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23 14:31:18| 人氣8,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聽到了 波里尼 與 李希特 ——兼談「聲無哀樂之說」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擴大機送修回來,經過兩天的播放,聲音終於鬆開了,音樂的韻味出來了。和送修前相比,聲音更為扎實準確,譬如高音更顯音粒的圓實狀,線條更為清晰乾淨。於是之前無法聽進去的,像波里尼的貝多芬和李希特1969年在莫斯科錄的巴哈平均律,這回一播放馬上迎刃而解般化入清楚明白的音樂內容。

在談這次聆聽心得前,我想先說說最近聽楊立華教授談嵇康「聲無哀樂」之後的一點感想。以前我一直無法了解為什麼說聲無哀樂。明明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情緒或依賴情緒表達的思想變化,這是我多年聆聽西洋古典音樂的感想也是進入其中的不二法門。但在楊教授的解說過程,我體悟了嵇康的另一層沒說出來的意思或境地。

我的猜想和臆測是這樣的:以嵇康在古琴琴藝上的造詣,他已達到聲無哀樂的音樂最高境界。或者說以他對生命的體悟,生命情思的變化已經被超越。也許可以比擬為佛家禪宗的開悟之境吧。他是以這樣的視點來看待古琴音樂。所以說「聲無哀樂」。我以為這也是中國古琴音樂該有的最高境界。而恐怕也是我一直無法像聆聽西方古典音樂一樣的進入古琴音樂的原因。因為真正古琴大師的演出,藉著古琴所表達的中國藝術精神之最高境地,絕非人生在世的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而在遠遠超脫俗世的人格和性情修為上。

回過頭來再談波里尼和李希特。

波里尼的貝多芬,我以前一直無法深入其中。換句話說,不知道他在彈什麼。因為其中沒有我可以藉以進入的情感觸動要素。這回由於音響的改變,音樂的呈現更如實而準確,於是接觸到了波里尼所演出貝多芬的一種「客觀的積極性」。他藉琴音所呈現的貝多芬奏鳴曲,速度快,音粒扎實飽滿,不做多餘或添加的東西,換言之,沒有任何誇張的抒情性修飾。這是一個直來直往的貝多芬,是面對生命和生活勇往直前的貝多芬,而他又以非常內斂精實的方式展現出來。於是我想到他在政治上的左派和革命立場。在網路上可以搜尋到他和指揮家朱里尼曾致力於工人間的音樂普及。

換句話說,它賦予了音樂積健的情懷,有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胸襟和意義。似乎近於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境地。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後,彷彿開啟了一扇通往波里尼音樂和琴藝世界的門,終於可以享受並遨遊於他所揭示的音樂天地了。

至於李希特的琴藝,一向被我歸類在疏離美感的範疇。疏離美感本身就是又近又遠、忽近忽遠的美感手法。好比圓的切線,不遠不近地恰恰好通過圓的邊邊。也就是主客觀間的中庸位置。但他在1969 年於莫斯科所錄的平均律,我一直無法進入。這回卻一聽就一頭栽了進去,毫無阻隔。一開始堅實穩定的琴音,馬上令人沈澱下來。和1970年在薩茲堡的錄音比起來,兩者迥異其趣。薩茲堡的錄音可以形容為浪漫的溫暖柔情,而一年前在莫斯科的錄音呢,展現出一種古典的冷峻理性。一個在六月中歐的薩茲堡,一個是在四月北歐的莫斯科,兩種不一樣的氣候和地理人文條件,也許影響了李希特的演奏心境,再加上 melodia 和 harmonia mudi 兩家唱片公對聲音的處理方式不同,讓我們聽到不同意趣的表現,幾乎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極端。

而這兩位大師,都像嵇康一樣以一種超脫現實文本的態度面對演出的曲譜。他們以心目中理想的音樂為鵠的來詮釋作品,既在音樂中也在音樂外,或既非客觀也非主觀,而是渾然一體的、包括身心的全面觀感;是既和音樂一體,也和整體生命宇宙一體的存在當下。看似陳義過高,卻是藝術、音樂或真正存在個體的最高理想狀態。

附記:
------------------------
再者,「聲無哀樂」也是烏果絲卡雅罹癌過世前最後錄製的舒伯特音樂給我的感想。音樂一開始的確有某種對生命的依戀和不捨,接著沒多久出乎意料,在某些部分又顯示出純粹的音樂,純粹到超離塵世的境地。幾乎可以說她這時直面著音樂,抽離了自我的、使聆者無法賦予任何聯想。於是我想到嵇康「聲無哀樂」之說,因無哀樂或克制了自己的哀樂,它包容得更加廣闊無邊。這揭開了我聆樂以來新的一頁:不再認為好的音樂賦予人豐富的聯想和思想內容,相反的,好的音樂或許帶我們到一個探知本性的明鏡般世界,擺脫情思上的波動起伏。



 






台長: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