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創作坊的孩子們分享郭晶撰寫的《武漢封城日記》,一點一滴窺見一個從來不曾提筆寫過日記的女社工,卻在中國武漢封城的第一天,動筆寫日記了。
當她陷入彷如世界末日的極端人生處境時,每天必定到「超市」與「藥局」逡巡搶購,即便後來冰箱再也冰不下,防疫物資已不如往昔匱乏時,她仍然天天報到,那是一種根植於人性的必然恐慌,無能戒除,而愈是感到恐懼無依,愈是覺得人很脆弱微渺。於是,必須每天記錄一點什麼的念頭忽忽浮起,最初,只是為了轉移對那架在脖子上的尖銳刀鋒的過份注意力。萬萬沒想到,日記寫著寫著,她發現自己意外成為一個連結外界的點,她更發現自己成功召喚社工本能,讓渺小的存在有了巨量意義,在幾乎不可能有任何生機和希望的武漢絕境,點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這同時也是郭晶嘗試做自己的好朋友的最佳示範。沒有人該是孤島,但我們總有孤立無援、只剩自己的時刻,於是,要如何與自己秉燭相對、溝通長談?成為一種必備的重要能力。猶記得國中的孩子們一聽到〈做自己的好朋友〉這個作文題目時,教室內立即響起此起彼落的哀嚎聲,國一的庭睿甚至逗趣提問:「老師是要我們一人分飾二角嗎?這樣我怕自己會精神分裂耶……」這問句讓人莞爾不已。
翻讀孩子們的這篇文章,看著他們用各種不同角度談論與自己成為好朋友的契機和可能,真覺得蘇格拉底說的那一句話:「『逆境』是人類獲得知識的必經之路,『難題』是人們取得智慧之門。」果真是禁得起時間檢視的至理名言啊!
---------------------------------------------------------------
做自己的好朋友 七年級 吳昱熲
重心不穩的身體,明明就要倒了,而朋友就在眼前「吐槽」了一句,還「推」一把,神奇的是,我倒了,卻又快速地反彈了上來,且做出更好的應變可能。
我,朋友雖少,但每個交情都非常深厚,在朋友遇到困難時,永遠部會直接幫忙,反倒是透過酸言酸語,讓那人自行恢復正常水準。而這個酸是種天然柑橘,散發微微的酸味,且酸中又帶甜,而不是檸檬那種一酸便能使人倒臥在地,再也站不起來。不過,這種超級了解自己又不會導致人受傷的朋友,少之又少,於是,自己成了自己的朋友。
但,也因為是自己,最了解也是最能說服自己,難以逆向操作進行自我打擊,饒恕我的理由有無限多,即使另一個我把話說得再酸也沒有用,反而使躲逃的藉口也越來越多。我的大腦最後只能炸開,那樣的我就像是加護病房中即將垂死的病人,面對死神的酸言冷語,醫師卻又不放棄施救,這讓病人的壓力龐大無比。
面對那些卸責的理由,我應該先讓自己找不到,才能讓那推動自己的逆向能力發揮到最好,使自己成為自己真正的好朋友,一起努力、一起變好。
做自己的好朋友 七年級 邱于珊
在最黑暗及明亮的交叉點,面具使我封閉、笑容使我更加的悲觀,我畏縮、我害怕,但只有他在我的生活中能夠接受這樣的我。
我越來越怕犯錯,常常,面對人群是我最不願的事,但,在不得不的情況下,我做出許多委屈的事。笑,成了我對世界上每個人的保護色,也讓「傻」成了我的代表色。也因此我有了無數的朋友,但在我的眼中,真正的我與他們格格不入。人,是不是越會裝、越逃避就越是真的傻?我不信任任何人,一直希望能夠擁有一個不會拒怕真實的我、包容並能聽從所有抱怨的人。在她的面前,我可以不用戴上面具,以真心對一切。面對老師們的冷眼相對、同學們的虛假作為,父母的無形壓力、課業的地位比較,我無依無靠,笑著的那一面背後,我聲嘶力竭的哭喊著,全身是傷。
望著倒影中淌著血的自己,我就快放棄了,但最終,只能再給自己最終的機會,畢竟,全世界莫過於自己對自己最了解,也最能接受和包容。於是我開始寫日記,寫下那點點滴滴的真心、挫折,和自己一次次的溝通,一次次地在心中安慰自己,彷彿在人生中,我第一次遇見了我夢寐以求的知己。我曾經認為自己害怕孤獨,但也是因為孤獨及苦悶,我才能一次次透過日記去遇見、了解我的「好朋友」。完美很累,但謝謝日記不再要求我完美,我能用文字的碎塊拼貼真正的我。
謝謝那個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讓我做自己永遠的好朋友,為自己傾聽,活出不在限於面具後的自己。和這個「知己」在日後遇到困難時,合力活下去。
做自己的好朋友 八年級 薛雅云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感到格外的寂寞,因為有時寫完作業後,往往已經很晚了,但有時卻又睡不著。這時,我除了閱讀書以外,就是思索人生意義了!但往往悟不出什麼道理來,所以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
在上了國二的那天晚上,我認識了一個別班同學,她常陪我聊天,過了半年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記得有一次當我默默看著我們從剛認識到現在的對話,我驚覺自己真的太負面了,不僅不斷的批評自己、對自己沒信心的人。在人前也許大家都認為我開朗、活潑、有信心,但我卻發現我只敢對她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而我總在逃避「我很負面」的事實,她卻全心全意接受這個「不一樣」的我,令人十分感動。
在過年之後,她開始因為一些個人因素無法陪我聊天,但我好似因為習慣了她的陪伴,當她,總覺得不快樂、孤獨,此刻的我也才因此意識到自己需要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多聽自己說話。
在她不在的時間,我開始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我將她想像成身旁的玩偶並對它說話,再以它的口吻回答自己。我慢慢的在這之中找到樂趣,因為我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去回應自己,亦可以獲得心中渴望的答案,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我的行為怪異,但這卻是我紓壓的好方法,同時,也能更加瞭解自己。
人難免會有必須獨自一人的時候,而沒有一個人可是永遠陪著我們,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學習如何當自己的好朋友,才可以在獨自一個人相處時候,亦可以很快樂。
做自己的好朋友 八年級 曾仁瑋
子曰:「友直,有諒,友多聞。」朋友有時如蚵養蚵人,養蚵人提供住所、養分、潮水;而蚵在一生中努力成長,將吸收的養分、日月精華還給我們。朋友間會互相幫助、互相滋養,一起進步。
外在的朋友,如同學等,在有難時提供助力,在瓶頸時表達意見,在犯錯時諒解。內在的朋友卻須由自己去發覺,猶如心靈的補劑,在焦慮煩躁時可訂新,在一片空虛時提出一個奇想,在己身不正時,又可正衣冠、理思緒。如人倫道德,他就是一個內在的朋友,適時的提醒、約制。
我認為做自己的朋友定然是最重要的,因為社會並不是為每個人量身訂做,沒辦法去包容每一個人、適應每一個人。所以和他人在做朋友之前,要先做自己的朋友,學會諒解自己的過失,必在第二次時嚴加懲治;知悉自己的性格,改缺點並展優勢,持續地發覺多元的世界。
如何做自己的好朋友,其實就只需不斷的了解自己而發展和節制要互相制約,統整來說就是自律,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若自律力強者,應是自己的一個知心的朋友了。
做自己的好朋友 九年級 吳孟倫
於人生在漫漫大道上,朋友是一路上會相互扶持且競爭的夥伴。如一天之中的白晝與黑夜,均是缺一不可且互補的存在。無論是以天生的生氣襯托夜裡的寂然,或以黑夜的暗幕襯托白晝的清白,都能凸顯出雙方的優劣。
還記得那時,孤單地度過每一天的困境。那時,剛升上國中,對周遭的環境感到全然的陌生,卻於進入教室後愕然的發現同學們似乎早已認識彼此。我彷彿已一個局外人的身分站在局內,身邊的事物似乎與我毫無關係,同學之間緊密的關係如柵欄般將身為外來者的我阻隔在外。於是,在度過幾天索然無味的生活後,我逐漸封閉起我的內心,與深藏於深處的自我交流,從而不在感到無助。
隨著交流次數漸漸增加,我似乎看見了一個不曾想像過的自己,許多不曾浮現的缺點逐漸現形,使我對於那個曾經的我有更多的認識。而在改善這些缺點,於學校的人際關係也在不知不覺間好轉。
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就如同成為隱身於白晝下的黑夜,儘管平時不為人所知,但於兩者教會的清晨和黃昏,就像改善了自身缺點的自己,是一生中最美麗的景緻。
做自己的好朋友 九年級 王巧霖
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個神聖的存在,我可以墜落無底的深淵,但無論如何,一旦被認定是朋友的人就是不能被玷汙。但在這一昧的付出當中,我總是忽略了他們跟自己再怎麼要好,靈魂依舊不屬於我,即便我奉上了唯一的真心,仍然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斷絕朋友關係。一次又一次的付出,得到疼痛,我變得畏懼社交,只要不跟任何人有交集,就不用害怕受傷吧!
國小畢業的那個暑假,所有人都急著約舊友出去體驗最後的暑假,唯獨我一人在家待了兩個月,出過最遠的門也只不過是為了吃飯。從睜眼,再到閉眼,手機沒有任何一絲動靜,我以為的那些朋友,早就不把我放在心上了。我並沒有感到可惜,這結果是必然的,在國小期間本來就不擅長何人交往,朋友自然屈指可數,我一個人也很好,不是嗎?朋友只是生命中的過客而已。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升上了國中,每次看到要問最好的朋友是誰,我毫不猶豫地填上自己的姓名,原因往往是寫因為我最了解自己,不曾改變。
但既然我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又是為何回將自己看得如此微不足道,在這世界上可有可無的人怎能成為神聖般的存在?於是,我試著去了解自己,以自己的角度去將破碎的自己拼湊出來,直到那一刻才驚覺過去的時間,我早已為了其他人而丟失自我,拼湊的過程令我迷茫。我最好的朋友,竟然是被如此的對待,明明就被傷到不成模樣,卻還是為了那些生命中必然的過客而搞笑,從不聆聽內心的聲音。
我的好友豈能被他人傷害,我試著給予他世上最溫柔的愛,即便分量不多,但卻是能提供的所以有。起初她不肯接受,她甚至認為自己不該被人喜歡,一直將我拒於門外,但我並不灰心,一個月、一年、甚至一輩子我都會等,我都會愛著她,我想讓她明白「被愛時,不需要懷疑」。過了很久,那緊閉的門終於有了一絲縫隙,我最好的朋友終於決定走出了傷痛,試著學會被愛。
或許,做自己的好朋友,對我而言也只不過是去學著愛自己,放下那些懷疑和傷痛,也把自己視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此一來就會失去這個「朋友」。
做自己的好朋友 九年級 蔣博丞
朋友,就像是那專為自己而產生的人生導師,在自己感到無助,疑惑時,相信他會為我指出可以勇敢向前的那條路,而我需要的,正是這種一生的好朋友。
在我身邊,可以和我一起玩樂、讀書的人,可說是不能再多了。但若說到可以互相信賴,讓他幫我決定未來的人,則是一個都沒有。因欸我太容易懷疑他人了,每當別人對我提出意見時,首先就要思考他是不是真心相幫助我,還是另有圖謀,接下來才再考慮是否要採納,而上次聽從這個人建議的後果如何也會被加入評量。要讓我能跳過這些條件,直接聽從意見會被我認為是可以信任的好朋友。
但回過頭來,才發現這些條件只不過是自己的推託罷了。什麼評量,不過是想要一個人幫自己背黑鍋,在失敗時有人可以當藉口、當擋箭板,又有誰會為了我而無條件的讓我成為失敗時的罪魁禍首呢?我這才恍然了解,唯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成為那我口中所說的「好朋友」。在疑惑時以第三人稱來看待事情,不管得出的結論是對、是錯,也只能自己承擔,不能怪罪別人。
人並不是如此大愛的生物,總是有自私的一面。會對自己無私付出的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所以,若要尋找可以幫自己擔責任的好朋友,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好朋友,也唯有如此,面對每一件事,每一個選擇,我們會更慎重考量,且全力以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