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21 16:42:45| 人氣5,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71 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71     723– 10 

第十四科、說明顯、密二道是《道炬論》等的意趣: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大覺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

《道炬論》針對教法圓滿傳承、建立菩提道以及修行次第,有相當完備的說明,本論是以《道炬論》為藍本,所以本論也照著這樣圓滿無缺的道次,步步來引導修行。大覺窩師(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論典當中也是如此宣說。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中說,「想要證得不可思議的殊勝無上菩提,唯有如法去修行,而修行的重點就是策發菩提心。既然已經獲得這個難得的暇滿人身,來生也很難再得到,所以應該把握住機會精勤修行,不讓此生空過。」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

又說:「就像囚犯被關在死牢裡,一旦有逃跑的機會,其他任何事情都會立刻放下,一定拼命快速逃離。同樣的,我們現今正沉淪於生死苦海中,若有度脫的機會,怎麼可能再去忙無關緊要的小事?此刻再沒有比逃出三有火宅更重要的事了。」

又云,「皈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

又說:「以大乘皈依、增上戒律、及發菩提願心為基礎,接著受持行心儀軌,也就是受菩薩戒;等到自己的心力逐漸增強穩固,再如理修學六度等菩薩學處,廣行菩薩一切行。」又說:「修行者真正要學的,一個是福德方便分,另一個是勝義智慧分;而修學的方便,就是修止觀相應。」

《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

《定資糧品》中也說:「先堅固自己的大悲心,再發起圓滿菩提心。不耽著於輪迴中三有的快樂果報,遠離現前所有貪著難捨的東西。積聚及圓滿信、戒、聞、捨、慚、愧、慧等七聖財,恭敬上師等同佛。依師謹守戒律,並勤加修習正法。

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然後在上師處圓滿獲得「瓶」、「密」等灌頂(註1),修學能清淨身語意三門的密法,成為具器的弟子,而這一切都是由上師的恩賜得來。最後修習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使能迅速獲得圓滿成就,這就是修密乘的法要和軌則。」

1

合註 四灌頂:寶瓶、秘密、智慧、句義等四灌頂。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