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樹兒聽到有個孩子被懲罰,
因為打架罵髒話,被取消非常期待的旅行。
樹兒聽了就眼眶紅了。
他追問我:「為什麼? 為什麼大人要懲罰小孩呢?」
他的眼淚與心痛,在我感受裡,
是一種「同理心的心痛」,他為那孩子的處境而痛,彷若是自己被剝奪的權力,
他的追問,是一種對於世界現象無法理解的吶喊。
♡♡
「為什麼?為什麼?」
樹兒問:「我們認識的人裡面,有誰是會懲罰小孩的?」
展爸說:「在台灣的社會大約80%」
而我不約而同回答:「媽媽猜,大約有五分之四吧!」
「為什麼? 為什麼?」樹兒追問。
底下是我的回答:
♡♡
樹兒,你知道,每個孩子內在都有很多潛能,
有些是正向的上進潛能,
有些則是負向的混亂傾向,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教養孩子,
讓孩子的正向能成熟出來,
讓孩子的負向陰影可以不變成人格的一部分。
(這些用詞,在樹兒都可以,因為他一直點頭)
然而,每個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
對於怎樣不讓負向陰影成熟,所採用的方法不一樣。
那些會懲罰孩子的父母,
認為,讓孩子痛,讓孩子難受,
孩子會記取教訓,以後就不會這麼做。
♡♡
樹兒問:「打架和罵髒話有很糟糕嗎?」
他開始回顧自己:「我小學三年以來,大概打了3─4次架。」
我說:「小孩子打架是正常自然的,但老師怎麼反應,會影響到父母怎麼感受。」
像有的老師,因為小孩打架,非常緊張害怕,
這些老師想要控制孩子不要打架,
跟父母用很嚴肅或很嚴重的方式報告,
這些父母,因為承受了來自權威校方的壓力,
就會感受到,自己需要嚴加管教小孩的壓力,
大部分的父母,習慣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記取教訓,
認為孩子以後,應該就能自我控制,那種想打架的衝動。
樹兒說:「像我打架,老師都沒有認為很嚴重,連你們都不知道。」
「是不是我念的學校,老師的觀念跟你們兩個比較像?」
我笑笑:「是啊,我們找了個,理念比較像的學校讓你去。」
「但媽媽要說,有4/5的學校,長得跟會懲罰孩子的父母比較像。」
♡♡
我說:
小孩會打架,有兩個部分。
很棒的地方是,小孩有力量有能力,為自己而戰。
對媽媽來說,小男孩都要有幾次很棒的打架經驗,
能打架,能感受到自己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欺負,有力量,
都是很重要的,很棒的部份。
比較複雜的是,
小孩打架,是用來宣洩自己的憤怒,
用來聲張自己的權力,
用來表達內心的仇恨,
那就很複雜了。
樹兒的班級,由於沒有功課競爭壓力,
孩子們大多數很快樂,因此,比較少遇到這種同學。
樹,媽媽要說:
如果小孩的打架,是這種複雜的情況,
通常,是這個孩子,是在獎賞與處罰的方式長大的。
這樣的孩子,心裡有很多挫折感,
這樣的孩子,平常,因為父母握有懲罰或獎賞的權力,
他們不喜歡父母才是老大,自己一定得聽話的處境,
他們卻又嫉妒羨慕,能當老大,能握有對小孩的大決定權,
他們也經常被罵,於是,他們心中壓抑了許多,想罵回去的衝動。
這些,對權力的覬覦,
對於能控制別人的慾望,
對於能發脾氣罵人的想像
(這些孩子通常不只一次想像,在父母罵他時,能毫無顧忌地頂嘴罵贏)
甚至,長期感受到被父母壓制,要求的壓力,
讓這些孩子有一種爆發般的脾氣,
這樣的脾氣,很難自我控制,
當在班上宣洩出來,
就會失控,過於大,有著負向情緒的打架或罵人。
這樣,會讓老師害怕。
樹兒,你的打架,不是這種打架,
沒有負向情緒的宣洩,
不會嚇到老師,
老師也不會緊張來向父母報告。
♡♡
樹兒,可是啊,最複雜的就是。
當這樣的孩子用一種威脅到周遭的怒氣來打架時,
老師被嚇到了,由於老師想要獲得掌控感。
老師想要的是:「這種事情,以後可以不要再我班級繼續發生嗎?」
所以老師很嚴重跟父母討論,希望父母能管教小孩。
這種情境,孩子,父母,老師,內心都有不知如何是好的無助
而父母找不到好方法來管教小孩,
他們找到的方法,就是懲罰。
懲罰有兩種:
剝奪好東西,
或,給孩子壞東西。
孩子也找不到好方法來表達內在的衝突,
他們失控後,出去的方法,就是生氣,罵人,或打人。
♡♡
對媽媽來說,無論懲罰或獎賞,
都是一種「控制性的管教」
媽媽和爸爸在年輕時,兩人認識的時候,
媽媽就給過「控制劇場」這樣的課程。
我們兩都是,充滿決心要:「放棄控制」的。
「控制」對自己不會帶來純淨的愛,
「控制」對世界也會帶來複雜的影響。
樹兒,你知道嗎?
那些,會懲罰孩子的父母,
心裡有對孩子很多很多的愛,
可是這些愛,孩子通常不太能感受到,
那是因為,這些父母,表達愛的方式,經常讓孩子感到痛苦。
讓孩子感到痛苦,不是這些父母的意願,
但因為表達的方式,或是,期許孩子的習慣,
對於孩子犯錯之後的隱藏恐懼,
會讓這些父母在無助時,使用了強硬的方式,
自然而然的,孩子得到了痛苦。
不過,樹兒,媽媽要你知道,
如果,他們的孩子因為父母的管教而痛苦,
通常,父母心中因為孩子犯錯而感受到的痛苦,也不會少於孩子。
♡♡
大部分人,對於出現在自己內在的陰影,都有著害怕。
而為了制止這個害怕,快速停止這種可能,所採用的方法,
有時候,反而是帶來更複雜陰影的行為。
♡♡
許多父母喜歡懲罰或獎賞,
那是因為,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但媽媽要說,這種有效,所付出的代價,
遠超過,短期得到的教養效果。
沒有什麼被壓抑的憤怒,會因為被懲罰而消失,
這些被壓抑的憤怒,要透過無數次無數次,帶領孩子碰觸自己,認識自己,
要透過一次次的示範,給出寬容,
孩子才能學習,對自己寬容,
有勇氣觸碰到內在憤怒時,使用愛來釋放,
而不是,用打架與罵人的方式,來宣洩。
♡♡
只有愛,才是最大的力量,
這力量大到,可以消融憤怒與仇恨,
這力量大到,可以療癒挫敗與驕傲。
媽媽說的是純淨的表達方式的愛。
純淨的表達,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孩子也會感受到痛苦,
只有在愛中,孩子才能去感受到,自己的偏差與憤怒,對世界帶來的影響,
以及,他內心在出口罵人或打人之前,已經有的痛苦。
但這種痛苦,是真實的,
是屬於孩子自身因為不完整,因為挫折,因為憤怒,因為世界的不完美的痛苦。
而不是,因為被懲罰的痛苦。
懲罰最大的危險,在於,
孩子會把他感受到的真實痛苦,
轉移到父母身上,
認為,他的痛苦來自於被懲罰,
而沒有機會,去感受到人生真正的痛苦。
於是,這樣的孩子最辛苦的是,
即使他不明白覺知,都會有對施予懲罰者的怨恨。
若怨恨的對象是自己的父母,
那就會造成日後,長大後,尤其是成為父母後,
潛在的衝突與痛苦。
純淨愛的表達方式,
是帶領孩子去面對自己真正的痛苦。
而要這樣做之前,
這些父母也要面對屬於自己內在的痛苦。
童年時的挫敗,
自身內在的壓抑,
也許還有童年時,對自己父母的埋怨或痛恨。
那些沒有被覺知的,
若沒有被覺知與療癒,
都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
以一種「是你犯錯,我只好這樣對待你」的理由,
不經意施加在孩子身上。
♡♡
父母,要表達對孩子純淨的愛。
尤其是在孩子有行為重大偏差的時機,
是一件非常困難,若成功了卻無比偉大的事情。
因為,父母首先要面對自己的痛苦。
樹兒,爸爸媽媽沒有懲罰你,
其實是我們很幸運,
因為,你都沒有製造這麼艱辛的挑戰給我們。
你很愛讀書,
我們要你做事情你大部分都順從,
你很快樂,功課也不錯。
所以,我們可以輕鬆地,表達純淨的愛給你。
當然,你的幸運在於,
我們沒有對你有太多期待或要求,
我們對你最大的要求,
就是你誠實的面對自己,
有活力與熱情地,過自己的生活。
這樣對你的要求,
帶來你很快樂,
也讓我們在管教你的時候,
很輕鬆自然,就能比較在純淨裡,給出愛。
樹兒,媽媽要教你的最後一件事情是:
要去看見,這些父母背後擁有的痛苦,
然後,對於他們懲罰孩子的決定,
給出理解,然後,自然而然,即使心痛也學會,尊敬他們。
媽媽很久以前的工作,
是跟那些會打小孩的父母談話。
每回,媽媽跟他們談完之後,
深入理解他們的痛苦之後,
都對於他們的處境,有著無比的敬意。
媽媽要花很多很多心思,
才能讓他們找到一些「不用打小孩,就有用的管教方式」
才能建議他們,使用新方法來代替舊方法。
而這些建議,如果他們能採用,
除了建議本身很有用之外,
是他們心裡,舊的傷痕有被療傷了。
♡♡
其實,真正與樹兒的對話,
大概只有前面500個字,
後來這些,都是我在書寫時,逐漸補充的。
用與孩子對話的簡單語言,
來表達我對懲罰的看法。
以及,對於會懲罰孩子的父母,
內在的理解與敬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