生納悶的說著;我們為公司那麼賣命,現在公司竟是這樣代我們,有什麼事情可以想辦法解決嗎?如同A先生按時繳納水電瓦斯費,繳稅服兵役,我們也相信透過民主法治的機制能過度過一切危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真正要的也不過是安居樂業的生活,即使被房貸壓得像城市新貧族也沒關係。但國家、公司真的有好好照顧他們嗎?
四、個人與群體間的調和
舉個例子來說,原本台灣的職棒有七隊,因為年代爭取轉播權的問題,邱復生憤而另組新聯盟,造成台灣職棒的惡性競爭,名球評家黃承富先生在幾年前就預言,以目前台灣職棒的市場只能有六隊,事到如今不幸被他言中,只剩八隊。不管是那個聯盟那隻球隊都想賺錢,都想永續的經營,也可以說都想追求幸福。如果採取的做法是,拼命的互挖牆腳,互相搶球員,為了賺錢把球員送到國外發展,這樣的做法最後只會造成雙輸,絕對不可能賺到錢,絕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如果請台灣大聯盟減隊併入中華聯盟成六隊。台灣大聯盟也不是犧牲自己為了整個職棒界,中華聯盟也並是以老大的心態自居,雙方都是為了自身的幸福而所做出的決定,這樣就是以個人的幸福出發,使得整個社會的人都很幸福。
在群體之內我常常感覺的很不自在,我喜歡與人談話,指的是單獨的兩個人,但若是女孩子則會認為我想追她而不願這麼「快」。在一群人中講話總覺得不自在。那社團來說吧!如果比較健全的社團,通常會有比較完善的機制存在,這就讓我想到盧騷的全意志,人在這套機制內運轉,人成了這套機制的工具,而這些人在機制下再去使得某些人成為他們的工具,如此循環下去。而這套機制往往是沒有經過討論的,你一進社團就存在就有人告訴該遵守XX該做些什麼,你就必須跟著做。因為有著一種全意志在,為什麼要做?因為大家都有工作,大家在為這個全意志努力著,所以,你得做。這樣還是沒回答為什麼個別的人該做?在這個社群中個人的意志被整個團體的意志所淹沒,我們嗅不到人的味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他的特殊性,也都有他的困難,我很懷疑怎麼用一套制度來套用在每個人的身上?跟我懷疑年鑑史學所謂的「心態工具」,代表某個社會某個時間中人的心態是如何?認為用這個工具可以掌握所有的人。歷史講延續也講變遷,有人認為同同時也代表有人認為不同,也不一定那個對,但必定有著反例存在。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反例呢?我覺得人只是對自己負責,可以對不起別人但不可以對不起自己。在群體內我仍這樣想,相信很多人也這樣認為,也許一個團體中的領導者不會用自己負責任的標準來對待他的夥伴,不管標準是高於或低於他,但如果這個夥伴認為他自己做到自己負責任的標準,但卻不符合這個機制的標準,通常這夥伴還是的走路。我們服從這個機制,在這機制下我們不見人的困難,甚至我們相信機制更甚於相信人,認為人是不可信賴的,那怎麼辦呢?我也在想,其實我也一直在遵守這個社會的機制,常常我不是真的想遵守只是我害怕,在與人合作時我也常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我要麼太信任這個人,要麼不信賴他,其實都是我本來的成見。在大學是個比較自由的社群,社團不愛可以不去,那離開校園後,人是否真的可以不加入一個社團呢?在這社團中自己是否能對自己負責任呢?我也不知道。
五、結論?還是更多的疑問?
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說是教育出了問題,任何的改革也要從教育著手,即是教育的改革不是立竿見影的,但他卻深深影響著每一個人。上學期期末報告我已經說過了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自由。一個芬蘭的導演說:他走在路上,他看到一朵花,於是他停下來,但他卻不被允許。這真是我們台灣教育最好的寫照。黃筱彗老師說的好:我們的教育是要我們同化遵守那整個體制規範,西方是希望去批判那個體制,創造出一個新的出來。念了哲學一年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在於,哲學家幾乎必要的功課就是批判他之前的哲學家的思想,自己再提出自己的一套,然後自己再等著被批。跟我從小開始念的歷史感覺上,他們講求正統,在還沒真正掌權前是先批判舊政權,但等真正掌權後一定要使自己成為正統的延續,也一定會向舊政權妥協。歷史強調時間性與整體係,時間性似乎代表了一套連綿不斷體系,環環相扣,如何使自己進入這個體系內是很重要的。
我們整個教育下掩沒了個人的特殊性。小時候校長說:校規對我小時候來說就根本毫無影響,好像不存在了一樣。來警戒那些常觸犯校規的人。政府官員說:如果沒做壞事又怎麼怕被竊聽了。我們不去討論校規法令,只是傻傻的遵守。我們在一個沒有選擇的環境下長大,長大了父母跟我們說:長大了,也該懂事了。成年了,我們有投票權可以選擇了,可是我們從來沒被教導如何選擇?民主制度下,我們的教育充滿了專制的味道,這樣真的能培養出民主素質的公民嗎?候選人不是在提政見,在端牛肉,而是怎麼抹黑對方拉抬自己的聲勢,怎麼製造話題提高曝光的程度,或者不斷威嚇選民選別人就完了。能夠選擇本來是件很快樂的事,卻因為惡質的選舉文化,使每次選舉搞得勞民傷財。歷史教育的目的在於增進學生的愛國心,學生成為歷史的工具,歷史成為國家的工具。學生為了得到整潔秩序獎牌而拼命打掃,因為老師會打人,我們成為老師意志的工具,老師又為了工作成為學校的工具,學校又是誰的工具呢?我們的選擇都是因為我們恐懼下的選擇,「這個男人有什麼不好,身高高,學歷高,收入高。你現在跟那個搞藝術的有什麼前途呀!」不為什麼我對這個男人就是沒有響望。我們的人生就在一個恐懼多於響望的旋擇下。
民主社會中的公民需要有互相合作的特質、有獨立思考的判斷、知道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當自己意見與別人不同時如何去協調?以《絕不付帳》為例,舞台劇是不能重來的,演員與演員之間是你幫幫我我幫幫你的合作方式,不是每個只負責自己的台詞就完了,還要視對方的狀況做調整。但我們的教育根本學不到這些,不管是成績上的競爭,大家擠破頭要升學,或是整潔秩序的比賽,競爭的意義大於實際的意義,為什麼連班級的整潔要跟別人比呢?最重要是自己班上的人覺得舒服乾淨就好了,不是做來給人家檢查的吧!我們的學校班上有班長,班有導師,有層層的學校架構,也就是層層的管理。班長是一個領導者,應該是分派工作給人家做,強調分工。老師說:風紀股長你就給我管好秩序,不然我就找你,還是強調分工。合作含有相互幫助的意味,並不是只管好自己就好了,但我們卻沒有教育環境來培養小孩,我們都知道都相信這些事情但卻事與願違。學校只強調考試,我們只在一元價值下競爭,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為每天就是忙著應付考試,面對著聯考,連想的時間都沒有了,更遑論學校教育能給我們什麼?人一定要接觸夠多的東西後,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地方在那裡?但我們完全以考試衡量人,考好老師也比較喜歡你,在班上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考不好不管你有什麼優點都不被重視,誰說學校不現實,這就是真正的現實!
一個社會的素質有賴於組成人的素質,而人自我價值的形成,學校教育佔了一個很大的部份。我永遠相信人文文化教育的改革永遠大於政治社會經濟的改革。




台長: 飄揚的落葉
人氣(3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