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1-16 15:35:55| 人氣1,6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馮·畢羅對於貝三第一樂章尾奏的修改【譯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馮·畢羅 對於貝三第一樂章尾奏的權宜修改
——安東尼諾·波里希 論 貝多芬的交響曲(二)


貝多芬以足夠份量的增強樂段來組構第三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尾奏 (根據Breitkopf,從635到674共四十小節),從結構的觀點來看,其目的在於建立長度驚人的主題旋律:




這結果是透過音符長度上的一系列縮編和節奏減值,以便主題在結尾小節中,藉著第一小提琴部非常短的音值(十六分音符),回復純然的音程形式:




這樂段分成五個模進(sequences)*1,每個模進由八個小節組成,主題在其中以再現部開頭出現的裝飾形式,經由法國號組(交響樂的高音域)*2,到第一小提琴部、低音大提琴和小號,最後再由整個樂團一起演出。貝多芬以嚴謹的創作來著手建立整個主題的進程,大約在第四模進的半途(661小節,第三速度)突然中斷小號的主題設計,並將主題的剩餘部分轉換到第三法國號*3,與此同時進入節奏減值:




貝多芬運用這樣巧妙的設計,經由突然的改變,使我們感受到主題開始建構的過程,而不至於損失旋律設計上的統一和一致性;同樣重要的,不至於損失漸強的逐漸增長過程。

歷史上公認漢斯·馮·畢羅界定了現代樂團指揮的概念,他正是在這個重大轉換的結構中插入他的變奏樂段,藉著小號承續該主題設計直到667小節,但未修改全部的模進:




我並不清楚導致畢羅做這些決定的理由,但我可以想像:可能他發現了貝多芬操作下的突然斷裂,令人無法理解而且找不出正當的理由,因此為了要修補模進的對稱性,而將它與先前三段模進協合一致。

其實,我認為畢羅的變奏,雖然因於他的權威而成為指揮的慣例,卻干擾了這個尾奏的平衡,打破了主題建構過程的一致性和連續性,還打破了漸強的漸變性質,甚而不合時宜地預告了樂章的高潮點。


波里希在1980 年代開始錄製整系列的貝多芬交響曲。1989年首度發行第一和第五交響曲的CD(Edizioni Filmarte Musica, 由 Hungaroton發行)。
安東尼諾·波里希與譯文簡介,參閱:http://mypaper.pchome.com.tw/joehauz_mypaper/post/13759046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sequence模進:
至少有2次相同重複的動機,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出現:調性模進是指同一調性內部的模進,這樣音程可能是在(大小二度,大小三度之間)變換;純粹模進(或說絕對模進,完全模進)指動機中所有音程關係保持不變的移位,這樣調性有可能是改變的。
2. 和聲進行,其數字低音變化具有相同音程,例如四度和五度模進。
(詳見維基百科:〈模進〉條)

*2.3.一個古典管弦樂團通常至少有兩位法國號吹奏者。基本上,第一法國號吹奏高音部分,第二法國號吹奏低音部份。貝多芬(1800年代早期)以降的作曲家,普遍使用四隻法國號:第一與第二法國號配對演奏(第一法國號吹奏高音,第二法國號吹奏低音),第三與第四支法國號另外配成一對(第三吹奏高音,第四吹奏低音)。
現代法國號的音樂作曲依循同樣的模式:第一和第二負責高音,第三第四負責低音。這樣的配對可以滿足多重目的。首先,當旁邊的演奏者吹奏低音時,負責高音的較容易吹奏,反之亦然。其次,當第三和第四取代第一和第二或吹奏對比素材時,雙雙成對的法國號也比較容易寫曲。舉例來說,如果作品是C小調,那麼第一與第二法國號可能是調性的C大調,可以掌握住大部分音符;而第三與第四法國號可能是相應的降E大調,以填補空隙。
(譯自維基百科)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1,60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碰 觸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聆聽席夫鋼琴錄音隨筆
此分類上一篇:安東尼諾·波里希 論貝多芬的交響曲(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