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9 00:22:10| 人氣68,910| 回應6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客家人的中國心與日本情(管仁健/著)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社區大學上日語歌曲的課時,遇到了一位老先生,他用福佬語哀怨地提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家都只用國語交談,與他毫無互動。我正在想著該怎樣安慰他時,他卻口氣一轉,自我解嘲地說︰「報應啦!日本時代我的祖父母也只會用客家話,但我們小孩還不是照樣說福佬話。」

  另一個類似的故事,在1995年1月25日台灣《聯合報》第35版,也有一篇「客家文化流失,長官發出警語」的報導。現任國民黨第一副主席的客家大老吳伯雄對記者說,他兒子帶了個新竹關西籍的同學來家裡,吳先生就問他是不是客家人,那位年輕人竟回答說︰「我父母是,我不知算不算。」

  其實,以上這兩個「福佬客」的案例,在台灣可說司空見慣,因此吳伯雄才會對記者提出警語。客家人在台灣,除了要面對先後官方製定的兩種強勢「國語」(日語和華語),還有居人口優勢的福佬人所慣用的福佬語,現在台灣除了桃竹苗、高屏、花東等部份客家聚落,其他地方的客家人很多都已經成了「福佬客」(說福佬語的客家人)例如政壇的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等都是。

  根據「客家事務公共協會」所做的「大台北地區客家認同與母語使用調查」顯示,客家話已退縮為家庭使用的語言。新一代的客家人,客語使用率與流利程度不斷降低;不同語群的通婚家庭,也只有夫妻皆為客家人的家裡才有較高的客語使用率。至於工作場所中,則客語幾乎已完全喪失了其社會功能,客家族群確實面臨了比福佬族群更大的語言危機。

  台灣的前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長,本身也是客家人的徐正光教授,對在台灣擁有將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客家人,有著一個極為客觀且寫實的形容詞︰「隱形」民族。的確,早從千年之前的五胡亂華起,原本生活在中原的客家民族,經過了四次的大遷移才至台灣落腳。在血淚交織的遷移史上,客家人多以「晴耕雨讀」、「詩書傳家」做為家訓。「隱形」既然成了他們的求生手段,自然也就成了客家民族的代名詞。
  
  。。。。。。。。。。。。。。。。。。。。

  然而,客家人在台灣之所以「隱形」,當然也有其不得不然的苦衷。早在1683(康熙22年),清軍一攻占台灣,立即公佈「台灣編查流寓條例」(詳見「六部處分則例」卷二十),這就是有名的「渡台三禁」。其中第三條則明示︰「潮州惠州之地為海盜淵藪,積習未脫,其民禁止來台。」

  客家人因此條禁令而移民人數銳減,且來台時間延後許多;接著又在與福佬人的械鬥中屈居下風,全族被迫轉向貧瘠的山區耕耘,經濟上也呈現了相對弱勢;面對福佬族群的龐大勢力,當然只能選擇「隱形」以自保了。

  客家族群原本是漢民族中民族意識最強的一群,滿州人初入關時,南明抗清義軍中,客家人固然占了極大的比率;即使鼎革百年之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孫中山的興中會與同盟會,仍以客家人為主干,這種「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自信與氣節,確實是漢民族中最可敬的一群。

  然而最吊詭的是,風起雲湧的華中華南一帶,太平天國的客家人正揭竿而起,立志要北伐中原,直搗黃龍;然而在台灣的客家人,卻因環境的局限,每逢民變,為了閩、客間原有的矛盾,被迫必須擔任滿清政府的「義民」。1832年(道光12年)時,在台發生的「張丙民變事件」中,福佬民變首領軍旗上的口號,竟然不是「排滿」,而是「滅客」;兩岸客家人各擁其主,煮豆燃萁的難堪場面,恐怕也是客家人必須「隱形」的歷史宿命吧﹗
  
  。。。。。。。。。。。。。。。。。。。。

  長期的「隱形」之後,在台客家文化逐漸流失,根據我的觀查,傳統的客家精神有六大特徵︰
    第一、強烈的團結心。
    第二、進取與尚武的精神。
    第三、維護文化和道統的自信。
    第四、重視教育。
    第五、對政治有高度興趣。
    第六、女性非常的勤勞、樸素。

  七○年代起,台灣被逐出聯合國,島內針對國民黨的戒嚴統治,各種反對運動日益興盛,不僅是在政治上有抗爭,經濟上的農運、工運、校園內外的學運,都有極多深具理想性格與社會良心的客家人士參與。然而只要反對運動有了一定的力量後,就立刻會出現「本土主義」訴求,也就是狹義的福佬意識掛帥。參與反對陣營的客家人士,自然也有著矛盾的相對壓擠感。儘管朝野兩邊的高層中,都不乏客族人士,但卻無法阻擋客家文化的逐漸流失。

  我有一位客家朋友,他曾沾沾自喜地說道︰「客家人最具領袖氣質,只要是華人組成的國家,就一定有客家的領袖。遠的像洪秀全、孫中山、毛澤東,這些開國英雄根據族譜推定都是客家人;近的像是中國大陸的鄧小平、台灣的李登輝、新加坡的李光耀,不也都是客家人嗎?」依這位朋友的說法,似乎與客家人是 「隱形」民族的說法非常矛盾,究竟孰是孰非呢?對中國與新加坡的領導人暫且不論,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現況。

  1995年2月15日,台灣的《聯合報》第五版刊載,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說︰「李總統在最近兩個月,七次公開強調他是客家人;但因遷居三芝已久,不太會說客家話;但正努力學習中。」這種說法當然只是在總統大選前的拉票方法,如果以李總統不會說客家話,就說他不是客家人,這未免也太偏狹了。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李前總統每年除夕在電視上向全國同胞拜年時,國語、福佬語部分都由他本人發音,但客語部分卻全由幕後配音,連「恭禧」、「大家好」等簡單的客家寒暄話都不曾聽他說過,比湖南籍的宋楚瑜、馬英九都不如,其心態確實令人玩味。
  
  。。。。。。。。。。。。。。。。。。。。

  如果李登輝只是自己不屑於說客家話,或是怕影響群眾心中,他那第一個「台灣人」(福佬人)總統的地位,所以刻意要在電視上免開尊口,這是他個人的自由,我們也無權批評。但他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就將福佬語定義為「台語」,完全漠視客家話在台的地位,這種「漢人學得鮮卑語,高踞城頭罵漢人」的心態才最可議。

  以轟動一時的與司馬遼太郎談話為例,他一再排斥客語,認為只有福佬語才叫「台語」的心態,連身為日本人的司馬遼太郎,都以為這種說法不妥,發言糾正他說那叫「閩南語」,可是李登輝依舊固執強悍的「台語」、「台語」直到談話結束。我們將原載於《朝日周刊》,台灣《自立晚報》(1994年5月5日至13日,幸芳譯)的譯文「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轉錄如下︰

  李︰說「台語」是件不得了的事,我兒子的時代在學校如果說了「台語」,則就像日據時代說了「台語」一樣,會被處罰的。當時只準說「中國語」。我現下帶頭說「台語」,已是非如此做不行了,選舉期間在巡迴演講時也全都講「台語」。

  司馬︰用「閩南語」嗎?

  李︰是啊﹗比方說去雲林縣,有方言,台灣人想聽的事若用方言來演講,則大家馬上就了解,很容易引起共鳴。若用「中國」語說說看,那是不通的。直接用「台語」表達的話,就會被認為是能為他們設想的人。

  在過去國民黨的特務機關或學術團契裡,有些人在大陸時曾加入共產黨,後來「反正」、「投誠」後而被國民黨重用。因為怕被別人舊事重提,或被「上面」認為在「放水」,因此對付起共產黨或其他異議分子來,手段往往比血統純正的國民黨更加殘酷,所以仕途一帆風順,成了共產黨的剋星。從李登輝這種福佬客也要將福佬語定為「台語」,可見在台灣客語的危機遠大於福佬語。

  客家族群面對少數外來殖民政權與多數人口族群的雙重壓迫下,為了保存文化,兩害相權取其輕,選票被迫轉向國民黨,就像清朝時必須擔任「義民」,這個狀況其實從日治時期就已開始。無論是滿清、日本與國民政府這三種毫不相同的外來政權,客家人都必須擔任「隱形的義民」。
  
  。。。。。。。。。。。。。。。。。。。。

  「天兵所向絕紛塵,大將籌謀總有神;昨夜台灣入皇土,今朝山色更清新。」

  這是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第一任民政局長水野遵,當時率軍接收台灣,在三貂灣登陸前所寫的漢詩〈船中即事〉。日軍從上岸到進入台北城,確實如他詩句裡所預期的「天兵所向絕紛塵」。6月7日清晨,日軍到達台北,北門外一位叫「陳法」的婦女搬來竹梯,日軍攀爬而上,「台灣民主國」的軍隊早已潰散,民眾個個簞食壺漿、家家戶戶懸掛日章旗,日軍司令官頒發獎狀給陳法,並賜銀五元,總計日軍的軍事行動,僅用了78顆步槍子彈,真可說是「兵不血刃」。

  台灣民主國崩潰了,官員逃回大陸了,士兵燒殺劫掠後也全溜了。日軍在台北興奮地舉行「始政式」,以為全台各地都會向台北居民一樣的跪迎「王師」,然而日軍接下來的行動,從台北縣的三峽開始,到桃園、新竹、苗栗,都遭遇了客家村民的誓死抵抗。日軍還遠從駐守遼東的第二師團,抽調一個旅團編成「混成第四旅團」來台支援。客家人在新竹的抵抗有多激烈,一位日本軍官石光真清在《城下之人》裡這樣說︰

  「戰鬥結束,我坐在毀壞了的瞭望台石階上休息。聽到嬰孩的哭聲,過去一看,有位穿著很好,大約二十四、五歲的女人,背著一個三歲大的女孩子,一手仍然緊握著槍,渾身是鍛石和泥土,伏臥喪生在那裡。和丈夫共同為了保衛這塊土地,犧牲生命在所不惜﹗我感覺台灣人對日軍強烈的怨恨,而深深體會今後佔領這個地方,是件不容易的事。」

  誠如石光真清的預言,「佔領這個地方,是件不容易的事。」強烈的武力抗日運動持續很久。當時隨軍的《紐約先鋒報》的駐台記者戴維生(James W.Davidson,後任美國駐台領事)報導說︰「台灣反抗軍最擅長的是游擊戰與街頭巷戰。」還說︰「客家人刻苦耐勞,與山中的生番通商,逐漸開辟山地,迫使生番退卻。他們習慣於山地戰爭,有類似游擊戰的經驗。」

  另一位日本軍夫日記裡,說到戰爭的慘烈時也說︰「當我們且戰且走時,敵人卻在我們前後左右出沒,持續對我們狙擊。最令人驚訝的是,連婦女也持槍在追趕我們。」
  
  竹野與三郎在《台灣統治志》中也說︰「不論何時,只要我軍(指日軍)一被打敗,附近村民便立刻變成敵人。每個人甚至年輕婦女都拿起武器來,一面呼喊著,一面投入戰鬥。對手十分頑強,絲毫不怕死,他們隱蔽在村舍,當一所房子被大砲摧毀,就鎮靜地轉移到另一所房子,等一有機會就發動進攻。不僅台北的情況是這樣,整個新竹的四郊也是這樣,新竹的村民是以頑強和勇敢著稱的。」
  
  。。。。。。。。。。。。。。。。。。。。

  日軍從登陸到控制全台,在台北的「台灣民主國」官員內渡大陸,殘兵燒殺劫掠,以致大多台灣仕紳選擇和日軍合作,甚至幫日軍開路。但到了客家村落,當地仕紳如姜紹祖、吳湯興等人,卻與日軍做的是「婦女皆兵」的殊死戰。在過去大中國史觀的論述下,這些客家人的抗日多被描述成「民族自救」或「中國抗戰」,但這個說法與事實不符,客家人的抵抗還是來自於保鄉衛土的宗族意識。

  近年來在執政當局刻意強調「台灣主體性」的「去中國化」史觀中,「客家」又被有意無意地邊緣化,例如提到台北城陷落後的「乙未抗日」,常見的說法是「接下來則是以台灣子弟兵為主體的中南部各地游擊戰」,或是「由本地人子弟所組成的義民軍,就是抗日游擊隊」。論者似乎吝稱這些抗日軍是客家人,客家於是被「台灣」、「本土」等名相稀釋掉。

  在新竹的客家人抵抗日軍,連婦女都持槍奮戰,當時近衛師團長陸軍中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邊的通譯官吉野利喜馬(YOSHINO RIKIMA)大尉,1918年擔任新竹神社社司(負責人),他在大正15年(1926年)的著作《靖台の宮》(靖台之殿下)裡交代得更清楚︰

  「(7月)24日,三個支隊以半月形的攻勢逼近三角湧(今台北縣三峽)放火後衝鋒。敵軍(義軍)全屬客族(客家人),其性情慓悍、兇勇善戰,據說軍中有女兵參與,在兩日的戰鬥中,他們所遺留下的亡骸將進五百,房屋建築被燒毀者一千有餘。」

  「(8月)6日山根支隊上午五時由新埔出發(今新竹縣新埔),溯上九芎林溪(今頭前溪)至水尾,擊潰林學林的部隊。此部隊是棟字副營(林朝棟),屬客族,慓悍善戰,從他們所遺留下的亡骸中,發現了女扮男裝的年輕女孩。」


  日軍在新竹遭遇客家人組成的「義軍」頑強抵抗,尤其新竹攻防戰的義軍統領吳湯興,連吉野利喜馬對他也敬佩萬分。吳湯興在彰化戰死後,他的妻子黃賢妹聞訊至彰化認屍,確認無誤後就上吊殉夫,被人發現後救下,日軍敬佩她的氣節,竟出錢雇轎子送她回大甲的娘家,但她依舊絕食多日後去世。
  
  。。。。。。。。。。。。。。。。。。。。

  但吊詭的是在乙未武力抗日時,表現比福佬人英勇的客家人,在日治時期與國府時期,在語言上比起福佬人卻比較像是「國語人」。就以40年代初期,日本、朝鮮、台灣、滿洲、以及日軍佔領的華北、華中、中南半島與南洋,共用的小學課本裡,「初等科国語・三」(四年前期)那一課<君が代少年>為例:

  昭和十年四月二十一日の朝、台湾で大きな地震がありました。
  (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早晨,台灣發生大地震。

  公学校の三年生であった德坤という少年は、けさも目がさめると、顔を洗ってから、うやうやしく神だなに向って、拝礼をしました。神だなには、皇大神宮の大麻がおまつりしてあるのです。それから、まもなく朝の御飯になるので、少年は、その時外へ出てゐた父を呼びに行きました。
  (公學校三年級學生德坤,早晨醒來後像平常那樣洗了臉,就恭敬地對著神座上從神社求來的神符敬拜。拜完後因為快吃早餐了,少年走去要請正在門外的父親。

  家を出て少し行った時、「ゴー。」と恐しい音がして、地面も、まはりの家も、ぐらぐらと動きました。「地震だ。」と、少年は思ひました。そのとたん、少年のからだの上へ、そばの建物の土角がくづれて来ました。土角といふのは、粘土を固めて作った煉瓦のやうなものです。
  (剛走出家門,就聽到轟然巨響,地面與四周的房子都在震動。少年才想到:「地震了!」身旁的「土角屋」就立刻崩塌下來,重壓在少年身上崩倒過來。所謂「土角屋」,就是只用黏土打造成像磚一樣的土磚所蓋成的屋子。

  父や、近所の人たちがかけつけた時、少年は、頭と足に大けがをして、道ばたに倒れてゐました。それでも父の姿を見ると、少年は、自分の苦しいことは一口もいはないで、「おかあさんは、大丈夫でせうね。」といひました。
  (父親附近的人跑來時,少年倒在路旁,頭部和腳都受了重傷。少年一看到父親,完全自已的苦痛,問:「母親還好嗎?」)

  少年の傷は思ったよりも重く、その日の午後、かりに作られた治療所で手術を受けました。このつらい手当の最中にも、少年は、決して台湾語を口に出しませんでした。日本人は国語を使ふものだと、学校で教へられてから、徳坤は、どんなに不自由でも、国語を使ひ通して来たのです。徳坤は、しきりに学校のことをいひました。先生の名を呼びました。また、友だちの名を呼びました。
  (少年的傷勢比想像的嚴重,下午在臨時搭建的急救站接受手術。在治療過程的最痛苦階段,少年仍堅持不說台灣話。因為學校裡教過:「日本人就是說國語的人」。雖然辭不達意,德坤仍堅持全程都使用國語。德坤不斷說著學校裡的事情、呼喚老師的名字、又呼喚朋友的名字。

  ちゃうどそのころ、学校には、何百人といふけが人が運ばれて、先生たちは、目がまはるほどいそがしかったのですが、徳坤が重いけがをしたと聞かれて、代りあって見まひに来られました。「先生、ぼく、早くなほって、学校へ行きたいのです。」と、徳坤はいひました。「さうだ。早く元気になって、学校へ出るのですよ。」と、先生もはげますやうにいはれましたが、しかし、この重い傷ではどうなるであらうかと、先生は、徳坤がかはいさうでたまりませんでした。徳坤は、涙を流して喜びました。
  (就在這個時候,有幾百個傷患被運來學校,老師們忙得不可開交,但一聽說德坤受重傷,就輪流來看他。德坤流著淚,十分高興。德坤說:「老師,我要早點痊癒,上學去。」老師也鼓舞他說:「是啊!早點復元,好上學去。」但是,傷這麼重,到底會變成怎麼樣呢?--老師想到德坤的不幸,不勝唏噓。)

  少年は、あくる日の昼ごろ、父と母と、受持の先生にまもられて、遠くの町にある医院へ送られて行きました。その夜、つかれて、うとうとしてゐた徳坤が、夜明近くなって、ばっちりと目をあけました。さうして、そばにゐた父に、「おとうさん、先生はいらっしやらないの。もう一度、先生におあひしたいなあ。」といひました。これっきり、自分は、遠いところへ行くのだと感じたのかも知れません。
  (就在這時有幾百個傷患被來學校,老師們忙,但聽德坤受重傷,還是輪流來看他。德坤流著淚,很高興的說:「老師,我要早點復原,好去上學。」老師也鼓舞他說:「是啊!早點復元,好去上學。」但傷勢這麼重,到底會變成怎麼樣呢?老師想到德坤的遭遇,淚流不止。

  少年は、あくる日の昼ごろ、父と母と、受持の先生にまもられて、遠くの町にある医院へ送られて行きました。その夜、つかれて、うとうとしてゐた徳坤が、夜明近くなって、ばっちりと目をあけました。さうして、そばにゐた父に、「おとうさん、先生はいらっしやらないの。もう一度、先生におあひしたいなあ。」といひました。これっきり、自分は、遠いところへ行くのだと感じたのかも知れません。
  (第二天中午,少年在父母與級任老師的護送下,被送到遠處城內的醫院。到了半夜,疲累且神智不清的德坤,在黎明時眼睛睜大,對著身旁的父親說:「父親,老師不在嗎?我想再見老師一面。」這時或許他已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

  それからしばらくして、少年はいひました。「おとうさん、ぼく、君が代を歌ひます。」少年は、ちょっと目をつぶって、何か考へてゐるやうでしたが、やがて息を深く吸って、静かに歌ひだしました。「きみがよは,ちよに,やちよに」
  過了一會兒,少年說:「父親,我要唱國歌」少年閉上眼睛,好像在思考什麼,不久就深深吸了一口氣,大聲唱著:「願吾皇千秋萬代」。)
  
  徳坤が心をこめて歌ふ声は、同じ病室にゐる人たちの心に、しみこむやうに聞えました。「さざれ,いしの」小さいながら、はっきりと歌はつづいて行きます。あちこちに、すすり泣きの声が起りました。
  (德坤盡力唱出的歌聲,感動了病房裡其他的人們,大家都認真地聽著。「直至細石變巨岩」音量雖小,卻依舊清楚地繼續唱著,身邊響起了啜泣聲。)

  「いはほとなりて,こけの,むすまで」終りに近くなると、声はだんだん細くなりました。でも、最後まで、りつばに歌ひ通しました。君が代を歌ひ終った徳坤は、その朝、父と、母と、人々の涙にみまもられながら、やすらかに長い眠りにつきました。
  「遍生青苔。」國歌唱到快結尾,聲音已漸漸變弱,但願德坤能唱完整首國歌。這天早晨,唱完國歌的德坤,就在父母和眾人含淚的守護下,安詳長眠了。)
  
  。。。。。。。。。。。。。。。。。。。。

  「國歌少年」的故事主角詹德坤是真有其人,1935年4月21日,台灣中北部之新竹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大地震,災情慘重,是日治時期震度與損害最大的地震。與新竹相距不遠的苗栗公館亦受波及,也傳出死亡及受傷災情,公館公學校三年級的十歲少年詹德坤被倒塌的房屋壓成重傷,送醫後於4月23日不治死亡。

  因為詹德坤在就醫過程中堅持只說日語,且於彌留期間大聲吟誦「君之代」的國歌,因此受到台灣總督府明令表揚。總督府不但在當地設立「君之代少年銅像」,也將此事蹟編入日本本土及其統治區的義務教育學校課本。之後,不但成為日本內地「促成全國兒童奮起」的教材,也成為各佔領區「皇民化」的模範,還被拍攝為教育影片的該事蹟,更成為日後對台徵兵的口號標語。因此,台灣軍出現了「吾等君之代少年」或「吾等君之代青年」的「榮譽」稱號。

  國府與戰前日本,是全世界唯二使用「國語」的政權,連中國都只稱為「普通話」,香港與新加坡等華人社會稱為「官方語」。香港與新加坡的客家人,在英語與華語這兩種強勢官方語的壓迫下,客語早已「隱形」;台灣的福佬語若取得與華語一樣的地位,客語勢必與香港與新加坡一樣「隱形」。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這句客語俗諺,向來是客家民族氣節的表現。在客家話裡我最喜歡,也是其他語言所沒有的一個字彙,那就是「硬頸」;簡單兩字不言而喻了客家人的悲劇性格。原本客家民族不屈不撓,堅持要走「永遠的非主流」路線,如今卻在少數客家當政者的叛離與打壓下,注定終將邁向「隱形」的宿命。

  唉!我們還能說什麼呢?生為台灣人悲哀,生為台灣的客家人更悲哀,恐怕生為這些政客統治下的台灣客家人,才是最悲哀的吧!

台長: 管仁健

顯示全部69則回應

eace2001
2009年5月3日~9日連續去了龍潭鄉的客家文物館參觀,
展出客家先民及近代人文,觀後一種難過與悲憤深深烙在心理,
我在想 客家菁英是不是都給日本人殺光了?否則文物館內的影音
介紹泛政治化,有著濃濃的中國國民黨影子。
2009-05-10 20:52:13
Proud Hakka
很佩服這篇文章的介紹. 身為客家人, 覺得建立客家文化須從客家人自我覺醒開始. 六年級的我們這一代很多人已喪失說客語的能力, 或者是隱形甚至不承認,而成為福佬客, 我想這是客家人的悲哀. 所謂大福佬沙文主義我是有些感覺的, 但身為多數的福佬人或許很難體會吧.
2009-05-14 07:38:05
Hi Marxist
張克輝屠殺客家人,詳閱\我的部落格:

http://himarxist.blogspot.com/2009/05/ckh.html
2009-06-10 07:33:50
廣人
不是我要潑冷水,但孫文是客家人嗎?就算是,也是一個廣府客,與李登輝這類閩南客無多大分別。首先,孫文的母語好像是粵語,而非客家話。第二,其女性家人都有纏足習慣。而客家民系有別其他漢族民系,就是因為其女性都無纏足習慣。還能說孫文是客家人嗎?
2009-07-29 00:30:26
粵東客
個人覺得台灣的客家人很浮誇,善於吹牛拉關係.
說甚麼正統漢族,中原貴族南遷,晴耕雨讀,孫大砲,戽斗輝,李光耀.......也是客家人.
就真是漢族由北方南遷,經過那麼長的距離和時間,早都不知混了多少華中華南當地土著的血統,再說當時那有那麼多的貴族?就是貴族又如何?是真英雄不論出身低.
孫文的祖上就是客家人,也早就被同化,變成白話佬了.
阿輝仔已經是講閩南語的福佬客,李光耀是峇峇文化下的產物,受英國殖民教育.
閩西的汀州,廣東嘉應州的梅縣,蕉嶺,大埔,五華,興寧,惠州,海陸豐的客家都居住在極為貧瘠崎嶇的山區,飯都吃不飽了,那有什麼晴耕雨讀的條件.
原本是海陸豐客家人日常飲食的擂茶,被說得天花亂墬,真是胡說八道.
實話實說,得罪之處,請多包涵.
2009-07-30 16:36:54
廣人
回粵東客:
客家人給小弟的感覺是,只要有任何一個歷史人物,與客家民系有少許關連,那他們已斷定此人必屬客家。就好像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中,駐守上海,與日軍血戰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本就是一支以廣府人,或粵語人口組成的軍隊。但不過因為其中有數位將領是客家人,及有些士兵來自客家地域(想必無可能一百%都是廣府人,粵語人口),那些所謂的客家學者又說十九路軍是客家人的光榮了。但真實情況是怎樣?當年十九路軍堅守上海,上海人對他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們一邊作戰,一邊高呼&quot屌那媽&quot(請容許小弟如實反映此髒話)。故上海市民一聽見屌那媽,就知道是十九路軍來作戰了。而屌那媽是甚麼?就是粵語髒話啊!一支以屌那媽為作戰口號的部隊,怎可能以客家人為主?
2009-08-02 13:05:19
廣人
再回粵東客:
閣下說得不錯,客家人來南方,好歹至少千多年了。難道會無與其他南方土族混血嗎?單單是因為來自華北,所以就一直說自己是正統漢族。那麼,我們廣府人難道就不是嗎?我們的祖先難道不是由華北來嗎?只是我們比客家人更早到達嶺南,兩廣而已。
2009-08-02 13:07:51
根本就是亂掰
詹德坤的故事不太可能發生。在1935年的時候,日本還沒推行包括神道信仰的皇民化運動。1940年代日本已經與中國宣戰,1942年後又要應付美國,開始捉襟見肘,詹德坤很可能是皇民化運動捏造出來的樣板。

如果當時台灣人已經受到神道同化,今天台灣不會保留那麼多傳統宗教。實際上日本只在1940年前後才開始硬推銷皇民化運動。在這之前,台灣人幾乎沒有機會信日本人自己的國家神道。

這是1940年以後的課本。顯然編課本的人是拿了1935年已經被渲染一次的故事(只說日語,死前唱國歌),為了皇民化運動再吹更大的牛(早上起來祭拜日本神)。
2009-10-11 18:14:21
阿森
我是新竹縣竹東鎮:客家人啦€以和為貴€謝謝之€
2009-10-25 01:02:24
給你參考
我曾經尋問會說台日語的家中長輩,福佬語,閩南語,和台語的異同,得到的答案是日本時代台語就是台語,福佬語和閩南語是外省人來台灣之後編出來的,日本時代並沒有福佬語和閩南語這種說法,給你參考。
2009-11-20 23:32:04
無言
樓上說法才是正確的,但是有幾點背景補充:

1.日治時代在對岸的中國有所謂閩南話一詞,是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對於『閩』南地區一帶使用的方言之括稱,而非語言學之嚴格分類。而當時台灣隸屬日本,在之前佔領過部份地區的清帝國政府也還沒出現閩南話一詞,自然而然,台人及日人也不會跑出一個莫名其妙的『閩南語』出來。

2.在台灣使用『閩南語』一詞是到戰後劫收台灣的『行政長官公署』成立所謂『國語推行委員會』才出現,但至蔣介石政權流亡來台之後才慢慢取代原本所稱的『台語』。(詳可見其出版之《注音臺語會話》)

3.『閩南語』一詞原就是『中國國族主義』下的衍生物,而非台灣這片土地上自由發展出來的。因此格主自稱所謂"反對任何形式的國族主義",卻仍堅持應以『閩南語』替代『台語』,以我個人看來,也不過是反對『台灣國族主義』的藉口罷了。
2010-01-13 23:28:21
版主回應
敬覆「給你參考」與「無言」:

我反對任何形式的國族沙文主義,今天如果用通俗語法寫作,我會用國語(就是普通話、官話)來相對台語(就是福佬語);但是今天題目既然是在討論客家議題,我就不用台語以免混淆(因為廣義的台語也包括客家話在內),用「閩南語」才可以清楚的論述。

通常我在行文間很少使用「福佬」這個字,因為「佬」這個字在客語與粵語裡都有輕蔑的意味。但我只有面對主張「大福佬沙文主義」的人時,就使用「福佬」這個名詞回覆。對什麼人,我用什麼語言。

閩南語與台語,哪一個是語言學上的一個正式用語?建議您發表「高見」與亂扣別人帽子之前,先上網去檢索一下什麼叫「閩南語」。無言沒關係,無知就麻煩大了。

至於「福佬語」,這個用語雖然不好,但使用在大福佬沙文主義者身上卻很恰當。這個用辭並非國民政府發明,早在1874年美國漢學家衛三畏的《漢英韻府》裡,就已提到了「福佬語」。1894年台灣人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裡,也說「粵稱閩人曰福老,謂福建人也。」

閩南語是學術分類用語,福佬語是在國民政府來台前就有,甚至在日治之前就有,這些用文獻都能查到。對現實政治我不想討論,但亂扣帽子之前,請先讀點書。
2010-01-14 13:16:47
無言
>>閩南語與台語,哪一個是語言學上的一個正式用語?建議您發表「高見」與亂扣別人帽子之前,先上網去檢索一下什麼叫「閩南語」。無言沒關係,無知就麻煩大了。

敬覆格主:

上面這段文原封不動還給你,並且澄清我先前留言本非『高見』(僅能算『常識』),也沒扣你帽子。但我不想罵人無知,也不知道您為何會如此反彈。

關於『閩南語』還是『台語』的名稱哪個才是正確,還有關於名稱的由來,這點學術界多年來早有許多討論跟研究,相關資料多如牛毛。雖然我書讀得沒有很多,但網路上隨便也查得到,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在語言學上以中文分類來說,『閩南語』是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的正式分類名稱;但台灣(中華民國)這邊,礙於現實政治及國家認同的爭議,正如語言本身表現的變動特質,不同看法跟主張也是紛陳。不過國際上若使用英文的學術論文絕大多數都是以『Taiwanese』來稱呼。這樣的說法雖有牽涉到您不想討論的政治,但我想也不用多加討論吧。

另外您說的『福佬語』是早先廣東一帶對『福建語』的蔑稱,與現今台灣人沒啥關聯,跟現代台語文實質內容差異頗大。並且我留言也沒提過此用法,我也不想討論。但是您可知道,所謂『福佬』可是包括客家人在內喔...以上。
2010-01-15 00:50:59
版主回應
雖說無言,但卻又說得特多。您還是回去綠營黃復興黨部比較適合,如果連語言學的「語系」「語族」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就學政客搶著來喊政治口號扣帽子,有用嗎?這裡又不是地下電台。

今天若是用通俗語法寫作,為了區隔官方規定使用的官話「國語」,與民間大多數人使用來自閩南的漳泉兩府移民後裔所使用的閩南方言,我會用民間通俗使用的「台語」。

但本文是在討論客語,當然要用「閩南語」這種語言學分類系譜的正式用語,以免混淆。不然請問您客語是不是台語?當然,扁迷與那些電台賣藥的,會有令人噴飯的「妙解」。而且提醒您,語言學裡「台語族」,是中國西南一帶壯族所用的。

閩南語是漢語方言,還是漢藏語系裡的獨立語族,這一點中西方學者確實有不同看法;但閩南語這個名詞,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乃至中華民國根本無關,請不要倒果為因,更不要泛政治化的為別人扣紅帽子或藍帽子。要表達政治主張,請去合適的場所。
2010-01-15 09:35:43
無言
>>不然請問您客語是不是台語?

這問題會困擾學富五車的格主您?真叫人意外哪...
因為若用關鍵字『客語 台語』搜尋Google有一千多萬筆資料耶,難不成都是在找這問題的答案嗎?

我留言也從沒說過台語一定非得叫台語,客語一定得叫客語。若是有人覺得容易混淆,或不易分辨,或是高興我爽或任何原因,客語要改叫台語,台語要改稱譏哩刮拉語也行阿,因為語言學的命名原則就是語言使用者要叫它啥名稱就用啥名稱,最多數該語言使用者所稱的名稱就是了。

但我反對的是有人硬要對台語使用者族群強加一個具有大中國意識的『閩南語』名稱,這其中的政治意涵我想即使沒唸過書也很容易體會。再說這行徑不正是格主您一向標榜反對的『國族主義』、『沙文主義』者幹的事嗎?怎麼,因我沒唸過書就不能反對?沒必要因為我說它叫『台語』,就如同被針刺到一般,急著把我打成沒唸書光喊政治口號的扣上綠帽吧!那依照您的邏輯,中研院語言所一堆大學者豈不都是在地下電台兼差賣藥了!

另外提醒您,廣西壯族使用的語言不叫「台語族」,而是『壯侗語系』『侗台語族』底下有個叫做『台語支』(Thai)的一個『語支』。當然,您高興話話,愛叫他『台語族』也行......言盡於此。
2010-01-15 14:39:53
版主回應
既然您自己承認是自己書讀得不夠,我就在此向您道歉。前面回覆有言語比較激烈的地方,請見諒。

但您有個很錯誤的觀念,我必須很慎重的提醒您,也請您務必靜下心來聽聽。文化是文化,政治是政治,您不要因為有人用了您不懂(或您誤解)的名詞,就先入為主的去判定別人的政治立場,這樣做是「反智」的。無論台灣未來要統要獨,都不應該反智。

「閩南語」就是語言學裡分類系譜的一個名詞,用白話文說,那就是「學名」。這不是哪個政權定的。我通常寫文章,也不會刻意去用什麼學名。可是現在是在討論客語,我尊重客家是台灣的少數族群,所以不用俗名「台語」,免得客家人不舒服,改用正式的學名。

至於紅色政權或兩蔣時代的藍色政權,他們刻意用「閩南語」而不用「台語」,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我部落格裡其他文章,都用約定俗成的「台語」。連我這種最不想談政治的人,您都要這樣定罪我,這與您所反對的人,豈不是一樣的心態嗎?

中共說那是閩南語,我們就不能用閩南語;那中共也叫這裡是台灣,我們也改個名叫灣台、叫灣灣,還是叫台台?這是反智的嗎?把心思放到怎樣讓這裡的人生活得更好、更有尊嚴才對,而不是像兩蔣的特務那樣疑神疑鬼。
2010-01-15 16:57:51
Tasuka
"福佬語"我認為用"河洛話"比較接近原音原義!
2010-08-02 10:54:40
tattboy
謝謝版主所寫的文章,正在找史料研究抗日史當中。沒想到你新台灣人比我這個客籍人員調查的還深。以史料事實來論事是寫得比較中肯。

另外對於毛澤東是否客籍,我個人是很懷疑,因為沒有事實證明,必須調查一下。我個人不與致評。孫中山的部份來說,如屬客族,小弟個人認為他姊姊必須纏足,是由於家境環境比較好,而使得必須纏足。但以姓氏來說,似乎孫姓鮮少見於客籍人員,我是比較保留。必須以事實與史料完整做出結論比較公道點。
另外福佬或福鶴不等於河洛。河洛是指客家。只是發音相近,使得台灣有廣義的誤解。

台語的名詞,其實爭議性很強,因為「台灣話」屬地域性劃分,對於該區域的人,自然會有許許多多不公平之想法及意見產生。

而客族為何均區住在山區為多有兩大因素,除了原鄉出來討食的客族人員,多數產茶鄉出來,加上產茶為當時高經濟價值之物品,便居住於山區為多。(台北三峽、桃園龍潭,新竹竹東等)另個原因才是作者所言,主要發生於數次閩客械鬥,客族於當地居於少數,被排擠,因此而被迫離開,當然並非完全被搶走該地土地,也有部份是自行變賣地產,轉至客族聚集地。尤以台北的淡水、三芝、八里、基隆等地區。其實多數被同化於福鶴佬的人,以祖先宗親的祠堂,均是可以合理證明所屬之處。

客族其實不完全弱勢,但是被迫於工作、生活接受閩南語仍然存在現今社會當中,而對於客族人員來說,這才算是真正的弱勢。你進入工作場合同時,老闆、同事均不樂意以官方語言國語,甚至不少中小企業老闆,要求你必須會講閩南語,才能作為求職加分的部份。久而久之,你便形成在求職、生活中的弱勢,而這也是現今台灣仍然存在的問題。也因為這樣子,才形成客族弱勢之處,多數在於「尊重」點不足,並且沙文主義合理化之餘所形成之處。現今社會,多數人來新竹科學園區工作,你可以發現來到新竹,大家以國語作溝通,並不會因為地域性而有種壓力,必須學習客語,反之到其它之處,甚至南部,到該地你不用閩南語,容易被到無形的大壓力。這也證明作者所言正確之處。而小弟也覺得這的確是隱形群族發生的原因。

不管如何,作者所言令小弟受益良多。
2010-09-14 06:51:52
毋知是啥人
維基百科: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最早的一輩是第14世林石,曾隨林爽文起義抗清(1786年)。被捕過世後,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里杙(今大里市)移居阿罩霧(霧峰),開始了族群的經營。

1884年,林家在霧峰的經營隨著土地開墾,商號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當時家族中的林朝棟,曾率鄉民2000多人在中法戰爭中立功,被清朝賜官。1890年代,霧峰林家因掌握全台灣樟腦的外銷,利潤相當可觀。

1900年代,林家的林資鏗是抗日的代表,當時林家的資產大多被日本強行收取,1915年林資鏗到中國參加了孫中山興起的中華革命黨,1921年就升任為大元帥的侍衛官。1925年被軍閥殺害。林資鏗是林家最後一位軍事人物。

事實上1893年開始,林家事實上已轉為藝文世家,在林朝棟的樟腦事業達到頂點後,他的堂兄林獻堂主持了整個家族,林獻堂與他父親林文欽都相當喜歡文學、戲劇與美術,聯合士紳創辦台中一中,並開始裝飾林家的建築。他們所修築的「萊園」是今日台灣園林建築的代表。
以上維基百科
1.林家軍以平埔族及客家為主 就是苗栗 台中 彰化鄉勇 清朝以平埔族為台灣平亂武力 可見於清朝各縣志
2.對潮州客家十分輕視的是清朝官府官員 幾乎都不是漳泉人 泉人是生意人和農人 順民較多 也是官員喜歡的百姓 漳人較喜歡武力 有能力統軍 發動了多次武裝抗清
3.客家和平埔族在台灣一向站在官府立場 但官府立場卻因漳泉勢大而左右搖擺 這才是客家和平埔變成隱形的關鍵
2010-09-25 08:29:07
毋知是啥人
以上是要回應 客家人抗日 1895時台灣民主國林朝棟有十營精銳部隊 雖然林朝棟已奉命內渡 但客家將領繼續作戰 仍然飄著 棟軍 軍旗
2010-09-25 08:38:56
llmm
現在台灣多數族群的母語(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了!)本來就跟閩南語不一樣啊,在日治時代已經融入了許多閩南語沒有的字。而且為什麼說是臺語就要被譴責?!如果不是威權政府硬性規定大家講什麼話,一直都按照正常民主社會的發展的話,台灣的通行語言的確應該是多數族群的語言才對,重點是應該也要透過民主機制保障以及推廣少數族群的語言,而不是壓抑多數族群的語言原本應有的地位。這才是正常民主社會應有的發展!就拿香港來說好了,很多香港人也不是廣東人,母語並非粵語,可是香港因為廣東人居多,所以通行語言是粵語,這才是一個沒有政治力干預語言的社會自然的發展啊!
我本身是六年級後段班的人,從小在台北市長大,雖然屬於多數族群,但只會講幾句多數族群的母語而已。我根本無意為多數族群的母語說話,只是覺得台灣這個社會真的是很扭曲,有些人以保護少數族群母語或反對歧視為理由來扭曲敵視任何促進多數族群母語發展或恢復其應有地位的行動,真的是很病態!
2010-10-16 13:25:14
煮蟹公
"福佬人"、"福佬語" 之類的稱呼,似乎帶有貶義吧 … …

最該還是說 "閩南人"、"閩南語" 比較好。

P.S. 我是大陸人
2010-10-16 19:15:57
季昂
台灣中北部之新竹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大地震,災情慘重,是日治時期震度與損害最大的地震。與新竹相距不遠的苗栗公館亦受波及
---------------------------------------
其實震央在苗栗三義的關刀山,而不是現今的新竹!不過當時苗栗也是隸屬於新竹州的一部份啦!

苗栗銅鑼和公館受災最嚴重!因為離震央最近!而詹德坤就是公館石圍牆的居名!

該地區只有一間房屋半倒,其餘全倒,至今苗栗很多地區都還有當時立震災紀念碑!至今依存!石圍牆社區前就樹立一座,銅鑼國小旁邊也有一座!

詹德坤的銅像原本立於公館國小正門前的一座小公園中,光復就被移除了!

他的事蹟 我祖父也曾和我說過!我本人也是苗栗人!
2010-10-28 15:40:03
台灣客家青年
隔兩年在看此文,感觸良多啊

平心而論閩南語族確實對客家語族有壓迫存在
這是鄙人親身體驗,以下舉幾個例子

只是要說明確實存在,希望大家客觀理性看待

如果不是身為少數族群,是很難體會的

我父母都是客家人,苗栗大湖鄉出身

在台北念大學,有老師國語很好卻要用閩南語授課
並且表示"這是你們的語言,聽不懂我不管,沒辦法"

到南部去到商店裡,老闆滔滔不絕講著閩南話

曾被質疑說,"你聽不懂台語!?是不是外省人?"

族群壓迫感確實存在

也希望客家鄉親勇於推廣客語,介紹客家文化給大家認識,不要耽溺於自憐情緒,而是成為作家鍾理和先生散文中,"台灣的客家人"一文中所描述的南洋來的客家人,自信而驕傲的說著自己的語言!!

共勉之,最後再度對於格主高義感謝萬分,感謝您!
2011-04-19 03:17:37
RekishiEJ
有關「國語」一詞其實不只中華民國與近代日本有在用,戰後日本及韓國也有在用,這點可以參考日本文部科學省官網及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0/04/07/20100407000012.html
2011-05-17 04:37:47
RekishiEJ
還有將台灣境內的閩南語稱作台語並無不妥,因為台灣境內諸多方言、語言中傳統上最流行的就是閩南語,而且美國境內語言繁多,但中文世界習慣將美式英語稱作美語,既然這沒有問題,那麼將台灣閩南語稱作台語並無不妥。
2011-05-17 17:53:18
1988生之客家女孩
看完這篇心中滿是感慨。
家父是龍潭客家人,
母親是屏東河洛人嫁來北部,
乍到客家庄似鴨子聽雷,有聽沒懂;
但在家族中朝夕相處也慢慢學會客語,
說得一口流利,
家中做生意,
常有在地客人稱讚家母比客家人還客家人。
看到我等小孩,
最常聽到第一句問候的話便是:
『會唔會共哈嘎發?』

還好雖然父母已搬到較市區的地方做生意,
仍然不忘袓宗言,
在家時常刻意和我們說客家話,
從最簡單的『食飯』『睡摸』淺遺默化,
其實普通的對話仍是迎刃有餘,
感到些許欣慰。

在台北生活的我,
除了icrt聽到『按仔誰~髒來撩』『按久吼冇?』之外,
也聽不太到客語了,
實感晞噓。

有時在大選將際政客刻意拉攏客家族群,
我是以平常心看待!

管大所說,
客家族群偏向國民黨,
我並不明白時代背景的影響如何,
但的確,
我聽到周遭人都是這樣說的,
而我們家也是偏藍;
感到奇怪的卻是,
家中在水果報出來前也是看免錢的自由時報,
(是一種政治洗腦的手段嗎?)
卻沒被綠化呢!

而這邊所說的閩南歧視,
是在和男友一段爭論下才出現的振撼彈。
當時在曼谷街頭,
男友(家族為深綠)談到其父所說:
『國民黨貪100元不必被抓,
民進黨貪1元就罪大惡極,
這就是不公不義。』

為了這句話我們爭論了起來,

我:這兩黨一定都有貪,
姑且不論到底誰貪多貪少,
但現在是證據顯示誰有罪就應該服刑。

男:妳們客家人就是向著國民黨啦!
一點都不愛台灣,
不是台灣人。

我:那請問誰才是台灣人?

男:南部人才是台灣人啦!
客家人又不是台灣人!......

(當時氣到不跟他說話,雖然後來合好了)

但這件事卻一直深烙我心,
原來,
因為這麼簡單的理由就抹滅了客家人在台灣的地位,
好像,
有時政黨的色系才是決定你是不是台灣人。
2011-06-09 11:14:37
我是客家人
首先
感謝管大的文章
本人才淺
無法與各位就學理與歷史上討論
僅分享個人經驗
本人64年次
桃園楊梅人
高中時到台北求學
同學未明小弟亦略知台語
當本人面前
說出
伊係客人免管伊(他是客家人不要理他)
可一窺閩客族群相互的成見
還有
我全家都是深綠
(我除外因為肚爛綠的也貪污
另現已移居國外不便拿綠卡叫統或獨)
別再說客家人都是藍的
(至少我的親友都不是藍哦)
2011-06-21 02:21:50
oops
我算是純種客家人吧,父母都是純正的竹苗客
不過可能我從小生長在台北市,父母親又從事公教,在家幾乎不說客家話
所以我開始學客語還是大學的時候,汗顏
至於政治傾向,桃竹苗的客家族群的確偏藍,不過南部的客家族群藍綠比大概3:7,比較綠
客家人的確是很隱形的一個族群,應該只有選舉前會被政治人物拿來說嘴
我有位彰化的遠房表妹也是純種客家人,不過是福佬客,她在一直以為自己是閩南人,看過宗祠族譜還是不相信自己的客家血統XDDDD
2011-06-26 16:16:53
oops
很多客家人都是閩南話講的讓人以為他是閩南人..家母就是
而部份閩南人對客家人有多反感,可參考家母與祖母的婆媳關係....
我父母因為是在50年代北上工作的關係而相戀結婚,不然那年代怎麼可能出現一個楊梅客家女孩嫁給一個嘉義農村閩南青年這種事?
家母在外人前絕口不提她是客家人
當然也沒人能從她說話的口音認出
至於原因..小弟沒問過
但猜想與閩南人對客家人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我能聽到她說客家話只有她回娘家時
以及跟我那些阿姨們通電話時偶爾夾雜幾句
更詭異的是她們姊妹交談大部份都是用閩南語
很可惜我不會講媽媽的話
小時後每次跟媽媽回娘家對我而言簡直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及至成年,成家,家母病逝後才覺得遺憾
我有一半客家人血統
卻不會講媽媽的話..
不過或許是一代傳一代
我女兒也不會講閩南語..她媽媽的話...
2011-07-24 06:28:57
我是何許人
宋朝的官話是客家話
宋亡,蒙古人追殺,人民往南逃,甚至於到達印尼
現在印尼講客家話的華人約300萬
2011-08-01 01:01:47
自由人
不管您自認是哪裡人甚麼血統,只要自己喜歡都應該受人尊重.從另一方面說科學已經證明我們都是現代人源自非洲,亦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一個父母所生的遠房親戚.我喜歡自由主義的精神,凡在自由民主公義的條件下人人應享有相同的權利與義務,外加愛及奉獻一切自然趨近圓滿與美好.我們當善用我們手上的選票淘汰那些違反上述條件的政黨及候選人,不然受苦可別怪別人.
2011-08-02 15:32:54
Ricci
福佬 應是源於 河洛一詞的客語發音的諧音,
我是客家人,在客語發音是講"河洛話"一詞來表示所謂台語(閩南語)而不曾用過"閩南"這個字, 而且我也沒學過如何用客語發音講出"閩南話"
楊麗花的戲團不就叫做"河洛歌仔戲"嗎?

至於河洛在那裏?在現在的中國河南省境內, 所謂閩南話其實以地域劃分的語系的一種權宜, 河洛古漢語也是漢族南遷的一支, 和"客家"一詞有著類似的歷史分野.
2011-08-11 12:18:27
qqq
台灣還是有潮州人的!潮語源自閩南語,但潮州人沒有閩南人認同感 ,遷移至廣東的福建移民。

8世紀以來大量的中國移民來台,潮州人的潮州語發展本來就有三個方向,即本來的閩南音,還有客家音、廣東音,來台的潮州人因為處境和在廣東時一樣,同樣都有一個強勢的語系族群存在,只是從廣東的廣府語系換成台灣的閩南語系。

發音閩化的潮州人能直接和閩南人通婚,發音粵化、客化的潮州人只能和粵籍、閩籍客家人通婚,最終過去移民來台後,多數台灣潮州人直接閩化,或變成客家人。


大家都知在中國廣東是廣府語系獨大,客家次之,潮州人第三,但是還有為數百萬的其它更勢小的族群存在。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客家人、潮州人並存,是建立在一定的環境機制上。
2012-02-01 01:30:50
qqq
上面留言缺字,是18世紀以來大量的中國移民來台
2012-02-01 01:32:19
客家人
我是一個在客家人占百分九十以上的客家鄉鎮長大的孩子,一直到上高中,我才知道鶴佬人比客家人多。
我用鶴佬人這個詞,因為稱他們為「閩南人」,他們會不高興,但不會有客家人用「臺灣人」來稱鶴佬人的,用「臺語」來稱呼閩南語,怎麼說都不行,所以我就用我的母語中的用詞來稱呼吧。

拜讀這篇文章和其下的留言,感觸良深。尤其看到《城下之人》和《靖台の宮》的記載,感到先祖胼手胝足的艱辛,捍衛家園的悲愴給我們的驕傲就足夠多了,而多一個名人是客家人會帶來更多的光耀嗎?
文中的「漢人學得鮮卑語,高踞城頭罵漢人」一句實在該令部分客家人感到難堪。
其實客家人是蠻隱性的,我在工作的場合,很少人主動表達他是客家人,不過很趣的是,當客家人知道對方也是客家人的時候,就會私底下表達他客家人的身分,並且把你當自己人了。這倒是蠻有趣的。
我的客語只有到使用流利的程度,但一些以前農業社會才會用到的字詞,我已經要請教我父母才念得出來了,其實是蠻丟臉的。我也正讓我念幼稚園的小孩學客語,要對自己也認同感,套一句柯林頓的句型:笨蛋,問題在要多講客家話。
2012-02-26 21:17:27
台北小民
沒想到李登輝是客家人,當過中華民國總統,退休後又不承認中華民國,現在又變回道地日本人...選舉時大家只聽他說福佬話,原來也是為了選票再度變身...曾經加入共產黨,又加入國民黨,現在自組台聯黨。永遠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位置站著,這就是「政治」?
2012-07-15 21:49:03
來自彰化
我記的小時候(二十幾年前),李登輝總統剛上任,
使用華語話談話或發表元旦賀詞時,口音都有點外省腔,或者接近浙江腔。
慢慢的,現在再聽他的發表談話時,就比較正常。....接近台灣腔的華語。

無奈,這就是政治啊!
2013-06-24 01:04:36
Mars
有關於"國語"的部分
現在的日本人還是稱學校裡的日語科目為國語,雖然稱呼語言本身的時候的確用"日本語"居多
香港沒有國語這個觀念,只有"中文",然後分成粵語和普通話
馬來西亞人稱呼的國語是馬來語,北京話他們稱為"華語"
2013-09-05 15:54:13
東勢未成熟的客家孩子
看完您所寫的文章,讓我認識自身根源決心更加堅定。
2017-07-16 23:35:55
Conan
哀哉!我們將成為台灣的「末代客家人」嗎?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29
2018-05-10 20:32:59
廣人
你根本完全不懂客語還大放厥詞,你知道廣府話(或又稱粵語)有個髒話名為屌你母,但你可知道客語也有個髒話為屌若姆(diau ngia me "若"=你的; "姆"=母親)
還有你根本沒看懂作者的意思,他根本沒有要強調孫文是客家人,重點是在說明李登輝為了政治利益強調自己是客家人卻不願意學習客語的扭曲心態。或許孫文其祖先可能為客人,但就我來看他早就被廣府人同化(或本來就是),作者對孫文是否為客人也持懷疑心態,你看不出嗎?
或許有些客人出於自卑而喜歡宣傳XX名人是客家人或是稱客家人是正統漢人,亦可能是故意要黑客家人而做的負面宣傳,但我想會把它掛在嘴邊或信以為真的人,大概是那些不喜歡多方查證或自卑轉自大的人吧。

要我說,我也看過有人宣稱"廣東(府)話是唐朝官話" "秦始皇說的是粵語",難不成你也信?懂一點聲韻學的人或稍微查一下就知道,語言本是不停地演變,所謂XX話是O朝官話,根本都是吹牛!
2018-10-24 17:55:48
新竹客人
我是上面一篇回覆的作者,原要回覆"廣人"的留言,錯誤輸入到"回應人"欄位,但過了那麼多年他大概很難有機會看到罷
2018-10-24 18:00: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