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皆有當代與當地文化的特色,作為一個讀者能夠慶幸的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的流傳,後者可以從中捕捉前人的文化,從這些文化中,藉由作者的寫作渲染力滲透進每位讀者的心,使之感染了作者創作的原意,也提供了閱讀的樂趣。本書雖然結構簡單,卻因其充分展現世代的樣貌而奠定其死亡經典文學的地位。
作者: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譯者:何致和
出版社:寶瓶
(按圖片可連結來源)
作者簡介
美國四大名家之ㄧ,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他也是「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餘本長篇小說和三本劇作,另著有諸多短篇小說和隨筆。有評論因他對後現代生存境遇的描繪,而稱他是「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札克」。
唐‧德里羅於1936年出生再紐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族,童年時隨父母遷居賓州。大學時期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但他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倒是從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鋒藝術獲得樂趣和教益。1958年大學畢業後,唐‧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先後獲得「歌根哈姆獎」、「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文學獎」。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作品。此書不但摘下該年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更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遇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1989年,唐‧德里羅突發奇想要寫何梅尼,1992年,他便以這部名為《毛二世》的小說榮獲「福克納筆會小說獎」。而後再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二十世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部作品不同於其他議題嚴肅的小說,很意外地,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唐‧德里羅的作品所造成的影響力是全面性的,不僅大學課堂講授他的《白噪音》,當今許多美國名家以他為師,流行歌手寫歌稱頌他,保羅‧奧斯特更將《巨獸》及《沒落之鄉》獻給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國文學大師馬丁‧艾米斯則推崇他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作以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藩籬,在數十年來,始終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脈動且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唐‧德里羅這個名字,亦將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時至今日,我們豈敢說人類不是曝曬在死亡的陰影下?人類真能避免死亡?
社會進入二十世紀後,隨著各種電器的發明、食品的創造富裕了人類的生活,社會更文明化後,人類對生存的質感的要求也明顯增加。今日,人類夜晚不必將就蠟燭的亮度也能享受光明;人類更不用忍受暑熱也能享受涼風;資訊也因電腦的問世而透明化,如今,找資料再也不須抱著一疊疊的書辛苦找尋,生活是如此的便捷。
當這些便捷的用品一步步侵蝕人類的生活,隱藏在這些背後的隱憂卻令人生畏,彷彿人類一直不斷的創造加害人類本身的物品。如今,文明病就埋伏在各種可能性伺機而發,它就像拳擊手,當對手步步逼近,挑一個適當時機反擊;人類在過去不斷的創造電路用品影響了這個自然世界後,文明病正躲在暗處等待反擊,而人類只能謹慎提防。
「死亡」便是此書的核心。作者所要表露的無非是死亡依附在人類的生活陰影下此一課題,寫作上採漸進式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表述模式,全書分三章表述。小說主人翁傑克‧葛雷德尼結過五次婚,與最後一任妻子芭倍共同扶養四個子女。傑克任職於「山上學院」,創設一門「希特勒研究系」,該系所成為本校熱門科系。在步入知天命的年歲後,傑克時常和妻子討論誰會先死的問題,也顯示出主人翁對死亡的恐懼正是他步入這年歲後出現的隱憂,而「死亡的恐懼」正是人類在這資源過度耗竭中所必須承擔的風險。
在第一部〈光與輻射〉開頭就揭示了美國的拜物主義盛行,作者在開頭就描述該校新生開學日,成群的大學新鮮人穿著打扮光鮮亮麗的由父母陪同而來,這群光鮮亮麗族生命正值青春期,渾然不知生命為何物,整個社會在生產力量化後,正是這股拜物主義風潮將社會推向一種未知的風險。而這股風潮在整個社會靡爛下,群體社會的慢知慢覺渲染了死亡的張力。因此,由第一章末崔德威先生的姐姐的死作者把主題導向了外在不可預期的人為自然變動因數。
於是,讀者可以在第二部〈毒氣事件〉預知作者接續的描述了。這一章的主題很明顯的就是藉由一場意外事故有毒化學物質外洩事件將焦點放在一種叫做尼奧丁的有毒氣體上,吸入這種氣體過多會危害生命。主角傑克在這場意外中不慎暴露在此氣體下,在醫生的診斷下,也被宣判此氣體已進入體內,死期昭然若揭。主角由於意識到死亡的降臨,情緒頓時陷入一種悵然若失的稠失感。
結合了第一部〈光與輻射〉的外在不可預期的人為自然變動因素與第二部〈毒氣事件〉的意外事故,第三部〈戴樂光景〉則致力於描述死亡的不可逃避性。第三部作者把焦點專注在傑克的妻子芭倍服用的神祕藥物上,此藥物名稱叫戴樂,是生物科技團隊試圖研發消弭人類對死亡恐懼的一種精神藥物。芭倍為了消弭心中的恐懼感,自願成為藥物試驗對象並獻身,然而,此種藥物功效不如預期,試驗結果也宣告失敗。就在丈夫的追問下,芭倍和盤托出事實。此章的主題很明顯是在過度拜物主義模式下,人類自以為是的發明其實最終抵不過自然的生命循環。
此等劇碼雖荒誕,傑克的同事搧動他去暗殺妻子獻身的對象藉此消弭對死亡的恐懼只是遵從食人族的迷思,同樣是一種盲目自大的行為,事實是,比靠藥物更有效的對抗死亡的恐懼的方式──信仰。在小說後半部一個有趣的鋪陳當是傑克在醫院與德國修女的對話:
假如天堂不是上帝,天使與那些獲救靈魂的寓所,那麼按照教會的說法,天堂是甚麼呢?
獲救?甚麼叫獲救?你是笨蛋嗎?竟然跑來這裡講甚麼天使。拜託,找個天使出來呀,我到很想看看。
假如我們所認識的信仰的最終歸宿是天堂,而天堂又不存在,何須信仰的存在?作者做了一個自問自答:
沒信仰的人需要有信仰的人。他們渴望找到某個有信仰的人。
因為人類一直以來倚靠神祇的存在確定人類的存在,更藉此確定來世、永世之說,神祇的存在其實只是人類轉移對生存的恐懼的移情作用,若是想用信仰來得永生也只會令其失望而得不到最終效果,因此,在書裡所謂的「信仰」也只是內心的自省。那麼死亡的恐懼如何解決?作者用傑克幼子誤撞車事件闡明,死亡就像日影,人是一個生命體,死亡必定是其影子伴隨左右不得避之,也只有從內心釋放釋然之情,反則也無解。
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皆有當代與當地文化的特色,作為一個讀者能夠慶幸的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的流傳,後者可以從中捕捉前人的文化,從這些文化中,藉由作者的寫作渲染力滲透進每位讀者的心,使之感染了作者創作的原意,也提供了閱讀的樂趣。本書雖然結構簡單,卻因其充分展現世代的樣貌而奠定其死亡經典文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