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06 11:45:01| 人氣1,4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打擊亨德密斯的行動——亨德密斯事件簡述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福特萬格勒                亨德密斯                       戈培爾                         羅森堡

打擊亨德密斯的行動
原文見:http://www.hindemith.info/en/life-work/biography/1933-1939/life/the-hindemith-case/

1920年代晚期,具有國家主義傾向的樂評家和政客早已針對亨德密斯展開前所未有的激烈攻擊。到了1930年,計劃在德勒斯登演出的一齣單幕歌劇《聖蘇珊娜 》(Sancta Susanna)由於騷擾的威脅,不得不在最後關頭取消演出。

自1933年一月國社黨取得政權之後,亨德密斯在德國的地位越來越難維持。他遭到以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為中心的反動圈子指控為「頹廢墮落的掌旗手」,因為他們認定他的音樂是「文化上的布爾什維克」;因為他和指明是猶太人的同僚Simon Goldberg Emanuel Feuermann 組成三重奏演出;因為他的妻子Gertrud 被認為有一半的猶太血統。另一方面,第三帝國其他的文化政客,為了一己的利益,試圖在第一時間宣稱亨德密斯是音樂領域「未來的掌旗手」。

剛開始,亨德密斯跟其他人一樣,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為這些事件所動:「以這兒發生的所有事情來看,我並不認為我們有任何理由顧慮未來音樂的發展。我們只要熬過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就沒問題了。」這是1933年四月他寫給出版商的信。他的看法是在個人立場上保持「勇氣和堅定」就可以擔保政治上安全無虞。

的確,似乎情勢轉而對他有利。1934年二月,他被選為帝國音樂協會的領導委員會一員。然而,福特萬格勒指揮柏林愛樂首演成功的《畫家馬蒂斯》交響曲,於1934年三月在專家論述或日常新聞上都引爆激烈的爭論。最後,1934年十一月25日,福特萬格勒在報紙上發表《亨德密斯案例》一文,公開為作曲家辯護時,整個事件上升到流言蜚語的高潮。

這事件造成國際上的轟動,於是戈培爾找到理由來採取確切的立場。1934年十二月6日他在帝國音樂協會的一場演說宣佈亨德密斯是一位「無調性的噪音製造者」,並說:「國家社會主義不只是政治和社會的良心,也是國家文化的良心。⋯⋯必須這樣說,以便釐清不同意間造成的紊亂。」早在戈培爾發表演說前,亨德密斯即從圍繞他的爭論預知結果,他辭去柏林音樂學院的指導「源於過去幾天發生的事情而無限期離開」。

___________
譯後感言:
如果想想發生在台灣的事例,譬如之前作家黃春明遭到的攻擊和最近的卡管事件,那麼,納粹德國所有不可思議的狀況,看來都稀鬆平常了!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1,438)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福特萬格勒 專輯 |
此分類下一篇:福特萬格勒1948年排演片段
此分類上一篇:《亨德密斯事件》/ 撰文:福特萬格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