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家賣牛奶的公司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進到一間乳製品公司。有些同學喜歡笑鬧著說,哎呀那間公司不行啦!但我覺得從資訊科技的角度來看,幫這間世界第四大的傳統荷蘭乳製品公司數位轉型,是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就是因為所有東西都是非常守舊,在裡面轉型革命肯定非常好玩。
十月上工後,也真的出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狀況,像是我的筆電過了兩個月之後才拿到或視訊會議沒有影像……等等有點有趣的畫面,想著可以在這邊做的事情應該會很多,也就非常開心的在這個團隊度過每一天。
飛氏蘭這間乳製品公司是荷蘭百年企業,甚至被冠上「皇家」飛氏蘭。能在荷蘭被冠上皇家的企業,代表著這間企業已經超過百年。其他大家也熟悉的荷蘭百年企業包括飛利浦、殼牌石油、及荷蘭航空,都被表揚並在其名字前冠上「皇家」二字。
飛氏蘭最早期是由18,000位牧農所組成的農會,由飛氏蘭省以及坎培納省的農會合併組成的「皇家飛氏蘭坎培納」公司。在這間如此傳統的公司,執行長從國際最大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寶僑」重金禮聘新的資訊長,並提倡一連串的數位策略及數位轉型。在這段歷程中,這位新任資訊長決定與其聘用更多的工程師,更希望聘用商學院畢業生成為他的核心團隊,他認為工程師最終可以外包,但是核心策略需要由商業人才一併完成,於是,才有了這個數位部門的誕生。
我所待的團隊正是當中的數據分析部門,剛好由MBA17屆的學長及18屆的學姊,以預測分析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幫助公司各部門以更高效率的方式分析。團隊裡面工程師剛好都是華人,負責轉習推動的美國學姊,以及專案管理的秘魯學長。我們這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與整間「非常荷蘭」的公司氣質相差甚遠,每天吵吵鬧鬧的講笑話,常常被安靜不說話的荷蘭人側目。
2. 一場公司裡的革命:轉型推動與管理 (Change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這個字在商業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在專案中的變革管理,另一個則是組織的轉型推動與管理。在飛氏蘭的期間,我擔任的就是轉型推動與管理,幫助這個數位分析部門在公司推動轉型,這個工作需要大量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策略管理,定位出利害關係人在組織中的利益及影響力關係圖,進而找出四個角色----sponsor,轉型推動經理,大使,以及轉型目標群體,定位出這四個角色並在組織結構中提供成功案例解釋各個角色的重要性。
很有趣的是,比較少看到這樣的專門職位做這件事。在飛氏蘭實習的這段過程中,我發現許多角色其實真的在台灣的職場是從來沒聽過的,像「轉型推動與管理」就是一個在台灣不常看到的職位,但研究後會發現,這是一個很有趣又能直接協助公司成長的挑戰性職位。
首先,先想一想,大家都在提的數位轉型,到底是什麼?
3. 數位曙光(Digital Dawn)----數位轉型計畫
在實習過程中,凱拉將我安排至數位曙光計畫。這名字聽起來很有趣,但的確是希望對這個部門帶來未來的曙光呢!計畫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透過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進而達到原物料的預測分析。這個理想聽起來單純,但其實在運作中,光是第一步定義需要搜集的資料就是很大的門檻。
在這個計畫中,我扮演了工程師與商業部門的橋樑。大學就讀類工程學位學習一些基本的程式語言有助於我與數據分析師的溝通,而我之前擔任商業開發的工作經驗有助於我與商業部的溝通,讓我學到敏捷式開發的流程、轉型推動與管理角色、以及數位轉型中的預測分析內容。
這段實習中,我感受到自己不足的。以往覺得自己在外商公司工作,好像就可以跟著世界的步調走。但現在我發現即便外商公司在台灣的分布,仍然以台灣的組織結構及運作模式做台灣的事情。對於創新的管理我仍有許多要跟上及學習。
4. 從數位轉型到數位策略
當實習期間進展到下半期,在更瞭解公司內部的運作以及公司的策略方向後,我主動與Juan Carlos及凱拉爭取一些我能獨立完成的專案。
我發現數據分析部門裡面的策略走向仍有很多能深入探討的部分。雖然對於公司的瞭解並沒有像學長姐這麼深,但我可以嘗試他們之前沒有想過的角度。以往策略都是以高階主管從上而下定下來,由高階經理人決定企業的策略走向,然而,是否有人能傾聽第一線人員工作中需要即時解決的問題?曾在大公司工作過就會發現,時常一些雞毛蒜皮的行政瑣事,或是大家覺得簡單到不行的小事,卻耗費每一顆螺絲釘可能近乎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時常可能只是一個小訂單,卻因為公司制度需要層層簽呈而延宕了訂單時間,業務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內部追蹤簽呈而減少了可以與客戶溝通的機會,產線人員時常因為一件客訴案件而耗費大量時間尋找問題根源而降低了原本的出貨效率,這些例子都是可以由數位轉型改變,但這些案件卻藏在第一線工作人員,大老闆們可能是看不到的。
我抱持著即便我準備的這份報告,最後沒有傳達到老闆去,至少我能對整個產業有更多的瞭解的心態,開始了這整個由下而上(Bottom up) 的思維進行了每個部門隨機抽樣訪談。找了業務單位、行銷單位、供應鏈單位,以及行政部門的員工聊聊,瞭解他們的工作痛點(pain point)及心聲,最後再媒合可行性及急迫性篩選出優先執行的專案。
有趣的是,這些主題並不會離原本的策略相差太遠。當我將這份報告報給Juan Carlos及凱拉時,他們笑笑地點頭,也認為這是一份很有趣的報告。然而,我猜原本的飛氏蘭就有既定的發展藍圖(roadmap),我的規劃部分重疊,部分不同於原本的策略,並不會為部門帶來太大的改變,最後這份報告也在我實習結束時就靜靜的躺在角落裡。
或許有些小點子Juan Carlos後來會用上,有些部門心聲他們之前沒聽到的未來會用上。但至少我在做這些舉動時,也讓Juan Carlos與凱拉看到了一些不同面貌。
從另一個角度----真正在一間資訊顧問公司工作的我回過頭來看,的確我當初的報告由一個人完成,就像是小朋友在開大車般,想要做的事情太大,但卻沒辦法達到具體的建議或精準的改變。與這些真正在資訊顧問界打滾的前輩們學習時,才知道原來策略應該是這樣準備出來的。
MBA唸完並不會馬上突然變得會寫策略,可能有一些學校教的架構還是能使用,但真正的磨練在業界或顧問界中才能學習到的。而歐洲的範疇又比台灣大上許多。畢業後的接近半年,我也才真正了解到,為什麼在歐洲找工作即便我們在台灣有五年的工作經驗,他們仍不承認任何之前在自己國家的經驗,畢竟範疇及文化差異甚大,工作內容是完全無法比擬的,此時我的也才了解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往後需要學習的路有多長。
5. 敏捷式開發中的僕人式領導
在從實習畢業的最後一天,凱拉臨時給我了一項任務。在一場跨部門的分享會上分享在敏捷式開發中僕人式領導的心得。
雖然這個主題來得臨時,我卻對這個主題感到感恩。一直以來很感謝Juan Carlos及凱拉讓我幾乎完全沒有限制的發揮,全權授權我跑各種專案,這與我原本認知實習都是在幫忙釘釘書機或是拔訂書針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歸功於這兩位的僕人式領導。我在最後的演講中分享到,Juan Carlos及凱拉是如何傾聽部門的聲音,如何放權讓專業的工程師提出見解而不強制介入,如何以「我該如何幫你成長」的角度帶領團隊,而不是「你該這個做」。這些都是讓這個團隊充滿動力正面成長的重要養分,而我非常感謝兩位以這種僕人式領導的方針帶領團隊,讓我們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滿活力!
6. 首席商標設計師暨影片剪接師
當實習接近尾聲,大部分的專案慢慢收尾,我並不再接新的專案。隨著準備畢業的我在找工作的進度上也有其他的進展,這些實習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彈性。
記得有一天凱拉跟我說:「Crystal,不知道你會不會一點點的剪片?我想在MBA大家都多多少少剪過片對吧?」「行啊!我當然可以幫忙剪片。」我笑笑說,殊不知,接下來的發展變成整個月我都活在剪片世界中。突然間從數位轉型大使變成廣電系大學生。每天帶著眼鏡對準需要剪下的那刀,同時自行配字幕並找到適當的配樂。
又有一天,Juan Carlos又笑笑問我:「Crystal你會設計logo嗎?」我也笑笑答,如果你敢讓我設計,我也是做得出來啊!平常就喜歡東弄西弄的我這些東西全部都玩過。從高中玩社團一路玩到大學,大大小小志工活動玩遍一輪就會發現,有一天在職場上這些小技能還全部都用得上。
之後有一天,我們團隊一起去飛氏蘭的工廠勘查整個製作流程,進而更加瞭解分系部門所做的專案會直接影響到產線的哪些部分。工廠在荷蘭遙遠的北邊,即便從已經靠北邊的公司出發,仍需要接近四小時的車程。那天在車上,Juan Carlos跟凱拉笑笑的說:「我都不知道原來大家都有各種隱藏技能,以後面試真的要問問。Crystal,你就是我們的首席商標設計師及影片剪接師了!」我苦笑心想著,即便最後在這裡不一定能從實習發展轉成正職的工作,至少也與這兩位成了很好的朋友吧!
或許這些小技能,會被同事或主管定義為助理的角色。但我心裡想著,在這個文化、語言、及工作範疇相差太遠而所有工作經驗都未必能運用上的市場中,至少有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我能先處理好,至於我的真正強項,在沈潛一段時間後會直接躍出水面好好發揮!心裡默默地祈禱著。
【後記】
即便現在的我在正職職場中,我仍然在幫大家整理excel,或是美化ppt。
這些最基本的動作,做了一個月,兩個月,到第三個月真的會慌。我開始求救,開始與不同人溝通。我不是不能做,是在耗費了這麼大的心力搬來荷蘭唸完書找到工作後,每天幫公司做畫格子的工作,連這個格子應該是灰色還是藍色都沒有決定權的我開始感到惶恐。然而,熬過了第三個月後,當我開始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舉動後,主管們直接大膽的把整塊市場切給我並要我擔起全權責任。
「我們之前把你放在內勤做這些,是不想讓你一開始就進入到危險的環境中。你之前是被我們保護在泡泡中,而現在你真的要出去闖蕩擔起責任了!」這些話聽起來頗有趣,想起五年前在三星我主管也跟我說過一樣的話,好似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樣。但我必須非常謙虛而誠實地面對自己----在這個我不熟悉的市場,心態上我必須以沒有任何經驗的思維謹慎對待這個新市場,並同時運用自己以前的軟實力面對人與事,謹慎地走下每一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