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中學第四十屆田徑運動會側記
「好唔捨得呀……」
「聽日就完喇……」
「過埋下晝就要閉幕喇……」
「咁又要等多一年喇……」
「我今年參加咗xx組,好好玩,我第年都要參加……」
類似說話,在運動會期間,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學生口中,我多次聽到。單憑這一份不捨之情,就足夠讓我感到,運動會是成功的。
今年我是第一次參與培正校運會。於我而言,帶點旁觀者的意味,用一個新老師的角度,側面留意運動會的籌備、組織、進行……
我深知,要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活動,難度極大。它需要極強的領導能力、廣闊的通盤視野、精準的組織分工、清晰的任務安排、敏捷的執行能力、果斷的臨場決定,等等。以上種種,在在考驗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不過,上述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師生是否享受運動會,學生是否在運動會中學得最多。
「真的有可能嗎?」我懷着這個疑問,參加了本屆校運會。
學校為運動會成立了各個小組,如司令台、檢錄處、攝影組、清潔組、獎品組、糾察組等等。每個小組各就其位,各司其職。今年我加入了採訪組,美其名曰指導老師,實質上是觀摩學習。
以產出角度看,採訪組要每天發放運動會快訊。這快訊,規模就像很多學校一學年才出版那麼一兩次的校報;用一頁A3大小的紙張對疊,成A4大小,合共四頁的刊物。這意味着每天要即時採訪、拍攝、寫稿、對稿、排版、校對、印刷。
採訪,採訪誰?誰去採訪?是否及時抓得住被訪者?
拍攝,如何攝得最佳影像?怎樣捕捉最佳時機?
寫稿,如何遣詞用字?怎樣佈局謀篇?寫多長?用甚麼筆調?
對稿,這樣寫是否最好?有否更精準的表達方式?是否已顧全通盤構思?
排版,如何將一篇又一篇先後完成的文字稿與照片理想分佈在有限的版面?怎樣照顧印刷時的效果而加以微調配合?
校對,有否硬傷,如錯別字、脫字、疊影等?
印刷,是否有足夠時間?給印刷員的指引是否清晰?
須注意,以上一切,都務必爭分奪秒完成。那還未包括加插在快訊中的其他資訊,如運動健康小貼士、金牌榜、填字遊戲、運動會今昔對比等;還有採訪組的其他職責,如利用運動場大電視進行的即時視像採訪呢。
「真的有可能嗎?」又復浮現。然而,當一份又一份快訊落到師生手上時,我不得不由衷佩服。
志願工作者都是學生自願報名的。據說這一屆工作人員報名人數近四百人,破歷屆紀錄。參加成為志願工作者,意味着承擔了責任,不能懈怠,按理存在一定心理阻力;如此高的報名人數,是學生積極主動投入運動會的客觀鐵證,不容置疑。
採訪組亦然,當中有略具經驗的哥哥姐姐,也有新鮮人。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舊帶新。組員中有初一生,我還以為他們一定只是呆坐學習吧,怎料他們一樣要做足想點子、採訪、拍攝、寫稿等一系列工作,出乎意料!
只見那些初一級小朋友,在新聞中心內三兩成群、專注投入地在「打機」,「真的有可能嗎」的想法又自然地浮現腦海。然而,當老師一聲令下,他們竟就放下NDSL,做其工作去。
很多次,老師吩咐他們做直播採訪,他們雖有膽怯,但還是自行抓到金牌得主、自行擬定訪問稿、自行與被訪者稍試對稿,接着就是正式直播採訪。那都是幾分鐘之內的事情。
另外,尤記得有一次,兩個小伙子在寫稿,斟酌文詞:「用『勇奪』好定係『摘取』(金牌)好呀?」「唔好用太多次『相信』啦,太多猜測語氣唔好!」咬文嚼字、細心佈局,何其認真!有趣的是,當稿子完成後,幾個小朋友又自然地圍起來「打機」去。投入地做,專注地玩。
至於組長,不要以為定然是高三學生,更多的是高一高二;然而,他們表現都頭頭是道、具大將之風,氣定神閒地完成一個又一個並不容易完成的任務。
「為何培正學生總給人比較自信的感覺?」這是我以前一直存在的疑問。這一刻,我彷彿找到答案:「放手!」學校就是放手給孩子去碰去試去幹去拼。那份自信,就是在碰試幹拼中一步一步鑄煉出來。自信不是靠講就能教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實踐。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夠膽放手,讓學生碰試幹拼,背後懷着的是對學生真誠的信任,相信他們能做得到,相信他們能做得好!
「信任,因信任而起;猜忌,由猜忌而生。」忽然,我想起哲學家唐君毅的說話。
「孩子都有、確有無窮可能!只要你信,他們就會做給你看!」這是我在本屆運動會深刻的感受,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於是,我想到接下來,思考如何調節教學,把「餵食」更進一步轉變為放手讓他們自行「覓食」,成為值得關注的課題。
「可能,真的有可能--只要你信!」 這是我的總結。
文章定位: