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12 07:49:58|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棵樹倒下的聲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某位年過四十的劇作家告訴我他的寫作習慣。他必須趴在父親留給他的小方桌上,一筆一劃的在紙上構思、寫作,直到最後完稿時電腦才派得上用場。他曾經試著直接在電腦上寫作,但腦中一片空白,效率奇差無匹。有很多人告訴我,無論如何,紙是無法被取代的,至少最後你得用紙才能列印得出來。於是我腦中出現了一個影象:在古老的漢朝,一群即將失業的工匠,擠在蔡倫先生的辦公室門口,高喊著「無論如何,竹簡是無法被取代的」。

紙張作為知識的載體,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也因為有了紙張,油墨、印染、裝禎、保存的工藝,亦各自發展出高度的技術。在世界各地的出版同業中,一般說來,還是以日本在紙質與裝禎上的創意最為突出。當我只能在七十磅的象道米道中掙扎,被書系綁死只能選擇二十五K上霧P或亮P時,每回逛日文書店,見到一些令我愛不釋手的精裝書,總忍不住在心中大喊:這才對得起那些為此倒下的樹啊!

一開始,紙是奢侈品。所謂奢侈,指向兩個涵義:一是造紙的成本昂貴,二是使用紙張以及擁有知識的乃是社會階級中的最高層。然而,隨著造紙、印刷術與教育的普遍,奢侈有了新的定義:一是伐木與污染對地球環境造成的破壞,二是指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出版商不得不出清大量的存書,這就是市場機制下不得不為之惡。在我祖母年輕的時候,上面寫著字的紙張甚至是不准隨意丟棄的,要是她知道全世界每年有多少噸的圖書被銷毀,必定痛心疾首,口中念著「阿彌陀佛,真是討債、討債」。

從一張紙片亦可觀察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去年冬天我到北京小住,旅館的廁紙十分粗硬(不知為何拉扯時如繃帶般的有彈性),酒水單和收據則薄如蟬翼連印在上面的字都是糊的,但可報支銷的發票則品質直追台灣樂透彩卷。最高級的是九十元人民幣一張的機場稅憑證,雪銅紙四色印刷上光P獎勵你對祖國建設的貢獻。

內地這幾年的出版業有很大的進步,從前一本書約莫十塊錢人民幣上下的行情,現在三十塊的平裝書到上百元的精裝書也很常見。楊澤主編的《作家的衣櫃》,與蔡智恆的《榭寄生》、余秋雨的《行者無疆》一同排在書店平台上,形成一種簡體字版的既視現象;「人民文學」出版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封面用的皮紋紙,摸起來像我的小學國語課本,翻開內頁,聞起來像我小時候讀的《西遊記》精簡版,有馬糞紙的味道。定價三十九點八塊,「哈利波特」的閃電字體燙了金,內附「魔法師的火焰杯激情大噴發!」書籤。

文人對紙的態度亦可見氣質與境遇不同。《紅樓夢》第三十一回,賈寶玉情願讓晴雯撕紙扇子玩,只為博取千金一笑。「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氣時拿他出氣。就如杯盤,原是盛東西的,你喜聽那一聲響,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別在生氣時拿他出氣,這就是愛物了。」世上竟有這等貴氣的境界,紙扇能被如此愛物的貴公子所疼惜,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索忍尼辛就沒這麼幸運了,他曾在有限配給的紙張上,以四種顏色的墨水交疊,一張紙當作八張紙的寫作;歐尼爾則有一項絕技,能在一張紙上把一部劇本完成。這對許多書桌上堆滿紙團的爛作家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不論好作家爛作家,第一次監印,看到一令令的道林紙送進機器裡,沾上油墨後,再一張張的吐出來,均感動莫名。

有位同業前輩曾經抱怨生產線式的出版工業:「趕什麼趕?趕著出書又沒有讀者趕著看。越早出去就越早退回來啦!浪費紙浪費錢而已啦!」數千年來,紙張默默承載著人們的智慧、帳目、塗鴉、電話號碼、穢物、夢想、憤怒等等垃圾,取之即來,擤完鼻涕便丟,我們都欠它一份情。紙張與一般日常用品不同,是有生命的,或許有一天它會在人類文明的歷程上功成身退,成為博物館或珍本收藏家的愛藏。後人也會像我們注視著銘文或甲骨文一樣的,注視著我們的天真與愚蠢。

台長: 李季紋
人氣(1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