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01 19:21:47| 人氣2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反智財傾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紙張白花花地從機器口中吐出來,愈疊愈高,操作機器的人終於眉開眼笑:之於圖書館讀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總算有點成果;之於影印店老闆,他看到的可是亮晶晶的銀子。這年頭,「電子化」、「無紙化」被捧得高高在上,連去買份10元報紙都被嫌落伍,怎地圖書館、影印店還是瀰漫著殺死細胞不償命的熱氣、碳粉味兒?

國圖販售的影印卡有一百元和二百兩種面額,原以為如同水煎包一個6元兩個10塊般有促銷之意:例如百元卡可印100張,那麼二百元卡應可印220張;實則沒那麼好康--價格乘以二,張數也只乘以二,童叟無欺,倒沒能被人落個「鼓勵影印、帶頭不環保」的口實。

見過更不鼓勵影列印書刊的圖書館,可不是未備影/列印機,而是它與影印店「一張1元、五十張0.8元」促銷手法完全相反的規定--印愈多愈不便宜。這是個佛家道場的圖書館;影印辦法出爐時我質疑計算公式有誤,館長卻斬釘截鐵地說:「沒錯,就是要讀者能記就記(管你是用腦子記還是便條紙抄),非印不可就盡量省紙地印,不是要A錢,是希望不要造成浪費。」

說的也是。錙銖必較的學生時代,雙面影印是不合經濟效益的,同樣的花費,為何不拿一點好處回來,總覺得大量單面影印實在沒什麼,有失(金錢)也有得(背面空白可以二次利用)啊。殊不知n年前留下來成堆的印件影本,如今躺在櫥底兀自發黃,送進印表機還怕會卡紙。

不開放遠端存取的資料庫,以及無法存檔、複製的文獻內容,是造成圖書館影印量降幅不大(或者不降反升?)的元兇。與現行機讀目錄不過是卡片目錄之翻版只提升了索書效率般,對使用者而言,先進的技術只是加速資料與文獻的檢出而已,無法「直接利用」並沒有改善資訊組織、創作、編輯的流程,更不用說欲收「當一切都數位化後」所應帶來的附加效益--環保了。

讀者既不可能改變千古以來「有價值就備分」的閱讀/資訊檢索習慣(抄寫→影印→鍵檔),站在user frendly的立場,資料庫廠商是否應該下放檔案內容重製、編輯的權利,亦即改進使用者「備份」之能,否則影/列印產出的污染,依舊無情啃噬奄奄一息的大地。事實上,你不讓我「複製→貼上」,我一字一句地敲(keyin),照樣可以使原文重現、散佈和傳播。

然則關於侵權、抄襲、盜版等等及作者和出版/系統商的生計問題呢?對不起,當讀者已按「使用者收費」規則玩遊戲時,如何在技術上杜絕/檢舉違法,業者該自行想法子,與循規蹈矩者何干?而所謂循規蹈矩,只限「引文/重製註明出處」與「不作商業用途」,我的觀念裡,智財權裡許多規定都是個X,不值一提。




古騰堡輓歌 / Blue Crescent
http://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guten-1.htm

台長: 賴博瑞
人氣(2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