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ome of knowledge /網路下載
家兄創發「知產力」一詞,透過他的闡釋,無疑拓展了我們對知識的認知與界定,從而有了新的世界圖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18
知產力:「編輯2.0世代」必備的企劃能力之十
「我們的社會,就處於轉型期中。……無論現在或未來,最
關鍵的經濟資源一定是『知識』。
創造財富的活動,不在於籌謀生產所需的資本,也不在於勞
力的付出,所有價值的創造,都由『生產力』與『創新』來創造,
這兩者都是運用知識於工作之上。」
「……知識,是拿來用的。」*註1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後資本主義社會》
「知識就是力量。」
──20世紀中葉,台灣公共場所的標語
親愛的朋友:
若有人問起:「做為網路時代的編輯,企劃一個案子時,究竟該擁有那些必備的能力,才能幫助自己有較多的機會脫穎而出?」答案很可能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我曾自以為是地整合個人經驗、再加上觀察周邊高手的作為和閱讀所得,總結成前述九種能力。按理說,若能善用其中一二,已足堪大用。但我覺得似乎還有未盡之意,不予補實,思慮難免有欠周延,所以決定續談「知產力」。
1. 何謂「知產力」?
「知產力」即「知識的生產力」的簡稱。
蹦出這樣一個怪名詞,也許有人並不以為然,因為知識就是知識,有需要跟「生產力」糾纏不清嗎?把知識和生產力放在一起談,對堅守傳統的人而言──越線了。
但,這個命題實在值得推敲。追根究柢要追問的是:求知的目的是什麼?梳理清楚之後,再問知識與生產力的關係,就不會顯得突兀了。
在第8信<關於「學習」>中,我曾試著申論,而提出的觀點是「求知的目的,首在找到自己的最愛,然後全力以赴」。一旦專注於所愛,在所愛之上建構一生立足所需的知識,我們譜寫的人生樂章,於焉而成。至於,動不動聽或能否事有所成,就得各憑際遇了。然而,所求得的知識具不具生產力,很可能是人生勝負之所繫,希望在這封信裡,能找到部份答案。
「知識需不需要具有生產力」這命題之所以產生歧義,緣於我們對「知識」的定義,看法迥異。
彼得.杜拉克在《後資本主義社會》書裡,從「知識史」的角度切入,理出知識演化的脈絡,整本書都在說明我們邁向新型態的「知識社會」之不可逆。
以下,我試著用最簡潔的文字,來描繪他的思想之跡,但短短數百字,恐難盡其意,想真正了解他思想真髓的讀友,請親炙原著。
杜拉克所述的大意如下:*註2
蘇格拉底認為,「知識的功能只在促成個人在智慧、道德與精神的成長」,而他最強勁的對手普羅塔格拉斯(Protagoras)卻認為,「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人更能有效掌握要說什麼及要怎麼說」,並由此發展成邏輯、文法與修辭的「人文教育」的基礎。他們雖也重視「技術」的價值,但他們眼裡,技術仍非知識,它只侷限於特定用途,算不上是普遍原理。
東方的先聖先哲也一樣,「對於知識是指什麼,有強烈不同的意見,但對於知識不是指什麼,卻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對他們而言,知識不是『工作技能』,也不是『實用利器』,『實用利器』不是知識,而是『技術(藝)』」。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常被視作為一種「秘技」(mysteries),藉由師徒來傳承的。
但是,從1700年以後,隨著新辭彙「科技」(technology)的出現,世界開始變得大不同。Technology這個字是由techne和logy合成,前者是指「技術的奧秘」(the mystery of a craftskill);後者就是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的知識。
「知識」的新詮釋,終於引發社會全面的覺醒:
1747年,第一所土木學校在法國創設;
1751-1772年,狄德羅(Denis Diderot)與達冷貝(Jean d Alembert)編纂《百科全書》。這部名著的根本思想是:每行技術要產生效用,就要有系統、有計劃地運用知識去分析使用的工具、製程和產品,也就是「技術知識化」,讓沒有拜師學藝的人,也能經由學習成為技術人才。
1770年前後,第一所農業學校在德國創設;
1776年,第一所礦冶學校在德國創設;
1794年,第一所綜合技術學校在法國創設;
1750-1800年間,英國的專利特許制改為註冊登記制,鼓勵運用知識發明新工具、新產品,創造財富;
1809年,第一所現代大學(柏林大學)在德國創建;
1820-1850年間,醫學教育與實習合一,成為有系統的科技;
………。
不斷進步的科技力量,就這樣把我們一步步帶往全新的階層,在不同進展的背後,啟動的引擎都是「知識」。我們目睹光是《百科全書》的貢獻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他們「蒐集、編纂、出版流傳千年的秘技,把經驗轉為知識,把『以心傳心』轉為書本學習,把秘訣轉為方法論,把熟能生巧轉為應用知識」。到了現代,知識更加專精,「學科把『技術』轉化為方法學,像是工程分析、科學方法、計量法、病因診斷法等。每一方法學都把『特殊經驗』轉化為法則體系,每一法則體系都把未被發現的事實轉化為資訊,每一資訊都把技術轉化為可教可學的東西……這種轉變,賦予知識去創造一種新社會的力量」。
在以上杜拉克的認知中,「知識社會」水到渠成地降臨人間。
所以,杜拉克在晚年殫精竭慮地獻出他最終觀察──從「知識史」演繹出「知識社會」中新型的「智識人」,智識人將主導未來發展的新現實。
根據杜拉克的分析,「智識人」是後資本主義社會的「標記、象徵和社會理想的承攜者以及『原型』(archetype)」,他們注重身體力行的「實踐」,不崇尚空洞的「漂亮辭彙」。主要關鍵在「把經驗轉為知識、把秘訣轉為方法論」。
杜拉克認為過去的年代裡,資本主義與科技創造出世界文明,而所有各個階段的變動,都是由知識「意義」的改變所推動的。他說:「無論是在西方或在東方,在這之前,知識一直被視為用於『道』(being),但一夕之間,知識就變成用於『器』(doing)。這也就是說,知識變成一種資源、一種利器(utility)。知識原本一直被視為屬於個人層面的東西,卻變成屬於社會層面的東西。」
書裡,杜拉克有段意味深長的描繪:
「當知識被用來改良生產工具、製程和產品,結果就產生了『工業革命』;
當知識有了新的意義,被應用來解決工作的問題,這就引發了『生產力革命』;
當知識開始運用在知識本身,這就引發了『管理革命』;
現在,知識很快也成為一項生產要素時……,這種社會鐵定是『後資本主義社會』。」*註3
杜拉克認為,以往從經濟視角將社會結構攔腰一刀,切成「資本家」和「勞工」的階級分類法,將由「知識工作者」和「服務工作者」重新組合。
資本家退位,「受僱的經營者」形成新階級(知識工作者),而勞工則化身「服務工作者」,純體力的勞力工作,將由新興科技分擔。
這些新變化,必然打破舊有的社會結構,然而這一切都是由「知識」引發的,社會上每一份子(包括編輯)豈能視若無睹而置身事外?未來的你,所擁有「知產力」的強弱,將決定自己是屬於「知識工作者」還是「服務工作者」?
2. 「知產力」之不可或缺
為什麼「知產力」如此重要?
因為,未來的「智識人」重視「實作」。
由於強調實作,很自然的,杜拉克於回顧人類知識進化史時,用了不少篇幅介紹被後人尊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 ~1915)*註4。他在1881年時,首次把知識應用在「工作研究」──即分析如何工作,如何管理工作。他認為「所有以手操作的工作,無論是有技巧或無技巧的,都可以運用知識來分析、規劃」。
泰勒的貢獻太大了。
杜拉克舉了一例。1941年,德國對美國宣戰,事先,希特勒曾評估美國戰力嚴重落後,既無龐大運輸船隊,也缺乏有組織的護航船艦,更別提戰爭所迫切需要的精密光學儀器以及製造它們的技術工人,所以他認為德國勝算在握。
美國及時運用泰勒的工時研究理論,把完全沒有經驗的農、工組織起來,利用「裝配線」的生產方法,經兩、三個月的短暫訓練,立即成為熟練的技術工,做出的產品品質,與當時一流產品相比,不但毫不遜色,有時還會過之。出乎意料的巨大生產力,使美國不但贏得戰爭,並一躍為世界首強。
由此可知,知識隨著科技進展而不停演化的定義,一點一滴地改造我們的生存環境;倘若我們不能正視變化、與時俱進,到最後只怕連怎麼被時代淘汰都不自知。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
──幾十年以後,再回看今天,我們或許會驚訝地發現,在充滿新機會的時代裡,有人順「勢」(知產力)推舟,登上巔峰(像「百度」的李彥宏、「阿里巴巴」的馬雲);更多人卻錯失良緣,辜負了大好時光。兩端的差別,剔除了幸運,會不會出自對待「知識」的態度所導致的?那些幸運者「先行一步」的智慧來自哪裡?
存活在無遠弗屆的網路時代所構成「知識社會」的這一代人,一旦錯解「知識」和我們的關係,所付出的代價應該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先舉一個距離我們不算太遠的故事,看看知產力和我們的密切關係。
A.「愛迪生奇異公司」的故事:
這一則故事是從洪蘭教授(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的專欄讀來的*註5,她以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與稱作「被世界遺忘的天才」特斯拉(Никола Тесла;1856-1943)之間那一場「直流電」與「交流電」之爭,突顯「知識」的重要性。
查閱「維基百科」的記載:
特斯拉出生於塞爾維亞,接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似未畢業),是個科學怪才。2005年,「美國在線」和「探索頻道」共同舉辦「史上最偉大的美國人」票選活動,他名列100名以內。直到現在,仍處處可見他留下的遺產,除了在電磁學和工程上的成就之外,對機器人、彈道學、資訊科學、核子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以及一些爭議性極大的非主流科學,如幽浮理論和新世紀神秘理論等各種領域都有貢獻,崇拜他的支持者,視他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人」。現在核磁共振所用的單位即為T(Tesla),它是測量磁場通量密度的國際單位,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也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國際機場*註6。
他的特立獨行和怪異發明,使他經常出現科幻電影和小說中。
1884年,特斯拉來到紐約,前僱主在寫給愛迪生的推薦函上說:
「世上有兩個偉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了。」
愛迪生接納了他。
洪蘭教授在專欄中描述兩人隨後的爭執,寫道:
「他看到愛迪生投資的直流電不可行,主張交流電。但因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學,不懂交流電理論,加上他已投資直流電,便堅持直流電。最後,愛迪生為此債台高築,連他創辦的『愛迪生奇異公司』(Edison GeneralElectric),也被改為『GE』,把他除名了。
愛迪生有創造力和企業力,但缺乏數學和複雜理論的洞察力。所以特斯拉說,愛迪生用的方法效率很低,做事情是事倍功半。他說,愛迪生若知道一些起碼的理論和計算方式,就能節省90%的力氣。」
「知產力」的重要性,從這個例子可見一斑。
B.石滋宜與「生產力中心」:
被稱作「臺灣的彼得‧杜拉克」、「競爭力之師」、「自動化之父」的石滋宜博士*註7,曾運用「知識」改變了台灣中小企業的命運。
他,1937年生於臺灣省南投縣竹山,1972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1973年任加拿大Dunham-Bush公司副廠長,到了1978年,就任加拿大通用電氣公司(GE)高級製造工程部經理……加拿大標準局鋁合金焊接技術委員會主席,加拿大先進技術顧問公司總裁。
1983年,當時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邀請在國外享有聲譽的他回國服務。他長居國外,一時難以承諾,趙部長說:
「我這麼大的年紀了,還在為台灣的經濟打拼,難道連你都不願意回台灣,為你土生土長的家鄉服務嗎?」
這一席話深深打動了石博士,他毅然辭掉工作,回鄉服務。
他回國以後,於1983年出任「經濟部工業自動化技術服務團」團長,1984年底,就任他精心擘劃的「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生產力中心」的成立,是劃時代的創舉。在那個年代,台灣正值社會轉型期,而出口導向的經濟型態,唯有提高生產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昇品質,才能使中、小企業在世界上和別人一爭長短。石博士運用從先進國家學到的知識,讓小小的台灣脫胎換骨。台灣的中、小企業就像螞蟻雄兵,向全世界進軍。只要有商業活動的地方,就看得到台商的足跡,即使英文欠通,靠著勤奮、專注、熱誠和信用,比手畫腳地把產品行銷全球。
這些勝利果實,均源自石博士的心智奉獻。
他很專注地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寫成一本本實錄,我粗略算了算,約近20本。為了提攜新的一代,他不辭辛苦,在「溫世仁文教基金會」支持下,成立「總裁學苑」(http://www.ceolearning.org.tw/gcf/index.php),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暢遊。
他雖七旬有餘,但觀念新穎,充滿銳氣,請試讀摘錄的「石語錄」:
.並不是説我擁有了財富,就是成功了——當你説「我成功了」這話時,那你已經完了。因為如果到了這一個點,就該走下坡路了。
.了解讀者的身份,傾聽他們的需求,設計提供超越讀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這就是出版界取得成功的法則。
.何謂「準備好了」?準備好了,就是把自己所喜歡的事情徹底變為第一,比別人傑出。也就是説,你可以有弱勢的地方,但是在你的專業領域裏面你要優秀,那麼在你專業的領域裏就會有很多機會,你就有可能抓住那一個機會,開始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當機遇到來的時候,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人才能抓住機會,才有資格做機遇所提供的選擇。
.「市場導向」的結果,會變成人家做什麼,我也做什麼,產品供大於求,賣不出去。……競爭,使市場變得有限,生產者沒有決定價格的能力,只能跟隨大減價,進入惡性競爭。
.企業成功的法則:一是和別人做同樣的事,與之競爭,但須做得更好,這是非常辛苦的;一是和別人做不同的事,不和人競爭,創造最有價值的「產品」。
.唯有不參與競爭的策略,才是真正的策略,避開了競爭,價格與利潤都由自己決定。
.別人沒有,我獨有,這是競爭力的核心。
他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實踐家。
他常說:「教育的目的,即在於學習『如何學習』。」
他是一位少見的、真正能「學以致用」的人。
1994年時,因讀了《後資本主義社會》,我曾突發奇想,想套襲石博士成立「生產力中心」的初衷,因應杜拉克的睿智,集結民間力量,籌設一個能夠前引變化的「知產力中心」,可惜這不自量力、有欠熟慮的幻想,最後不了了之。而今,網路帶動社會進步如此神速,迫切性更趨明朗,有心人或可重啟行動。
3.「知產力」創新編輯企劃生態
存活在2.0世代的編輯,所面對的挑戰和過去顯然不同,整個關鍵當然是web2.0時代的來臨。因為,新知識帶來的環境改變,不僅是網路自身,而是它背後令人目不暇給的、連續創新的衝擊。
電腦的誕生,從剛開始單純的文字處理機到電腦與電腦「連線」形成網路;而有了網路之後,E-mail信箱成為新事物,然後搜索引擎、Blog……微網誌等一一登場。發展到今天,「雲」來了,iPad也來了,做為編輯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眼看著和我們直接相關的變化,正在出現。
一是內容生產方式變了:
人人都可以像作家一樣,在網上發表作品。創作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地表,每天有上億字的中文內容生產出來,因此編輯該怎麼從海量的、良莠不齊的內容篩選出自己要的?不妨問問自己:我們的企劃力還有用武之地嗎?或者,換個方式問:怎麼讓企劃力孕育出新能力?
一是內容取得方式變了:
網上有非常多傑出的內容網站,有讀不完的資訊。光是造訪《百道網》、《譯言》、《數字出版在線》、《青番茄》、《網易》、《WIRED連線雜誌》、《……以及大小媒體的官網等各具特色的平台,就覺得時間不夠用了,若還要廣收國外資訊,哪還有空閒可用?再加上搜索引擎的功能強大,只要登上谷歌或百度,所需要的資料,一搜便有,比讀完一整本書更為快捷。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在此時此刻取得「知識的量」不再困難,新問題是用什麼方式能篩選出所需的內容。
所以,內容取得既已大開方便之門,引發的後果是紙本書首當其衝,買書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一些規模較小的書店便撐不住了,有些報紙和雜誌也不得不關閉紙本,改在網上發行。傳統的通路正在緩緩崩解,而新通路卻尚未成熟。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努力尋找新的、可長遠操作的商業模式,可是摸索的路,似無盡頭。
一是書的定義變了:
書的價值M化:一邊努力向經典趨近,一邊快速向市場傾斜。更有甚者,因自費出版興起,出版總量不減反增,書籍竟然具有名片和公關功能。而,書的另類的客製化時代來臨,以形形色色、前所未見的刊印方式生存——我們在夾縫裡,如何找到生路?
一是學習方式變了:
傳統的學習模式,在「雲」和「iPad」出現之後,終於改弦易轍。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被顛覆,現在的編輯若不能認清變化,未來靠什麼技能立足於嶄新的時代?
往後,隨著知產力的演進,將帶給出版/編輯什麼樣的重擊或驚喜?我們還能用過去的眼光看待現在與未來?
下一則故事,或許能夠讓我們正視提升知識生產力的迫切性。
4. 大變革時代來了!
我們都知道教育部門正在進行「數位化教育實驗」,卻不知道實驗的真實情況,《商業周刊》(以下稱《商周》)編輯部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註10。
讀完整篇報導,我被說服了。我發現不必等「未來」,眼前的教育方式就讓我心驚肉跳。誠如封面故事「搞定你的數位小孩」標題按語所示:「這是一場丟掉課本、黑板的革命,也是一場挑戰師生、親子關係的革命。」
《商周》在報導中說,平板電腦(iPad等)問世才兩年半,傳統「教→學」模式變了。首先感受壓力的是老師,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還必須具備「跨專業」的統合能力,譬如熟知近九萬個App Store教育軟體,擇需而用。再興中學有位生物老師朱哲民運用iPad教學時,「透過類似facebook的社群App,先在上面丟出議題,開放學生討論,到了晚上11點,還看見學生熱烈回應,還可做為隔天上課討論的方向」。《商周》說:「以往,老師下課等於下班,現在上下班的界線變得模糊,這也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未來教室』的特色」。
《商周》認為平板電腦進入教室之後,最明顯的變化是「讓學習活了起來,課堂變得即時、互動」。它舉了再興中學「遠距教學」的例子:
「每次上課兩節約90分鐘。上課前,外師先將討論議題丟上『雲端教學系統平台』,學生課前可先抓取課網預習。正式上課後,前45分鐘由遠在紐約的外師,用英文講解主題:日本文化。下半場開始,學生扮主角,以3到4人為一組,擬定主題,分工、上英文網找資訊。期間,學生還利用教學平台上,類似聊天室軟體,進行辯證,辯證文字轉貼到雲端筆記本Evernote,再上傳到該課程的雲端教學平台。過程中,外師以引導代替講述,……學生專注於自己有與趣的主題,隨著一個個連結,原本單向的教室舞台,變成了國際講堂。」
如何?這正是我們下一代目前的學習方法,和整個雲端結成一體,專家告訴我們時代變了:「教學的目的不是準備考試,而是『引發學習熱忱』與『將世界知識帶著走』的能力。」
一位年方14歲學生郭彥真(國二)在<i小孩告白:因為它(iPad),我看不到知識盡頭>中稱:運用iPad自動上網學習,居然因此愛上中國古典文學,沉醉於謝莊的〈月賦〉:「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冥。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後庭……,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他說他從此成了「古文癡」。
郭彥真列舉iPad帶給他的好處:
——它最厲害之處是「輕便如書」,卻是任你翻閱的智識庫,比任何百科都好用。而且這個智識庫,它是活的。它不僅會給你帶來和知識意想不到的邂逅,它亦是一個最盡責的老師;
——它像是銜接世界的管道,因為有它,我面對了世界的窗口,窗外則是知識的天空,看不到知識盡頭;
——學校的教育,就是考試,我在壓迫的情況下學習;iPad的教育卻是我自己發自內心想學。
真實的情況,走得更遠。
全球都在全力以赴:美國在2017年將全面轉成電子教科書;2015年時,日本所有中小學生都配置電子書包,南韓則從國小到高中完成「無紙化教學工程」。而今年(2012)六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蘋果公司合作建立「線上虛擬大學——iTunes U」,有高達五億份研究期刊、教學課程、演講影片……等,免費觀看。
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成立的非營利教育機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http://www.khanacademy.org/),通過網路提供一系列免費教材。「維基百科」介紹說,在Youtube上已經有超過3,400部教學影片,內容包括數學、歷史、醫療衛生及醫學、金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經濟學、宇宙學、有機化學、美術史、宏觀經濟學……,部分教學視頻在「網易」上已有中文翻譯。台灣由「均一教育平台」(http://www.junyiacademy.org/)取得授權,譯成中文。難怪老師們憂心忡忡,再往後去,老師的角色會變成什麼?
我摘引這些資訊,只為了喚醒以為數位時代對我們的衝擊有限的人,「知識」用它獨特的方法改造世界,誠如杜拉克警告的,「當知識也成為一項生產要素……」時,我們假如再掉以輕心,忽視本身「知產力」的提昇,將很快發現自己置身於完全陌生的環境。
信末,引用《書香兩岸》駱瑩瑩訪問詹宏志的一段記錄,希望能夠讓大家冷靜地想一想:
「書香:現有的編輯該如何自處,去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變革時代?
詹宏志:對任何一種知識感興趣的人,都有機會做一個好的編輯。但是如果你對任何知識都不感興趣,只是把編輯工作當成是一份工是很難的。我有兩個建議:一個去瞭解你的朋友、現在的年輕人,取得資訊的行為是怎麼一回事,你可以從那裡看出,有什麼東西是你可以做,這個是積極的想法;消極的想法是,你可以等世界改變你。這個也會發生的,因為行業本身就會變,變了之後,老闆叫你做的事情就會不一樣,你就一定得變。但是當新的一代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徹底改變的時候,或許就是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註10
祝福你,朋友!
浩正2012/11/23
──────────────────────────────────
*註1:引自《後資本主義社會》/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著‧傅振焜/譯(時報出版/1994/9/25初版1刷),第十章<知識、知識經濟學、知識生產力>,P.195。原句是這樣的:「在學習與教學上,我們必須強調知識是拿來用的。在使用知識時,我們必須強調其最後要完成什麼效果,也就是強調知識的任務和作用。」杜拉克的著作甚豐,本本都是傑作,我強烈建議,做為新世代的編輯,一是要認真閱讀,他的智慧能幫助我們成長。在日本(及其它開發國家),他被尊崇如神。
*註2:引自《後資本主義社會》第一章<從資本主義到知識社會>。
*註3:同上註。
*註4:關於泰勒的一生和貢獻,網路上多不勝數,在此提供「MBA智庫百科」上「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http://wiki.mbalib.com/wiki/%E7%9F%B3%E6%BB%8B%E5%AE%9C),非常詳盡。
*註5:見洪蘭教授<愛迪生的九十天教育>(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5&nid=2074),原刊於《天下雜誌》第822期(2012/6/1出版),談正規教育的重要性。
*註6:愛迪生與特斯拉之間的恩恩怨怨,「維基百科」上有詳盡說明,請看「湯瑪斯.愛迪生」(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98%E9%A9%AC%E6%96%AF%C2%B7%E7%88%B1%E8%BF%AA%E7%94%9F)以及有「交流電之父」之稱的「尼古拉.特斯拉」條目。特斯拉曾於許多不同的大眾文化中出現,例如書,電影,廣播,電視,音樂,劇院演出,漫畫以及電子遊戲。由於人們對於他一生缺乏了解,讓他成了一個很適合戲劇性的小說的悲劇又富有靈感的角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7%89%B9%E6%96%AF%E6%8B%89)。
*註7:石滋宜的人生頗富傳奇性。他在1983年時,應經濟部部長趙耀東之邀,返台領導製造業的全面自動化,台灣經濟奇蹟即建立在這些無私的奉獻者的肩上。關於石博士的資料,可閱讀發表於2005/10/13「中國網」,由記者陳玉潔採訪的<石滋宜:時刻準備著……>(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5-10/13/content_5997234.htm)以及林公孚<一位胸懷濟世情的知識份子 ─我所認識的石滋宜博士> (http://tw.myblog.yahoo.com/lingf01/article?mid=2309)。石滋宜現在是「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GlobalChinese Competitiveness Foundation,簡稱GCCF)及「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請參閱「MBA智庫百科」的「石滋宜」條目。
*註8:同上註。
*註9:請參閱《商業周刊》第1300期(2012/10/22出版)「封面故事/搞定你的數位小孩」,p.136-166;14歲的郭彥真所寫的<i小孩告白:因為它(iPad),我看不到知識盡頭>,見第p.148-149。
*註10:請參閱《書香兩岸》2010年6月號<紙本書變電子書是很小的事——詹宏志談數位出版時代>(P.106-110),網上可查閱到全文。
【附記】:
關於「編輯2.0世代」必備的企劃能力的討論到此結束。理論上,有更多的「力」可以納入,例如「系脈力」,講的是編輯企劃不可只見樹而不見林,做書可以設計出一套系統而脈絡分明,「書系」的經營,可視作「系脈力」的實踐。但更宏遠的架構,當以蘋果賈伯斯為師,巨細靡遺,環環相扣,打造一個小而彌堅的王國,讓讀者(客戶)來決定王國版圖的大小。「行銷力」也值得寫,因為編輯常認為行銷是業務部門的事,殊不知不懂行銷的編輯是個不完整的編輯。至於「顛覆力」更該探索,編輯企劃若不具顛覆性,只知隨從,將沉陷紅海,永不得翻身……。
但任何一個「力」都如同鑽石的切面,都是企劃力的一個視角,而且力力相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究通力」為例,難道能不含設計力、凝聚力、整合力、策略力、製作力……的質素嗎?依此類推,同理可證。
所以,必備的企劃能力於此劃下句點,當是恰宜時機,若有不足之處,請自行填補了。(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