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寫這一篇,才發覺我之前應該為eric clapton和paul gilbert各開專篇的,但竟沒有這樣做。
這篇談談另外一位我喜歡的結他手:Andy Timmons
嚴格來說,我對他的認識不及之前兩位,只是,覺得他的音樂很吸引,所以也在這裏談談吧。
近半個世紀以來,大師級的結他手很多,如果以時間區分,可以極粗略地分為兩代,eric算是一代,gilbert算是二代。
edward van halen,yngwie malmsteen,ritchie blackmore等等,算是老一代吧,我總覺得這一代的結他手不大具親和力,他們在舞台上很有霸氣,但就是那份霸氣,似乎將人拒於千里,難以接近。當然,除了eric!
很多人不會把eric跟他們相提並論,這並不因為技術,而是因為eric玩的是藍調--雖然他對搖滾音樂的影響極深。但若要談技術,也不是無話可說,eric似乎從來不把速度放在情感表達上加以考慮,曾被人譏為”slow hand”,不過,這偏偏使我更崇拜他--他把感情放於技術之上!但如果因此以為他技不如人,就是太愚蠢了,他的獨奏基本上不用寫譜,但”入骨”的隨心彈奏卻牽扯着聽眾的靈魂,這也是很多人能copy其他的結他巨手而無法複製到他的神髓的原因,這就是技術,這才是技術!
我普遍喜歡第二代的結他手,像paul gilbert,這一代的結他手似乎有一共同傾向:比較親和。他們不像天上星星,讓人無法摘取,他們更像你的朋友,隨時可以互訴衷情。
先聽一聽andy的演奏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6ToDxW_hns&mode=related&search=
簡單的幾粒音,不大講求速度,卻極具感染力。我個人特別喜歡這種風格,過於賣弄技巧的結他手很難讓我聽得投入!藝術的本義就在感情,如果把技巧置於感情之上,我想,是很難讓人(讓我)感動的。
yngwie malmsteen和paul gilbert分別是兩代的快手,以速彈聞名於世,但我就覺得前者過於賣弄,而後者在速度上已公認超越了前者,但他帶感情的演繹沒有停止過。他甚至翻唱spice girls的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4l3AvsShwc
人們可以說這是商業炒作,但我就不相信他窮到如斯田地。
至於yngwie malmsteen,可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7uVNeNBVHQ&NR=1
如果你無法忍受至看完,可直接看6-8分鐘的部份。
可能是個人性格問題,我較不喜歡看”戴到成身係嘢”的結他手,所以我特別喜歡近年的paul,也完全接受穿西裝上陣的er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O8KkkmdIE&mode=related&search=
爆好聽的一首歌!強力推薦!務請全首聽完,否則你的人生必留遺憾!
這樣的樂手才叫做型!
啊!我好像離題了,題目講的是andy呢!
我對他真的認識不深,但被他親和的外表及充滿感情的演繹吸引了。
andy也有快的東西: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IAaAXBtwwI&mode=related&search=
但你似乎不會覺得那是賣弄,而是感情表達需要。
上面就是他的簽名琴,美嗎?我個人就很喜歡!
你聽september時,末尾的電結他你留意到嗎?那太像fender了,不看琴頭,真的會弄錯。而這支簽名琴,除了指板是rosewood,跟那支是maple不同之外,其他配置,如pickup,基本一樣。驟眼看來,讓人覺得andy其實是喜歡用fender的,而ibanez為了留住他,便造一支合他心意的琴出來,不知情況是否如此?還請高明指教。
以下這首歌的名字很吸引,cry for yo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aVVZYOvMFY&mode=related&search=
你可以再看看那支像死fender的琴。
他的網頁:
http://www.andytimmons.com/
我在慢慢地尋找我的音樂路,小時候,我只為型而發瘋,現在,我開始尋求心靈撫慰。漸漸地,我似乎在瘋狂的型中抽離,喜歡上andy這類浪漫而優雅的演奏,輕jazz、blues rock,極具吸引力!
順便一提,我奇怪地發現自己喜歡的結他手,都是不大用搖臂的,是巧合?
當然,以上所言純屬個人意見,藝術的喜好,人人不同,各取所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