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3 18:15:15| 人氣33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會研究中的研究者與倫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推薦大家讀以下論文,文中有很多有趣的研究例子值得閱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下一句;「研究經常採用強暴的模式:拿、攻擊、跑。他們侵犯別人的隱私、擾亂其認知、操縱其關係、然後沒有回饋;一旦研究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就結束關係。」...其實受訪者也得到滿足就會跑掉啊!我覺得表面上守社會規範、負責任的人不見得沒有違反倫理。

畢恆達「 社會研究中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三民書局出版,1998)

台長: 雪子
人氣(33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暑假快要到了
此分類上一篇:老師不會講話

雪子
這篇論文介紹Rabinow(1977)的例子:「Rabinow(1977)在阿爾及利亞從事田野研究時,認為應該對報導人盡可能地友善,不可以表露自己的負面情緒,結果卻導致報導人一再地勒索、要Rabinow幫他出旅費、要求搭便車等,直到有一次Rabinow無法忍受勃然大怒,Rabinow以為他們的關係可能就此完蛋,卻沒有想到反而更好。原來報導人不斷在試探Rabinow的底線,他的過度友好使他不太像是一個人;他表現的憤怒,讓他們比較清楚彼此的利益與權力關係,而他也藉此更加瞭解田野的文化。」,雖然我的付出、我的處境跟Rabinow不一樣,但我也非常害怕我的態度、行為導致破壞人際關係,即使還沒有破壞既有的人際關係,但週遭人常告訴我我認識的台灣人太少,這阻礙進入田野、了解台灣社會,這種顧慮、恐懼給我負擔。當然我不能隨時發脾氣,但Rabinow的例子安慰、鼓勵我。
2006-06-27 10:37:46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