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28期「電癮隨筆」專欄,請勿轉載,謝謝!
當周星馳終究以溫馨簡單卻少了一股「暢快」的【長江七號】向華語電影圈宣示他轉型的決心;當劉鎮偉拍完票房口碑皆未如預期的【情癲大聖】後再度進入半隱遁狀態;當昆汀塔倫提諾的新作【衝鋒免死令】儘管顛覆類型的創意勇氣皆值得肯定卻終究沒機會透過台灣院線與台灣觀眾接觸,而宮藤官九郎的近作包括【舞妓哈哈哈】與日劇【未來教師】又多多少少透露出創作上的疲態之際,忽然間,想要在台灣院線汪洋與百視達亞藝的DVD架上找出一部把種種流行元素拼貼出一股Cult味,酷搜(Kuso)得充滿娛樂性又不至於招我反感的電影,竟成了一項頗為困難的任務。
【史密斯先生】的中文片名,自然很容易讓台灣觀眾想起另一部來頭更大的爆米花電影,也就是布萊德彼特與安潔莉娜裘麗合作的【史密斯夫婦】。或許鋪天蓋地的八卦消息太誘人太可口,讓我們不小心地忘了(也毫不在意)去檢視【史密斯夫婦】、【魔鬼大帝】(阿諾主演)、及【玫瑰戰爭】(邁克道格拉斯主演)所共同分享的關於婚姻危機/兩性戰爭的類似主題。事實上,【史密斯夫婦】終究比其他九成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多出了那麼一點點意思,關鍵在於它拼貼得夠聰明。而這樣的聰明,也出現在其英文片名早就很白爛地告訴你「保證射到爽,爽完再繼續射」的【史密斯先生】裡。
【史密斯先生】當然是一部完全、徹徹底底的爆米花電影。相較於其他爆米花電影例如【變形金剛】後半段的混亂無力,或者像【終極警探4】只能消費老布上個世紀的銀幕形象與鄉愁,又或如【300壯士】終究只能以驚人的視覺奇觀來掩飾其故作姿態的矯作內容,【史密斯先生】的全然放鬆、放縱、以及放肆,竟出乎意料地酣暢淋漓,甚至回味無窮。從一開始,一臉憤怒模樣的史密斯先生正在生吃胡蘿蔔,卻隨即把它當成殺人工具直穿人腦,這樣帶著調皮的暴力方式,其實早已透露出【史密斯先生】的玩笑本質。它毫無邏輯,它天馬行空,它大膽挑釁,問題是,如果大費周章以社會學研究學者的姿態去追究【史密斯先生】的設定與情節合理性,去指控這部電影裡有多少元素符號反射出令人髮指的錯誤訊息,其潛在意識型態有招致不良影響的嚴重性,徒然顯得自己心胸狹窄到完全容不下一根頭髮的寬度罷了。真的沒有必要。
當年昆丁塔倫提諾把日本武士道與中國功夫外加一堆中美日流行文化拼貼成兩集【追殺比爾】,致勝因素在於昆丁並非囫圇吞棗,而是確實的融會貫通,才能把兩集【追殺比爾】酷搜得這般獨特。根據【史密斯先生】的導演麥可戴維斯說法,吳宇森的【鎗神(港名:辣手神探)】是他創作本片的基石。然而麥可戴維斯並不像【天堂口】(新銳導演陳奕利重拍吳宇森代表作【喋血街頭】)硬要去複製、重現種種鮮明的「吳氏印記」(結果得了個四不像的慘烈評價)。於是當年【鎗神】裡的周潤發抱著小嬰兒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的經典畫面,在【史密斯先生】裡變形、分裂為史密斯先生照料小嬰兒時種種荒誕卻又頑皮可愛的細節舉止,例如他把襪子當成臨時頭套好幫小嬰兒保暖,或者在紙袋裡鋪保麗龍球保護小嬰兒的柔嫩肌膚……。原來麥可戴維斯是透過致敬來嘗試顛覆,進而激發出帶著後設意味的輕鬆諧仿,不但頑皮且高明,又順帶避免讓標準吳氏「兄弟情誼」與「英雄主義」落入過份庸俗感傷且不合時宜的尷尬,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史密斯先生】採用了西部片慣見的公式設定,給我們一個「意外」的孤獨英雄(Hero),給我們一個類型片中常出現的肉彈妓女(Helper),給我們一群如野狗般追蹤的反派(Villain)。表面上,【史密斯先生】把暴力美學玩到一種帶著Silly Fun的嘲諷境界,看似漫不經心,感覺毫不在意,實則步步精準。看似胡鬧,出招卻快狠準得足以斃命中。透過別有心機的種種剝削與物化舉動,片中包括軍火頭子、參議員、殺手陣營、黃衣孕婦,以及非常花瓶功用的妓女,都成了麥可戴維斯顛覆類型電影的工具。也稱得上是實踐了所謂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在層層算計中,它又呈現出一股自信的瀟灑。例如片中一場鹹濕指數破表的床戲,讓史密斯先生與妓女邊做愛抽插邊向一旁進攻的殺手部隊掃射,雙重的「噴射」意象,喘息聲與火力爆破音效交錯鳴放,還真的成功製造出一股既樂且淫的集體歡樂氣氛。
【史密斯先生】是一部無法無天的電影。但它白爛得可愛,讓人一笑置之,全然放鬆,達到了一部稱職的爆米花電影,與觀眾之間所該成立的親密。而常因芝麻小事瞬間暴走,在瑣碎與龜毛中遊移,偶而釋放一絲柔軟的史密斯先生,絕對是拒絕了「007電影」邀約的英國性格男星克萊夫歐文(他一直是媒體眼中最完美的007接班人)在前進好萊塢之後所演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除了提名奧斯卡男配角的【偷情】)。這回,他應該能真正擺脫煩了他快十年的龐德相關耳語了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