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26 09:36:58|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蓮耶上師文章】發心與行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

感謝大家的護持

本週日晚上講經說法照常舉行,將繼續講述「解脫莊嚴論」,等到第五章講完,將先講述「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歡迎參加。

知而勿隨,知而勿隨!

***************

發心很重要。

想要得到名聲的人,一開始一定要立定志向:我要出名,然後做許許多多可以幫助自己擁有名聲的事情與努力。

如果只有想要出名,卻不做各種可以出名的努力,名,還是很難創造出來。一開始的決心很重要,後續的行動更重要。

想要有錢的人,一開始也要下定決心:我要有很多錢,然後努力去賺錢,做各種可以讓自己口袋與銀行帳戶多好多零的事情與努力。

如果只想要有錢,卻不做各種賺錢的努力,錢也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只想不努力,還是不會有錢。

想要有學位的人,一開始下定決心:我要念很多書、擁有高學歷。也要打探清楚,怎麼唸書才會擁有學位,並且努力考試念書寫論文,讓自己可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

只想要去唸書,沒有實際的讀書或考各種入學考試,甚麼夢想要寫甚麼題目的論文,最後並無真的提筆去寫,還是不會成為真實的一本論文。

這是從世俗法來講的。

從出世間來講,也是一樣。

想要成佛,一開始一定要立定志向:我一定要成佛。然後,努力的做各種可以成佛的事情,包括義理上的探尋,一步一腳印的實修,多觀照內心的念頭,常常憶念根本上師、本尊、護法,只要多作這些讓自己與佛菩薩靠近的事,時時刻刻都和根本上師、本尊、護法合一,往生的時候,依舊保持合一,這樣怎麼不會成佛呢?

如果想成佛,卻不願意下大決心,或者下了決心之後,卻沒有實際行動,這樣是不會成佛的。

就算遇到了善知識,告訴自己:你本來就是佛,自己也不會相信,更不會看見光明燦爛的佛性。

*********************

不空三藏祖師說:

如人貪名、者,發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若貪財寶者,發求財寶心,作經營財物行。凡人欲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

意思就是說,我們凡人想要甚麼成就,都是要先立定志向,努力不懈,自然有一天可以達成名、官、財等種種目標。

通俗的講,就是如果我想要擁有人生的第一桶金,那麼我就要發誓努力工作存錢理財,然後去做那些種種可以累積第一桶金的事情,認真工作,努力賺錢,也精於省錢與理財,這樣時間累積下來,自然會累積出第一桶金。

譚師兄是投資專家,我們討論過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可以這樣看待世俗的金錢名位,能不能用同樣的渴望渴求去追求成佛這回事呢?

*********************

不空三藏祖師又說:

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

祖師的意思是,想成佛的行者,發成佛的心,修可以讓自己成佛的行,發心之後,必須知道成佛需要經過三種功夫,這是從古到今所有佛菩薩在凡夫時,都要這樣做的。

發心之後,要瞭解修行成佛的道理,也就是勝義的道理,然後履行自己的誓願,並且時刻勤修三摩地,把佛理、行願、三摩地當成很重要的事情,如戒律一般,一直到成佛,都不可以忘記,連一時的暫時忘記都不可以。

**********************

記得以前念博士班時,在博士候選人開始提論文到論文初試、口試都完成,拿到博士學位時,我真的把論文當最重要的事情,吃飯、洗澡、睡覺都不敢忘記論文題目與內容,每天都與這些資料共處,長期浸淫在裡面,不敢稍有鬆懈。

那時候每天睡覺都不敢睡多,怕延誤論文進度,即使睡著,都會夢到論文或剛讀過的書,很多寫論文的妙點子,都是睡到一半、作夢夢到,然後趕快爬起,拿著床邊的紙筆匆匆記下重點。

也就是已經讓自己與論文完全不分了,我就是論文,論文就是自己。

等到畢業後,在崑山科大教書,寫第一篇期刊論文時,又重複了一次這樣的經驗,那段歲月因為沈浸在研究中,往往廢寢忘食,投注大量心力,並且從中產生新的創意火花。

我的博士班同窗好友曹常鴻教授與簡俊成教授都知道,我的研究都是有高度關聯的,指導的研究生他們的論文,彼此之間也是有高度關聯,都會從這一個主題,延展到下一個主題,然後與另一個主題又有新的相關性。

這樣做研究,是比較不會浪費心力與時間,可以展現研究者的一致性,也可以表達出研究者的主體思想。

這樣的現象,在我被師尊救回來後,拿來用在修行上。

修行上的廢寢忘食,努力求取佛法義理上的瞭解,從單一主題的點瞭解,到多重主題的線、面瞭解,進而達成全面的瞭解,都是從一開始的發心。

從一開始,我就發願不要再業力輪迴,我知道人間是苦,所以務必解除這種苦,任何造成輪迴的都全力捨棄,因此被救回來的第一封信,就是祈請師尊賜授「解脫生死、出離輪迴」的灌頂,請求他教導自己如何才能解脫生死出離輪迴。

當時一邊寫那封信,一邊哭得死去活來...

那兩位同窗教授好友,在我出家前的一年半都發現,我把對學術研究的投入,轉為變成對於解脫成佛的投入。

*****************

苦集滅道不是佛理上的四聖諦而已,是可以深度思維禪修的標的,十二因緣也是,不只是道理。被救回來那幾個月,不斷深度思維為何會生死輪迴,所有會造成生死輪迴的,我都不要。

那時,師尊教我一個方法,就是虛空中有個天平,右邊放生死輪迴,左邊放所有世間一切現象,例如母親、笛師兄、愛情、學位、教授頭銜等,看看那個重,重的就是要走的路,輕的就是要捨棄的路。

我發現,生死輪迴重於一切,所以,把甚麼都捨了。既然捨了,就可以準備出家,一直到2008年2月底第一次去西城,師說可以出家,我就開始做各種等到崑山科大合約期滿後,就要出家的準備。

一開始的發心,不想業力輪迴,就如師說,先豎立一個高高的、不可顛撲、不可推翻的見地「不要再輪迴了」,然後修行要從最基層、最基礎、最根本的開始做,這就是「見由高降,修由低起」。

發心、發願,然後要實踐,自己多修三摩地,在禪定中思維著世間現象,在禪定中逐漸鍛鍊自心,把人心的一面都篩選掉,慢慢的就會發現自心的光明清淨,慢慢的就會看見自己的佛性,也看見他人的佛性。

禪定修得好,一定可以看見自己的妄念,絕對來得及在妄念升起就消失...

知而勿隨...

並且把這些禪定的成果,運用在生活上,在面對學生上,在面對同門上,在世間活用所悟的道理,進而以色身來實際替代,做師尊做過的事情。

他教導我的,就是這樣而已,如不空祖師說的發心之後,要學習佛法的義理,要實踐自己的體悟與誓願,還要不斷的禪修,一日四座甚至六座禪定,進而達成二十四小時無出無入的禪定狀態,還有持續的三身觀。

不空祖師說:

一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皆安住無上菩提。

又說: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故。

所以我不是替代眾生,而是替代誰呢?

你受的苦,就是我的苦,那麼哪來的替代呢

台長: Joan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真佛宗上師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蓮耶上師文章】淨信有大力
此分類上一篇:【蓮耶上師文章】三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