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05 11:49:25| 人氣1,8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學習網

01道前基礎-皈敬頌 彙整 - 廣論學習網 (lrestudy.com)

廣論第104

2.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之二)

/03道前基礎-教授(法)殊勝 /2.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之二)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假使有人提出:「如果是進顯教波羅蜜多大乘的話,的確需要小乘法藏所說的眾多道;但是對於進入密宗金剛乘的行者而言, 顯教波羅蜜多乘的眾多道則不是共通的道,因為道並不相順的緣故。」
這種說法非常不合理!因為波羅蜜多道的體性,全都可以歸納為意樂發菩提心,以及行持修學六波羅蜜多,這一切都是一定要學習修持的法門。如同《勝金剛頂》中:說「縱使為了活命的緣故,也不應該捨棄菩提心。」 又說 : 「六度的行持,始終都不應棄捨。」在其他許多密咒教典當中,也都宣說這個內涵。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消文1

上面講的是道理,這裡是講行持。「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趣入修無上密,在真正灌頂的時候受曼陀羅(曼陀羅就是壇城,這在灌頂的時候一定有的)。你理論了解了,去修學密教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受二種律儀:一種是共的,一種是不共的。共指的是跟顯教共同的,也就是說顯教大乘要受的三聚戒,密教也全部要受。

 上文直譯:在許多趣入無上瑜伽的曼陀羅時(曼陀羅,是檀城,象徵佛菩薩的宮殿),也說必須要受共(大乘菩薩戒)和不共(三昧耶界)二種戒律。修密宗必須受的共同戒律,就是菩薩戒。內容包括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這三聚戒,都要受學。

消文2

在趣入無上瑜伽部壇城的許多時候,也都說到必須要受取共通與不共
通兩種律儀--
共(大乘菩薩戒)和不共(三昧耶界)二種戒律。所謂受持律儀,就是受學這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菩薩學處。所以除了在發菩提心之後依著發誓受學的學處而進行修學以外,在顯教波羅蜜多乘中,也沒有其他的道。另外,《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等密續中,在受阿彌陀部的三昧耶戒時,都這麼提到:「要一無遺漏地受持外乘(事部、行部); 密乘(瑜伽及無上瑜伽二部;波羅蜜多乘),這三乘的正妙法。」上述內涵在受密宗戒的時候,都必須要發誓受持。如果因為看到顯密之中有少許開遮不同的差別,便固執地認定一切顯密教法就像一般互相違背,這顯然是自己的智力極為粗淺!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